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00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承重单元,同时,所述平面面板及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可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集成化高,不占用多余面积和空间,使得出行不便人士可独立乘坐该装置,提高了出行不便人士可上下台阶的自主性。

Barrier-free lifting device and general stair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
本技术涉及无障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深入开展,公共场所为了方便坐轮椅的人群上下台阶,一般会在室外楼梯旁构建无障碍通道或者增设无障碍升降装置。但是现有的无障碍升降装置仍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无法在空间局促的建筑及市政设施进行装置增设;其次,现有无障碍升降装置多为单独设置,集成化低,占地面积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现有的无障碍升降装置需要有陪护人员的帮助才能使用,行动不便的人群自己不能单独完成上下台阶。所以急需一种集成度高、不占空间且行动不便人群可自主操作的无障碍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以解决无障碍升降装置集成化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平面面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多个台阶面板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楼梯内,所述平面面板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楼梯相连。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平面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所述台阶面板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盖缝板,所述盖缝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用于在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遮挡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平面面板和所述台阶面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嵌于与楼梯最底部的台阶相连的平面上。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柱分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的底部。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安装在所述承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防护栏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防护栏为可伸缩结构,所述防护栏的最大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平面通道的长度。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上设有上升键、下降键及暂停键,所述上升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上升,同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承重单元上升;所述下降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下降,同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承重单元下降;所述暂停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运动。可选的,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楼梯顶部台阶所在的平面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升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通用楼梯,包括:多个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及多个休息平台,两段所述梯身之间的拐角位置设置所述休息平台,各段所述梯身上均安装一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台阶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上,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平面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底部的休息平台上;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嵌于所述休息平台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所述梯身上,所述平面面板贴合于所述休息平台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所述梯身上;当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承重单元上升特定的高度,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构成所述平面通道。综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承重单元,同时,所述平面面板及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承重单元可根据需要就地切换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集成化高,不占用多余面积和空间,使得出行不便人士可独立乘坐该装置,提高了出行不便人士可上下台阶的自主性。进一步的,所述通用楼梯包括:多个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多段梯身及多个休息平台,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嵌于所述梯身及休息平台内,从外观上看为普通楼梯,可供行人正常使用;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上升特定的高度并拼接出一平面通道,出行不便人士可通过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上下楼梯,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两侧的所述梯身仍然可供行人上下楼梯,这样的设计更节约空间和资源,实现了一梯两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其中,110-承重单元,111-平面承重框架,112-楼梯承重框架,113-平面面板,114-台阶面板,120-驱动机构,130-盖缝板,140-防护栏,151-第一控制器,152-第二控制器,200-梯身,210-休息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及通用楼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承重单元110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120,所述承重单元110包括:平面承重框架111、平面面板113、楼梯承重框架112及多个台阶面板114,所述平面面板113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上,多个台阶面板114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2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111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112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120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11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本申请文件中,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的承重单元110不仅限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接下来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平面面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多个台阶面板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楼梯内,所述平面面板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楼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单元及设于所述承重单元底部的驱动机构,所述承重单元包括:平面承重框架、平面面板、楼梯承重框架及多个台阶面板,所述平面面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多个台阶面板均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承重单元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单元设于楼梯上,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嵌于楼梯内,所述平面面板及所述台阶面板贴合于楼梯上;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支撑起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同时,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上的所述平面面板及设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的多个所述台阶面板拼接成一平面通道,所述平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楼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平面面板的表面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所述台阶面板与所述楼梯承重框架的表面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介于105至115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升降装置还包括盖缝板,所述盖缝板设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所述楼梯承重框架上,用于在所述承重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遮挡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楼梯承重框架和楼梯之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面板和所述台阶面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承重框架嵌于与楼梯最底部的台阶相连的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柱分设于所述平面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华吴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