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可分离地连接;以及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容器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提高用户察看液体加热容器显示信息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中国人有喝热水的传统习惯,日常生活中,烧水热水必不可少。由于液体加热容器(例如普通电水壶、养生壶、煮茶壶等)烧水热水方便,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液体加热容器。为便于用户获取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水位等信息,通常会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底座上设置显示组件。然而,显示组件设置在底座,位置靠下,且通常在用户视线的最下方,不便于用户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旨在提高用户察看液体加热容器显示信息的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可分离地连接;以及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容器盖。可选地,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可选地,所述容器本体对应所述容器盖的边缘设有扣孔;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活动卡扣,所述活动卡扣可活动伸出所述容器盖的边缘,以卡入所述扣孔。可选地,所述活动卡扣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容器盖,以具有伸出所述容器盖边缘的趋势;和/或所述活动卡扣外端的端面与下表面之间设有导向斜面;和/或所述活动卡扣相对的设有两个,该两个活动卡扣相对所述容器盖的伸出方向相反,所述容器本体对应每一活动卡扣设有一所述扣孔。可选地,所述容器盖通过旋转扣合的方式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可选地,所述容器盖的边缘设有第一凸扣,所述容器本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凸扣设有第二凸扣,所述容器盖自所述容器本体的入口卡入,至所述第一凸扣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二凸扣时,所述容器盖旋转,使所述第一凸扣限位在所述第二凸扣的下侧;或者所述容器盖的边缘设有卡凸,所述容器本体上对应所述卡入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开口朝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入段、及与所述导入段连通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限位段,所述卡凸自所述导入段卡入所述限位段。可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第一吸合件,所述容器盖上对应所述第一吸合件设有第二吸合件,通过所述第一吸合件与所述第二吸合件的吸合,实现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吸合件和所述第二吸合件中的一者为磁铁,另一者为磁性金属;或者所述第一吸合件和所述第二吸合件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吸合件与所述第二吸合件的相对端极性相反。可选地,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器盖。可选地,所述容器盖上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显示组件的收容腔、及盖合所述收容腔的盖板,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件,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显示件对应的透视区域,所述透视区域的内侧面设有防雾结构。可选地,所述容器盖包括盖底壁、及与所述盖底壁连接的盖侧壁,所述盖底壁与所述盖侧壁共同形成具有朝上的敞口的收容腔,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的电控板、及设于所述电控板的显示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盖侧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盖合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对应所述显示件的透视区域;所述密封结构设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盖侧壁之间。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具有开口朝下的套接槽,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盖侧壁的上端;或者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双面胶胶圈,所述双面胶胶圈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盖侧壁粘接;或者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盖侧壁的上端设有安装环槽,所述第二密封圈收容安装于所述安装环槽内;或者所述盖侧壁的上端设有密封胶槽,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第二密封环凸、及填充于所述密封胶槽的密封胶,所述第二密封环凸伸入至所述密封胶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容器盖与容器本体可分离地连接,即是说,容器盖可整体与容器本体分离,相较于常见的容器盖枢接于容器本体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的容器盖可以从容器本体上拿走,从而避免容器盖妨碍加水的方便性;另一方面,显示组件设置在容器盖上,用户可从高处往下查看显示组件,从而更加方便观察显示组件所显示的内容;另外,在显示组件带有控制功能时,其设置在容器盖上,位于水壶的最上部,还可便于用户对液体加热容器进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又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容器本体11扣孔12内胆13外壳14第二凸扣15第一吸合件16入口配件161入口上件162入口下件160第一安装腔17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容器盖21活动卡扣211握持凸部212导向斜面22弹性复位件23安装凸部24第一凸扣25第二吸合件26凸肩部260第二安装腔31显示件3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盖板411防雾结构400收容腔42盖侧壁51第一密封圈52双面胶胶圈421安装环槽53第二密封圈412第一密封环凸422密封胶槽54密封胶413第二密封环凸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参照图1和图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可分离地连接;以及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容器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可分离地连接;以及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容器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对应所述容器盖的边缘设有扣孔;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活动卡扣,所述活动卡扣可活动伸出所述容器盖的边缘,以卡入所述扣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扣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容器盖,以具有伸出所述容器盖边缘的趋势;和/或所述活动卡扣外端的端面与下表面之间设有导向斜面;和/或所述活动卡扣相对的设有两个,该两个活动卡扣相对所述容器盖的伸出方向相反,所述容器本体对应每一活动卡扣设有一所述扣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通过旋转扣合的方式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的边缘设有第一凸扣,所述容器本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凸扣设有第二凸扣,所述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柳生,刘云祥,南春来,马向阳,刁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