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02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梁起重机,其可以使移动板可以很好的沿着两组横梁的方向进行移动,防止移动板发生倾斜,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吊钩可以根据实际挂装条件进行角度的调节,无需转动金属导链,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两组横梁、移动板和电气控制装置,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吊钩;包括前限位板、后限位板、两组前滑轮和两组后滑轮;还包括调节块、调节盘、左方形卡头、右方形卡头、左柱形推块、右柱形推块、左弹簧、右弹簧、左拉杆、右拉杆、左圆盘、右圆盘、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调节块的顶端与固定箱的底端连接,调节块内部设置有圆形调节腔室。

Double-gird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梁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双梁起重机一般指双梁桥式起重机,英文名为Dual-beamCrane,双梁起重机一般由机械、电气和金属结构三大部分组成,桥式起重机外形象一个两端支承在平行的两条架空轨道上平移运行的单跨平板桥,双梁起重机是一种用于物品进行起重运输,以便于物品更好的摆放等操作的辅助装置,其在在室内外工矿企业、钢铁化工、铁路交通、港口码头以及物流周转等部门和场所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双梁起重机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两组横梁、移动板和电气控制装置,两组横梁的底端左侧分别与左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且两组横梁的底端右侧分别与右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移动板可左右滑动架设在两组横梁的顶端,并且移动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直线控制电机和电动升降葫芦,电气控制装置安装在右安装板的前端,并且直线控制电机与电动升降葫芦均与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电动升降葫芦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金属导链,并且金属导链的底端自移动板的顶端穿过移动板的内部并自两组横梁之间伸出至两组横梁的下方外界,金属导链的底端可转动设置有导轮,导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吊钩;现有的双梁起重机使用时,首先将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按照使用说明根据现场吊装环境进行固定安装,使两组横梁架设在所需吊装物品的上方,然后将待吊装的物品通过吊带等绳索捆绑在吊钩上,然后将电气控制装置与外部电源接通,通过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电动升降葫芦带动物品向上移动,使物品与地面脱离,然后再控制直线控制电机,使移动板沿着两组横梁的方向左右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吊装环境,对物品进行吊装位置移动即可;现有的双梁起重机使用中发现,其移动板不能很好的沿着两组横梁的方向进行移动,容易倾斜,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吊钩不能根据实际挂装条件旋转吊钩的角度,只能将金属导链进行转动,当起吊后,由于被吊物品脱离地面,金属导链在上升的过程中需要转回至原始方向,从而导致物品在空中发生转动,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移动板可以很好的沿着两组横梁的方向进行移动,防止移动板发生倾斜,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吊钩可以根据实际挂装条件进行角度的调节,无需转动金属导链,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双梁起重机。本技术的一种双梁起重机,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两组横梁、移动板和电气控制装置,两组横梁的底端左侧分别与左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且两组横梁的底端右侧分别与右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移动板可左右滑动架设在两组横梁的顶端,并且移动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直线控制电机和电动升降葫芦,电气控制装置安装在右安装板的前端,并且直线控制电机与电动升降葫芦均与电气控制装置电连接,电动升降葫芦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金属导链,并且金属导链的底端自移动板的顶端穿过移动板的内部并自两组横梁之间伸出至两组横梁的下方外界,金属导链的底端可转动设置有导轮,导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吊钩;包括前限位板、后限位板、两组前滑轮和两组后滑轮,所述两组横梁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并且所述后限位板位于所述后横梁的后侧,前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后侧连接,所述前限位板位于所述前横梁的前侧,并且前限位板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前侧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前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前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前滑轮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限位板后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前滑轮分别可转动设置在前导向滑槽内部,所述后横梁的后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后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后滑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限位板前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后滑轮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后导向槽内部;还包括调节块、调节盘、左方形卡头、右方形卡头、左柱形推块、右柱形推块、左弹簧、右弹簧、左拉杆、右拉杆、左圆盘、右圆盘、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调节块的顶端与所述固定箱的底端连接,调节块内部设置有圆形调节腔室,并且调节块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所述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均与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相通,所述调节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并且所述调节块的底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吊钩的顶端自调节块的底端穿过转动通孔内部并伸入至圆形调节腔室内部与所述调节盘的底端同心连接,调节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方形卡槽,所述左圆