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40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具体涉及聚酯扎纱固定技术领域,包括芯筒,所述芯筒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面向所述芯筒的一侧的边缘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芯筒平行,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找到线头,节约操作时间。

A Polyester Yarn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聚酯扎纱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酯扎纱一般是缠绕在芯筒上保存,当一卷聚酯扎纱拿过来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花一定时间才能将聚酯扎纱的线头找到,然后才能开始使用,但是在找线头的过程中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找到线头,因此,延长操作时间。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固定住聚酯扎纱的线头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找到线头的聚酯扎纱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找到线头,节约操作时间。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包括芯筒,所述芯筒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面向所述芯筒的一侧的边缘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芯筒平行,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优选的,所述挡板径向设有长孔,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缺口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穿过所述长孔连接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长孔的宽度,所述螺母与所述挡板紧密相贴。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圆柱形,所述固定板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所述内腔中,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片由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芯筒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两端设有弹性的凸柱,所述第一凹槽内活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的侧面分别设有弹性层,所述压板设有插孔,所述凸柱能够插入所述插孔内,当所述凸柱插入在所述插孔内时,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相隔一定距离形成取放口,所述弹性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相贴。优选的,当所述凸柱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芯筒的表面齐平。优选的,所述芯筒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U型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第二弹性片,两个所述第二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二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找到线头,节约操作时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对应的左视图;图3是图1对应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主视图。其中图中标记为:1、芯筒;2、挡板;3、固定板;4、第一缺口;5、第一弹性片;6、长孔;7、螺纹轴;8、螺母;9、第一固定轴;10、第二固定轴;11、第一凹槽;111、凸柱;12、压板;13、取放口;14、第二凹槽;15、固定块;16、第二弹性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包括芯筒1,芯筒1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挡板2,挡板2的面向芯筒1的一侧的边缘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与芯筒1平行,固定板3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4,第一缺口4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5,两个第一弹性片5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第一弹性片5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当使用聚酯扎纱后,聚酯扎纱的线头端穿过两个第一弹性片5的相贴处,由于两个第一弹性片5紧密相贴故可以夹持住聚酯扎纱的线头,当下次再次使用时,不需要再继续寻找线头,节约操作时间。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3,当将聚酯扎纱使用在机器上时,可以将固定板3从挡板2上拆卸下来,人工使用时,可以不进行拆卸。具体的,挡板2径向设有长孔6,固定板3的远离第一缺口4的一端设有螺纹轴7,螺纹轴7穿过长孔6连接螺母8,螺母8的外径大于长孔6的宽度,螺母8与挡板2紧密相贴。螺纹轴7能够在长孔6内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3靠近或者远离挡板2的中心处也就会靠近或者远离芯筒1,当芯筒1上的剩余的聚酯扎纱较少或者线头位于远离挡板2的芯筒1的一端时,可以将螺纹轴7向靠近芯筒1的一侧运动,这样能够减短线头的长度,避免线头在存储过程中断掉。具体的,固定板3为圆柱形,固定板3的长度能够调节,固定板3包括第一固定轴9和第二固定轴10,第一固定轴9的一端与挡板2连接,第一固定轴9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二固定轴10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第二固定轴1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内腔中,另一端设有第一缺口4。由于聚酯扎纱的线头能分布在芯筒1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通过调节固定板3的长度,使得线头的长度尽量短,避免线头在存储过程中断掉。具体的,第一弹性片5由橡胶制成。当聚酯扎纱开始缠绕在芯筒1上时,聚酯扎纱的开始端需要固定在芯筒1上才能进行后续的缠绕,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进行改进:第一种是:芯筒1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底部的两端设有弹性的凸柱111,第一凹槽11内活动设有压板12,压板12的两侧的侧面分别设有弹性层,压板12设有插孔,凸柱111能够插入插孔内,当凸柱111插入插孔内时,压板1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的一端相隔一定距离形成取放口13,弹性层与第一凹槽11的内壁相贴。将聚酯扎纱的开始端固定住的方法是:通过将聚酯扎纱的开始端穿过压板12的底部,然后将压板12向下按压使得凸柱111插入到插孔内,又由于压板12的两侧面设有弹性层,弹性层与第一凹槽11的两个内壁相贴,故聚酯扎纱的开始端不会从压板12下脱落,固定效果好。其中,当凸柱111插入插孔时,压板12的上表面与芯筒1的表面齐平。第二种是:芯筒1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内设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一端设有U型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设有第二弹性片16,两个第二弹性片16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第二弹性片16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将聚酯扎纱的开始端固定住的方法是:通过将聚酯扎纱的开始端穿过两个第二弹性片16的相接触处,由于两个第二弹性片16紧密相贴,故可以将聚酯扎纱的开始端夹持住。其中,第二弹性片16也可以使用橡胶制成。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筒,所述芯筒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面向所述芯筒的一侧的边缘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芯筒平行,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筒,所述芯筒的一端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面向所述芯筒的一侧的边缘可拆卸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芯筒平行,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有U型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弹性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紧密相接触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弹性片能够夹持住聚酯扎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径向设有长孔,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第一缺口的一端设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穿过所述长孔连接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长孔的宽度,所述螺母与所述挡板紧密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扎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圆柱形,所述固定板的长度能够调节,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顾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祥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