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944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05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用于包裹所述支撑结构并保温。通过多层保温层与支撑结构的配合避免了钢梁外露,同时还具有保温、防火与隔声的作用。

An Assembly Wall, Building and 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加工、现场安装”的施工模式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和施工现场的所需要的人员,缩短施工工期,构件在工厂标准化批量生产,使得生产效率高,同时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推广,建筑市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的建筑的比例达到30%。但是,在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往往缺乏有效的保温设计,并且钢柱和钢梁的宽度大于墙体的宽度,导致房间内外露柱棱,影响家具的摆放。另外,由于防火的要求,钢柱和钢梁需要喷涂防火涂料或包裹防火板,施工复杂,成本较高。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保温垫层施工方法,形成一种与钢结构的一体化的保温垫层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用于包裹所述支撑结构并保温。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保温层的材质为气凝胶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保温层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体与所述第三保温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均由多个龙骨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龙骨为C形轻质钢龙骨、方管钢龙骨或木质龙骨。进一步地,还包括贴面结构,所述贴面结构包括第一贴面板及第二贴面板;所述第一贴面板,用于隔音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贴面板,用于隔音及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面设置有隔汽膜,用于防止水蒸气通过所述第一贴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贴面板的靠近所述第三支撑体的一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用于防尘、防水和透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温层的材质为酚醛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第一保温层的材质为真空绝热板,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10mm。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的装配式墙体。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的装配式墙体,所述方法包括:安装龙骨至钢梁以形成所述支撑结构,并固定所述支撑结构于地板;填充所述第二保温层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中,其中,所述第二保温层包括多层;在所述支撑结构表面铺设所述第三保温层;填充所述第一保温层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中,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粘结层粘接;封装所述装饰层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外围。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及装配方法。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用于包裹所述支撑结构并保温。通过多层保温层与支撑结构的配合解决传统的装配式钢结构外露柱棱或钢梁的现象,省去了防火涂料或防火板,同时还具有保温、隔声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位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部位B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装配方法的步骤图。图标:1-装配式墙体;10-第一保温层;20-第二保温层;40-装饰层;41-连接件;50-支撑结构;51-第一支撑体;52-第二支撑体;521-木质垫条;53-第三支撑体;54-房柱;61-第一贴面板;62-第二贴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1,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墙体1包括:支撑结构50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40、第一保温层10、第二保温层20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50,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40、第一保温层10、第二保温层20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40,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50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一保温层10,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50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20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二保温层20,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50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用于包裹所述支撑结构并保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支撑结构及通过粘结层粘连的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或容纳所述装饰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及第三保温层;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围,用于装饰所述装配式建筑;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所述粘结层粘接,用于保温;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空腔内,用于保温、隔音及防火;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表面,用于包裹所述支撑结构并保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温层的材质为气凝胶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一保温层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体与所述第三保温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体均由多个龙骨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为C形轻质钢龙骨、方管钢龙骨或木质龙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面结构,所述贴面结构包括第一贴面板及第二贴面板;所述第一贴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航李华坤余运波孙伟苏君岩宋子烨冷瀚宇杨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