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内部左侧,并且左拉杆的右端自左圆盘的左端中部横向穿过左圆盘的内部并伸入至左圆形通孔内部,并且左拉杆与左圆盘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左弹簧套设在所述左拉杆的外部,并且左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左圆盘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拉杆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的左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柱形推块的圆周外壁与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圆周内壁可转动配合,左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方形卡头的左端与左柱形推块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方形卡头的前端右侧设置有左斜面结构,所述左限位板的右端中部与所述左拉杆的左端连接,并且左限位板的右端与所述调节块的左端贴紧,所述右圆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圆形通孔的内部右侧,并且右拉杆的左端自右圆盘的右端中部横向穿过右圆盘的内部并伸入至右圆形通孔内部,并且右拉杆与右圆盘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右弹簧套设在所述右拉杆的外部,并且右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右圆盘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右拉杆的左端与所述右柱形推块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右柱形推块的圆周外壁与所述右圆形通孔的圆周内壁可转动配合,右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右柱形推块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右方形卡头的右端与右柱形推块的左端中部连接,并且右方形卡头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右斜面结构,所述右限位板的左端中部与所述右拉杆的右端连接,并且右限位板的左端与所述调节块的右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双梁起重机,还包括环形插头、前拨片和后拨片,所述吊钩的内部的右半区域与吊钩同心设置有环形调节槽,并且吊钩内部的上半区域与吊钩同心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调节槽与环形插槽半径相同,环形调节槽的顶端和环形插槽的右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环形插头的右端自环形调节槽的顶端可滑动插入至环形调节槽内部,并且所述吊钩右半区域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前弧形限位槽和后弧形限位槽,所述前拨片的后端与所述吊钩的右半区域的前端接触,并且前拨片的后端设置有前调节轴,所述前调节轴的后端自吊钩的前端穿过前弧形限位槽并伸入环形调节槽内部与所述环形插头的前端下侧连接,并且所述后拨片的前端与所述吊钩的右半区域的后端接触,并且后拨片的前端设置有后调节轴,所述后调节轴的前端自吊钩的后端穿过后弧形限位槽并伸入环形调节槽内部与所述环形插头的后端下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双梁起重机,还包括两组左定位插头和两组定位插头,所述两组左定位插头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左定位插头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左限位板的右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所述两组右定位插头的右端分别与所述右限位板的左端上侧和下侧连接,并且所述调节块左端的前侧、后侧、上侧和下侧均对应设置有左插孔,调节块右端的前侧、后侧、上侧和下侧均对应设置有右插孔。本技术的一种双梁起重机,还包括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的底端与所述调节盘的顶端同心连接,并且所述圆形调节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梁起重机,包括左安装板(1)、右安装板、两组横梁、移动板(2)和电气控制装置(3),两组横梁的底端左侧分别与左安装板(1)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且两组横梁的底端右侧分别与右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移动板(2)可左右滑动架设在两组横梁的顶端,并且移动板(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直线控制电机和电动升降葫芦,电气控制装置(3)安装在右安装板的前端,并且直线控制电机与电动升降葫芦均与电气控制装置(3)电连接,电动升降葫芦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金属导链,并且金属导链的底端自移动板(2)的顶端穿过移动板(2)的内部并自两组横梁之间伸出至两组横梁的下方外界,金属导链的底端可转动设置有导轮,导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限位板(4)、后限位板、两组前滑轮(5)和两组后滑轮,所述两组横梁包括前横梁(6)和后横梁,并且所述后限位板位于所述后横梁的后侧,前限位板(4)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2)的底端后侧连接,所述前限位板(4)位于所述前横梁(6)的前侧,并且前限位板(4)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2)的底端前侧连接,所述前横梁(6)的前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前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前滑轮(5)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限位板(4)后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前滑轮(5)分别可转动设置在前导向滑槽内部,所述后横梁的后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后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后滑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限位板前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后滑轮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后导向槽内部;还包括调节块(7)、调节盘(8)、左方形卡头(9)、右方形卡头、左柱形推块(10)、右柱形推块、左弹簧(11)、右弹簧、左拉杆(12)、右拉杆、左圆盘(13)、右圆盘、左限位板(14)和右限位板,所述调节块(7)的顶端与所述固定箱的底端连接,调节块(7)内部设置有圆形调节腔室,并且调节块(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所述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均与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相通,所述调节盘(8)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并且所述调节块(7)的底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吊钩的顶端自调节块(7)的底端穿过转动通孔内部并伸入至圆