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4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包括基片和多个分布在基片上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棱锥体。本微针的针体包括针尖部,针尖部为棱锥体,使得微针的针尖足够锋利,刺穿皮肤无痛感,对皮肤损伤小,而且棱锥体的棱边也能辅助切开刺入皮肤,减少刺入皮肤时产生的阻力,使微针可以容易的刺入皮肤,提高药物传导的效率,而且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会出现微针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
技术介绍
微针的无痛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其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代表着未来药物经皮向体内传导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具塑形和拉伸塑形方式。对于模具方式而言,需要将粘性高分子材料利用离心以及抽真空的外力方式灌注到微米级别的微针模具当中,因此需要将微针模具设计成底部直径大于针尖部分,使粘性溶液易于完全填充于模具当中;而对于拉伸塑形方式而言,总要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使得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同时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性,针尖部分直径无法最小化,使得该微针结构更难刺入皮肤,若一味地降低微针的机械强度,在刺入皮肤时容易产生弯曲折断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皮肤结构天然的弹性以及自我恢复力,微针即使刺入皮肤后也很容易再次脱离皮肤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刺入皮肤且机械强度高的可溶性微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包括基片和多个分布在基片上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棱锥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为正棱锥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为正四棱锥体或正六棱锥体或正十二棱锥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部的锥度范围为1:10~1:1,高度范围为50~5000μm,底面直径范围为50~500μ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体还包括设置于针尖部下端的针底部,所述针底部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不小于针尖部的底面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底部包括棱柱体,所述棱柱体的顶面与针尖部的底面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底部还包括棱台体,所述棱台体设置于棱柱体下端,所述棱台体的顶面与棱柱体的底面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棱台体的坡度与针尖部的坡度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微针的针体包括针尖部,针尖部为棱锥体,使得微针的针尖足够锋利,刺穿皮肤无痛感,对皮肤损伤小,而且棱锥体的棱边也能辅助切开刺入皮肤,减少刺入皮肤时产生的阻力,使微针可以容易的刺入皮肤,提高药物传导的效率,而且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会出现微针断裂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包括基片1和多个分布在基片1上的针体2,其中,基片1能够粘贴在皮肤上,所述针体2包括针尖部21,所述针尖部21内部搭载有功能性化妆品或药物活性成分,所述针尖部21为棱锥体,至于针尖部的具体形态,可以为正棱锥体,也可以为异形棱锥体。实施例一参见图1,针尖部21为正四棱锥体,在其它实施例中,针尖部21还可以为正六棱锥体或正十二棱锥体,针尖部21的尖端足够锋利,针尖部21的锥度范围为1:10~1:1,高度范围为50~5000μm,底面直径范围为50~500μm,刺穿皮肤无痛感,对皮肤损伤小,而且正四棱锥体的棱边也能辅助切开刺入皮肤,减少刺入皮肤时产生的阻力,使本微针可以容易的刺入皮肤,提高药物传导的效率,而且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会出现微针断裂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针体2还包括针底部22,针底部22设置于针尖部21下端,所述针底部22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不小于针尖部21的底面面积,其中,针尖部21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具体可为硫酸软骨素、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甲基乙烯基醚-顺丁烯酸酐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海藻糖、麦芽糖、蔗糖、棉子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支链淀粉、葡聚糖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针底部22可以是不可溶材料制成,例如Polystyren聚合物、陶瓷、玻璃、金属等材质,可以迅速地将把针尖部21有效地导入至皮肤内,且无需等待或贴覆基片1较长时间即可拔出基片和针底部22;针底部22也可以是可溶性材料制成,在针底部22内部也搭载有功能性化妆品或药物活性成分,通过调整针尖部21和针底部22的成分或聚合物浓度,例如组成针底部22的材质是很容易溶解在水的材质,例如像PVP,或者,组成针尖部21有效聚合物的浓度远大于针底部22的有效聚合物浓度,例如针尖部21有效成分是浓度为70%的玻尿酸,针底部22有效成分是浓度为30%的玻尿酸,那么刺入到皮肤之后针底部22较快溶解在皮肤内,完成迅速分离,也使得基片1容易分离皮肤,无需等候至针尖部21都溶解在皮肤之内,可以很快地取走基片1,防止引起不适,而针尖部21能长时间滞留在皮肤内,发挥出缓释的效果,针底部22还可富含镇定皮肤药物成分或快速愈合成分,以至于刺入皮肤后快速愈合皮肤伤口。实施例二参见图2,相比于实施例一,针体2还包括针底部22,针底部22设置于针尖部21下端,所述针底部22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不小于针尖部21的底面面积,所述针底部22由棱柱体3组成,所述棱柱体3的顶面与针尖部21的底面重合,可以有效地将细长的针体2刺入至皮肤内,在针尖部21刺入皮肤后,棱柱体3也容易的刺入皮肤,棱柱体3的棱边也能辅助切开刺入皮肤,阻力非常小,使得整个针体2能够刺入皮肤的深层。实施例三参见图3,相比于实施例二,所述针底部22还包括棱台体4,棱台体4设置于棱柱体3下端,所述棱台体4的顶面与棱柱体3的底面重合,所述棱台体4的坡度与针尖部21的坡度一致,在针尖部21刺入皮肤后,棱柱体3和棱台体4也容易的刺入皮肤,棱柱体3和棱台体4的棱边也能辅助切开刺入皮肤,阻力较小,使得整个针体2能够更加深入地刺入皮肤的深层,通过调节针尖部21或棱柱体3的高度和棱台体4的宽度可有效地调整微针刺入至皮肤内的深度,同时,棱台体4还能够加强整个针底部22的机械强度,防止折断。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和多个分布在基片上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棱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和多个分布在基片上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棱锥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为正棱锥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为正四棱锥体或正六棱锥体或正十二棱锥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由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刺入皮肤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的锥度范围为1:10~1:1,高度范围为50~5000μm,底面直径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