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1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于门内板上,外开手柄本体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解决了外开手柄运动包络需求空间限制造型发挥问题,有效利用原有空间,减小对造型影响,外开手柄本体直接固定在窗框加强板上,安装点强度好,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

A Kind of Installation Component for Automobile Outside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外开手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如图1中所示,现有的侧门的外开手柄本体3的安装结构,基本是安装在门外板6上,门外板6内侧增设一块外板加强板8,造型需要根据外开手柄本体3的运动包络来设计门外板6的A面,限制了造型发挥,此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外开手柄本体3的运动包络需要避让玻璃面,外开手柄本体3的结构无法优化情况下只能更改门外板6的A面让出空间,限制了造型发挥;2、在门外板6的内侧增加外板加强板8,因外板加强板8无法与门内板2连接,只有门外板6受力,强度不足,门外板6易拉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解决了外开手柄运动包络需求空间限制造型发挥问题,有效利用原有空间,减小对造型影响,外开手柄本体直接固定在窗框加强板上,安装点强度好,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于门内板上,外开手柄本体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上。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还可以是:所述窗框加强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手柄安装孔,所述外开手柄通过所述手柄安装孔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外开手柄本体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手柄安装孔与所述螺母锁紧固定。所述门内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的位置与所述手柄安装孔的位置对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过孔并穿设于所述手柄安装孔中。门外板上开设有手柄安装定位孔,所述手柄安装定位孔开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所述安装定位孔与所述外开手柄本体的位置对应。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于门内板上,外开手柄本体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上。这样,外开手柄本体安装在门框B柱或门框C柱上,原有车门为了保证窗框刚度,门框B柱或门框C柱必须有足够深得腔体,可以充分利用门框B柱或门框C柱的内板腔体布置外开手柄结构,不需要避让玻璃面,使门外板的造型发挥余地大,可实现更美观造型意图;外开手柄本体安装在窗框加强板上,窗框加强板是用来加强窗框刚度的,具有良好的强度,并且窗框加强板是固定门内板上的,整体性好,使外开手柄本体的安装点强度高,避免了传统外开手柄用力拉时会导致外板变形问题;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门外板上额外设置外开手柄加强板,直接利用现有的窗框加强板,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一道安装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外开手柄运动包络需求空间限制造型发挥问题,有效利用原有空间,减小对造型影响,外开手柄本体直接固定在窗框加强板上,安装点强度好,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开手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的外开手柄安装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的图2中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的图2中的A-A截面图。图号说明1…窗框加强板2…门内板3…外开手柄本体4…手柄安装孔5…安装过孔6…门外板7…安装定位孔8…外板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4,包括窗框加强板1,所述窗框加强板1固定于门内板2上,外开手柄本体3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1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3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1的后端上。这样,外开手柄本体3安装在门框B柱或门框C柱上,原有车门为了保证窗框刚度,门框B柱或门框C柱必须有足够深得腔体,可以充分利用门框B柱或门框C柱的内板腔体布置外开手柄结构,不需要避让玻璃面,使门外板6的造型发挥余地大,可实现更美观造型意图;外开手柄本体3安装在窗框加强板1上,窗框加强板1是用来加强窗框刚度的,具有良好的强度,并且窗框加强板1是固定门内板2上的,整体性好,使外开手柄本体3的安装点强度高,避免了传统外开手柄用力拉时会导致外板变形问题;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在门外板6上额外设置外开手柄加强板,直接利用现有的窗框加强板1,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一道安装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外开手柄运动包络需求空间限制造型发挥问题,有效利用原有空间,减小对造型影响,外开手柄本体3直接固定在窗框加强板1上,安装点强度好,减少了车身零件,节省了零件成本。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至图4,还可以是:所述窗框加强板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手柄安装孔4,所述外开手柄本体3通过所述手柄安装孔4与所述窗框加强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在窗框加强版上开设安装孔用于提供外开手柄本体3的安装点。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外开手柄本体3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所述窗框加强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手柄安装孔4与所述螺母锁紧固定。这样,是因为螺栓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只要能将外开手柄本体3安装在窗框加强板1上即可。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门内板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过孔5,所述安装过孔5的位置与所述手柄安装孔4的位置对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过孔5并穿设于所述手柄安装孔4中。这样,由于窗框加强板1位于门内板2的外侧,门内板2上开设安装过孔5,使螺栓等零件穿过门内板用于将外开手柄本体3固定在窗框加强板1上。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至图4,还可以是:门外板6上开设有手柄安装定位孔7,所述手柄安装定位孔7开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所述安装定位孔7与所述外开手柄本体3的位置对应。这样,在门外板6上开定位孔,外开手柄本体3安装时采用外板定位,解决了外开手柄与其他外饰件的匹配问题。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于门内板上,外开手柄本体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于门内板上,外开手柄本体设于门框B柱的下部或门框C柱的下部上,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框B柱的下部或所述门框C柱的下部位置对应,所述外开手柄本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手柄安装孔,所述外开手柄通过所述手柄安装孔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开手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林施华滩李乃鹏卢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