形调节腔室内部与所述调节盘(8)的底端同心连接,调节盘(8)的圆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方形卡槽,所述左圆盘(13)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内部左侧,并且左拉杆(12)的右端自左圆盘(13)的左端中部横向穿过左圆盘(13)的内部并伸入至左圆形通孔内部,并且左拉杆(12)与左圆盘(13)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左弹簧(11)套设在所述左拉杆(12)的外部,并且左弹簧(11)的左端与所述左圆盘(13)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拉杆(12)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10)的左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柱形推块(10)的圆周外壁与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圆周内壁可转动配合,左弹簧(11)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10)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方形卡头(9)的左端与左柱形推块(10)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方形卡头(9)的前端右侧设置有左斜面结构,所述左限位板(14)的右端中部与所述左拉杆(12)的左端连接,并且左限位板(14)的右端与所述调节块(7)的左端贴紧,所述右圆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圆形通孔的内部右侧,并且右拉杆的左端自右圆盘的右端中部横向穿过右圆盘的内部并伸入至右圆形通孔内部,并且右拉杆与右圆盘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右弹簧套设在所述右拉杆的外部,并且右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右圆盘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右拉杆的左端与所述右柱形推块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右柱形推块的圆周外壁与所述右圆形通孔的圆周内壁可转动配合,右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右柱形推块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右方形卡头的右端与右柱形推块的左端中部连接,并且右方形卡头的后端左侧设置有右斜面结构,所述右限位板的左端中部与所述右拉杆的右端连接,并且右限位板的左端与所述调节块(7)的右端贴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起重机,包括左安装板(1)、右安装板、两组横梁、移动板(2)和电气控制装置(3),两组横梁的底端左侧分别与左安装板(1)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并且两组横梁的底端右侧分别与右安装板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移动板(2)可左右滑动架设在两组横梁的顶端,并且移动板(2)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直线控制电机和电动升降葫芦,电气控制装置(3)安装在右安装板的前端,并且直线控制电机与电动升降葫芦均与电气控制装置(3)电连接,电动升降葫芦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金属导链,并且金属导链的底端自移动板(2)的顶端穿过移动板(2)的内部并自两组横梁之间伸出至两组横梁的下方外界,金属导链的底端可转动设置有导轮,导轮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底端设置有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限位板(4)、后限位板、两组前滑轮(5)和两组后滑轮,所述两组横梁包括前横梁(6)和后横梁,并且所述后限位板位于所述后横梁的后侧,前限位板(4)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2)的底端后侧连接,所述前限位板(4)位于所述前横梁(6)的前侧,并且前限位板(4)的顶端与所述移动板(2)的底端前侧连接,所述前横梁(6)的前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前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前滑轮(5)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限位板(4)后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前滑轮(5)分别可转动设置在前导向滑槽内部,所述后横梁的后端横向设置有左右方向上的后导向滑槽,并且所述两组后滑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限位板前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后滑轮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后导向槽内部;还包括调节块(7)、调节盘(8)、左方形卡头(9)、右方形卡头、左柱形推块(10)、右柱形推块、左弹簧(11)、右弹簧、左拉杆(12)、右拉杆、左圆盘(13)、右圆盘、左限位板(14)和右限位板,所述调节块(7)的顶端与所述固定箱的底端连接,调节块(7)内部设置有圆形调节腔室,并且调节块(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所述左圆形通孔和右圆形通孔均与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相通,所述调节盘(8)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圆形调节腔室内部,并且所述调节块(7)的底端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吊钩的顶端自调节块(7)的底端穿过转动通孔内部并伸入至圆形调节腔室内部与所述调节盘(8)的底端同心连接,调节盘(8)的圆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多组方形卡槽,所述左圆盘(13)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内部左侧,并且左拉杆(12)的右端自左圆盘(13)的左端中部横向穿过左圆盘(13)的内部并伸入至左圆形通孔内部,并且左拉杆(12)与左圆盘(13)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左弹簧(11)套设在所述左拉杆(12)的外部,并且左弹簧(11)的左端与所述左圆盘(13)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拉杆(12)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10)的左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柱形推块(10)的圆周外壁与所述左圆形通孔的圆周内壁可转动配合,左弹簧(11)的右端与所述左柱形推块(10)的左端中部连接,所述左方形卡头(9)的左端与左柱形推块(10)的右端中部连接,并且左方形卡头(9)的前端右侧设置有左斜面结构,所述左限位板(14)的右端中部与所述左拉杆(12)的左端连接,并且左限位板(14)的右端与所述调节块(7)的左端贴紧,所述右圆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圆形通孔的内部右侧,并且右拉杆的左端自右圆盘的右端中部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留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鑫源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