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02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设置在下模板上的流道模板、设置在流道模板上的上模板、及通料嘴;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成型腔;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多个分支流道,分支流道分别与成型腔一一对应设置;上模板上设置有凸块,凸块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凸块与容纳腔底部之间具有间隙;上模板上设有通槽,通槽延伸至凸块内并与间隙连通;通料嘴位于所述通槽内,通料嘴内设有与间隙连通的主流道。上述注塑模具的通料嘴的一部分位于流道模板内,缩短了分支流道的距离,减少分支流道的容胶量,注塑完毕后,留在分支流道内的胶料较少,胶料损耗少,有利于提高胶料的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Injection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注塑模具过程为把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成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注塑小型五金类产品时,一般由注塑模具一次性注塑出多个五金制品,注塑时,注塑机先将胶料注入至上模板的主流道内,胶料再从主流道分流至流道模板内的各个分支流道内,再从支流道流至下模板对应的成型腔内。传统注塑模具的分支流道较长,注塑完毕后,留在分支流道内的胶料较多,导致胶料损耗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流道模板、设置在所述流道模板上的上模板、及通料嘴;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成型腔;所述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多个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分别与所述成型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模板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凸块内并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通料嘴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料嘴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流道模板、设置在所述流道模板上的上模板、及通料嘴;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成型腔;所述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多个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分别与所述成型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模板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凸块内并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通料嘴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料嘴内设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主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流道模板、设置在所述流道模板上的上模板、及通料嘴;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成型腔;所述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多个分支流道,所述分支流道分别与所述成型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模板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凸块内并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通料嘴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料嘴内设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主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模板内设有加热孔道,所述加热孔道与各所述分支流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道靠近所述下模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吕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