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75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及美容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微针贴,包括粘性贴片、承托片及微针结构,微针结构包括微晶片和设置在微晶片的第一侧面上的微针阵列,微晶片的第二侧面具有相连接的贴合区域和分离区域,粘性贴片的粘附面可粘附在承托片的支撑面上,承托片贯穿开设有槽孔,贴合区域在承托片的法向上穿入槽孔内并粘附在粘附面与槽孔的对应区域上,分离区域在承托片的法向上位于承托片远离粘性贴片的一侧,且粘附面凸出微晶片的外周的外延区域可粘附在皮肤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微针贴能够有效避免因粘性贴片与微晶片两者材质不同而导致收缩率不同所引起的问题,且确保产品得到有效支撑以保证微针的完整性,进而保证给药效果,以实现精准给药。给药。给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针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及美容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皮给药的微针贴。

技术介绍

[0002]微针贴产品设有搭载药物等有效成分的可溶性微针阵列,是一种透皮给药的敷贴产品。微针贴产品使用时,通过手或微针导入仪将微针贴产品按压在人体皮肤上,使得微针贴产品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穿透皮肤,在皮肤内安全无痛的形成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从而将可溶性微针阵列搭载的药物等有效成分在皮肤深层溶解释放,增强皮肤对大分子活性成分及药物的渗透性,吸收高效,安全无痛,实现透皮给药。
[0003]由于药物等有效成分设置于可溶性微针阵列的针尖上,若微针或者微针针尖断裂,则微针贴产品难以保证有效给药,更无法实现精准给药。为了确保微针贴的给药有效性以及实现精准给药,微针贴的微针结构在贴敷于皮肤之前黏附在承托片上并由承托片支撑,以保证微针贴上的微针阵列的完整性,即微针贴的微针结构包括微晶片和设置在微晶片的一侧面上的微针阵列,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微针结构的微晶片通过粘性贴片黏附在承托片上,再由微针贴产品的外包装盒支撑承托片,从而避免微针贴产品在存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针贴,包括粘性贴片、承托片以及微针结构,所述微针结构包括微晶片和设置在所述微晶片的第一侧面上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片的第二侧面具有相连接的贴合区域和分离区域,所述微晶片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微晶片的第一侧面在所述承托片的法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粘性贴片的粘附面可粘附在所述承托片的支撑面上,所述承托片贯穿开设有槽孔,所述贴合区域在所述承托片的法向上穿入所述槽孔内并粘附在所述粘附面与所述槽孔的对应区域上,所述分离区域在所述承托片的法向上位于所述承托片远离所述粘性贴片的一侧,且所述粘附面凸出所述微晶片的外周的外延区域可粘附在皮肤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区域的外周轮廓与所述微晶片的外周轮廓之间具有局部重叠轮廓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晶片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贴合区域位于所述微晶片的第一端,所述分离区域位于所述微晶片的第二端;所述微晶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托片的法向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抵接在所述贴合区域和所述分离区域之间的边缘为分离边缘,所述分离边缘呈直线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边缘与所述微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钢李成国罗嘉成李燕芬何山山马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