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03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超深地铁换乘枢纽BIM模型,并进行火灾仿真,获得火灾仿真模型;基于所述火灾仿真模型获得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构建乘客疏散仿真模型,基于所述火灾仿真模型对所述乘客疏散仿真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基于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对不同区域的乘客进行速度控制;在不同的疏散场景下预设若干个疏散策略,结合乘客的速度获得对应的乘客疏散效率,进而获得不同的疏散场景下的最优疏散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对超深地铁换乘枢纽乘客的应急疏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车站灾害疏散,尤其涉及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现状的分析,将地下空间分为浅层(地下10m以上)、中层(地下10-50m)、深层(地下50m以下),超深地铁换乘枢纽是指地铁隧道深度接近50m的地铁换乘站。

2、在存量城市空间紧约束的背景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规模持续增加,新增地铁车站建设应更加注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此,车站站房建设呈现向深层化、复杂化发展的态势。地铁换乘枢纽站客流大,密度高,客流组织流线复杂,且地下空间由于建筑环境较为密闭,一旦发生火灾紧急情况,极易造成人群拥堵踩踏等伤亡事故。

3、现有的研究少有针对面积大、层数多、内部结构复杂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在突发火灾情况下的乘客疏散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构建超深地铁换乘枢纽bim模型,并进行火灾仿真,获得火灾仿真模型;

4、基于所述火灾仿真模型获得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

5、构建乘客疏散仿真模型,基于所述火灾仿真模型对所述乘客疏散仿真模型进行区域划分;

6、基于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对不同区域的乘客进行速度控制;

7、在不同的疏散场景下预设若干个疏散策略,结合乘客的速度获得对应的乘客疏散效率,进而获得不同的疏散场景下的最优疏散方案。

8、可选地,获得火灾仿真模型的过程包括:对所述超深地铁换乘枢纽bim模型进行火灾仿真,然后基于极端场景原则,在站台或站亭层设置火源与燃烧功率,获得火灾仿真模型。

9、可选地,获得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的过程包括:在火灾仿真模型中,火灾燃烧获得有毒有害气体,基于混合分数模型算法获得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基于所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获得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所述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包括能见度、温度及co浓度。

10、可选地,对不同区域的乘客进行速度控制基于乘客疏散速度的影响系数与乘客疏散速度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11、v(x,t)=v0(x,t)*f(k)*f(t)*f(co)

12、其中,v(x,t)为火灾环境下的乘客疏散速度,v0(x,t)为非火灾环境下的乘客疏散速度,f(k)为能见度影响系数,f(t)为温度影响系数,f(co)为co浓度影响系数。

13、可选地,不同的疏散场景包括:当火源点位于乘客的上方楼层时,乘客向下疏散;当火源点位于乘客的下方楼层时,乘客向上疏散。

14、可选地,若干个疏散策略至少包括:布设导流栏、增设应急疏散口和将自动扶梯作为楼梯使用。

15、可选地,获得乘客疏散效率的过程包括:基于平均模拟od社会成本对不同疏散策略下的乘客疏散行程进行指标衡量,获得对应的乘客疏散效率。

16、可选地,所述超深地铁换乘枢纽bim模型包括地铁换乘枢纽中的建筑结构与基础设施参数。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基于微观仿真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在向上疏散及向下疏散两种大场景下,通过不同的疏散策略对比在必要安全疏散时间内疏散乘客的数量,量化疏散乘客效率,制定出最优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火灾疏散方案,能够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对超深地铁换乘枢纽乘客的应急疏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深地铁换乘枢纽的乘客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伟楼晓雷廖文康鲁德欣黎裕民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