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03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包括机架、导轨板、前移动部件和左右移动部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导轨板;所述前移动部件通过左右移动部件与导轨板滑动连接,沿导轨板左右移动;所述前移动部件通过升降组件与所述的左右移动部件滑动连接;所述的前移动部件包括牵引轮一和牵引轮二;所述的牵引轮一通过气缸上下移动;所述的牵引轮一和牵引轮二均为主动牵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压缆夹紧牵引的距离,保证松套管产品外观质量,方便二次套塑生产线工艺调整优化。

Two sets of special devices for compact 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二次套塑生产线生产松套管时光纤余长的控制,具体涉及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二次套塑生产线生产松套管时光纤余长的控制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过长夹紧牵引距离:该设备位于挤出机机头和余长牵引之间的4m+4m温水槽上,此时松套管未完全结晶冷却,现有的履带式上下夹紧牵引结构,因过长的夹紧距离会使松套管在变形状态下冷却定形,影响圆整度。2)松套管传递径向力:现有上下夹紧为主从结构,松套管在径向方向形成阶梯式力的传递,松套管径向错位,出现裂纹和堆积。3)夹紧机构速度差:牵引设备为方便穿线和松套管外径波动不引起压紧力的变化,所以夹紧机构一部分为定轮结构,一部分为动轮结构,可以有相对位置变化,这就导致为解决第2个问题形成双主动牵引夹紧机构解决方案的两部分线速度差,产生额外力传递。4、调节工作位置不方便:原余长牵引位置是固定不变,无法便捷的调整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减少压缆夹紧牵引的距离,保证松套管产品外观质量,方便二次套塑生产线工艺调整优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二套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导轨板(2)、前移动部件(4)和左右移动部件(5);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导轨板(2);所述前移动部件(4)通过左右移动部件(5)与导轨板(2)滑动连接,沿导轨板(2)左右移动;所述前移动部件(4)通过升降组件与所述的左右移动部件(5)滑动连接;所述的前移动部件(4)包括牵引轮一(43)和牵引轮二(44);所述的牵引轮一(43)通过气缸上下移动;所述的牵引轮一(43)和牵引轮二(44)均为主动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导轨板(2)、前移动部件(4)和左右移动部件(5);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导轨板(2);所述前移动部件(4)通过左右移动部件(5)与导轨板(2)滑动连接,沿导轨板(2)左右移动;所述前移动部件(4)通过升降组件与所述的左右移动部件(5)滑动连接;所述的前移动部件(4)包括牵引轮一(43)和牵引轮二(44);所述的牵引轮一(43)通过气缸上下移动;所述的牵引轮一(43)和牵引轮二(44)均为主动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移动部件(4)包括伺服电机(41)、牵引轮驱动气缸(42)、牵引轮一(43)、牵引轮二(44)、同步带轮一(45)、同步带(46)、同步带轮二(48)、同步带轮三(49)和张紧惰轮(410);所述的牵引轮一(43)与牵引轮驱动气缸(42)连接,通过牵引轮驱动气缸(42)上下移动;所述的牵引轮二(44)为定轮,设置于牵引轮一(43)的正下方;所述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与所述同步带轮一(45)固定连接;所述牵引轮一(43)和所述牵引轮二(44)分别通过固定轴与同步带轮二(48)和同步带轮三(49)固定连接;同步带轮一(45)、同步带轮二(48)和同步带轮三(49)通过同步带(46)连接;张紧惰轮(410)通过气缸(411)设置在同步带的一侧,用于调节同步带张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套紧压式牵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移动部件(4)还包括过渡惰轮(47),增加同步带轮的包角并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彬彬黄海鹏周亮周成一孙晓俊仲跻卫孟凡许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