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3810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无人机机身,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竖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多个减震柱,减震柱的另一端设置有飞控传感器板,飞控传感器板与减震柱之间设置有水平的中间减震板,减震柱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设置的中间减震板上,飞控传感器板水平安装在中间减震板上。中间减震板实现多个减震柱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减震性能。以中间减震板为基准安装飞控传感器板可以套用现有的安装结构,不用对飞控传感器板进行改制,方便对已有的无人机进行硬件升级。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市场对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无人机的使用环境复杂多变,覆盖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广泛,使得对无人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无人机产业技术要求各异,技术水平不等,部分无人机稳定性能差,使得在飞行过程中震动剧烈,这就导致了无人机上搭载的很多传感器不能正常采集数据,容易使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失控,严重时会导致无人机损坏、报废,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有鉴于此,中国专利号为CN207145520U的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减震件和固定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对无人机的机身进行控制,所述减震件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无人机的机身上,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球体、第一缓冲连接通道和第二缓冲连接通道;所述减震球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内部形成球体的减震腔;所述第一缓冲连接通道设置在所述减震球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缓冲连接通道内部与所述减震腔贯通,所述第二缓冲连接通道设置在所述减震球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缓冲连接通道内部与所述减震腔贯通;所述第一缓冲连接通道的外围与无人机的机身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连接通道的外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固定件扣合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连接通道远离所述减震球体一端的端口上。但上述公开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有如下问题,减振件各自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使得多个减震件协同作用的同步性较差,且直接与电路板相连的方式,需要更改电路板结构,例如加工出更大的连接孔,这样会增加加工成本,加大电路板的集成设计难度,且难以实现对已的无人机进行改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更好,方便各减震柱协同工作,且方便对已有无人机进行改制,更方便安装的无人机减震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无人机机身,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竖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多个减震柱,减震柱的另一端安装有呈水平的飞控传感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控传感器板与减震柱之间设置的水平的中间减震板,减震柱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设置的中间减震板上,飞控传感器板水平安装在中间减震板上。这样,中间减震板实现多个减震柱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减震性能。以中间减震板为基准安装飞控传感器板可以套用现有的安装结构,不用对飞控传感器板进行改制,方便对已有的无人机进行硬件升级。作为优选,减震柱,中间减震板以及飞控传感器板均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上方。这样,当减震件位于无人机机身下方时,减震件受到拉扯,会有初始变形,悬挂式的减震方式使得控制电路板的振动幅度大,容易损坏电路板以及其上的高精度传感器。上方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振幅更小。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柱整中空设置,减震柱中部设置有竖向的圆柱形的减震腔,减震腔上端连接有向外贯穿减震柱的第一减震通道,第一减震通道的横截面正投影位于减震腔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内,减震腔下端连接有向外贯减震柱的第二减震通道,第二减震通道的横截面正投影位于减震腔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内,减震柱在减震腔处对应壁厚分别小于第一减震通道处对应的壁厚和第二减震通道处对应的壁厚。这样,通过减震腔的变形实现减震,相对于现有技术更能受压。作为优选,第一减震通道与第二减震通道大小相同且均为圆柱形,第一减震通道与第二减震通道与减震腔同轴设置。这样,其中,减震柱外周整体为圆柱形,上述设置方式更易保证减震处的壁厚沿周向统一分布,受压的变形能力更好。作为优选,减震柱上第一减震通道对应的外周部位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卡接凹槽,第一卡接凹槽的宽度与中间减震板的厚度匹配,第一卡接凹槽与中间减震板上竖向设置的的减震柱安装通孔卡接,减震柱上第二减震通道对应的外周部位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卡接凹槽,第二卡接凹槽配合在无人机机身上开设的减震柱安装通孔中。这样,方便连接安装和更换。其中减震柱上关于过减震柱中部的水平横截面上下对称设置,这样上下两结构相同,安装时不用区分上下端,这样更加方便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柱由弹性橡胶构成。这样,易加工,获取,成本便宜,且绝缘性能良好。作为优选,减震柱的数量为四,四个减震柱分布在同一矩形的四角部位。这样,更加稳固支撑中间减震板。作为优选,中间减震板与飞控传感器板相对的两侧面间抵接有竖向设置的长螺帽,长螺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竖向的安装螺孔,中间减震板和飞控传感器板正对长螺帽的部分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第一连接螺钉穿过中间减震板上设置的连接通孔与长螺帽一端的安装螺孔连接并锁紧,第二连接螺钉穿过飞控传感器板上的连接通孔与长螺帽另一端的安装螺孔连接并锁紧。这样,上述方式的提供了一种具体安装结构,方便在不对飞控传感器板和无人机机身改动的情况下实现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长螺帽的数量为四,四个长螺帽分布在矩形的飞控传感器板的四角部位。这样,更好的实现支撑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减震板由木材质制成。这样,木材料轻质,方便加工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减震柱在受压状态的剖视图。其中,1为减震柱、101为第一减震通道、102为第一卡接凹槽、103为第二减震通道、104为第二卡接凹槽、105为减震腔、2为无人机机身、3为飞控传感器板、4为中间减震板、5为减震柱安装通孔、6为长螺帽、7为连接通孔、8为第一连接螺钉、9为第二连接螺钉、10为垫片、11为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减震柱在受压状态的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部分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无人机机身2,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2上竖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多个减震柱1,减震柱1的另一端安装有呈水平的飞控传感器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控传感器板3与减震柱1之间设置的水平的中间减震板4,减震柱1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设置的中间减震板4上,飞控传感器板3水平安装在中间减震板4上。这样,中间减震板4实现多个减震柱1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减震性能。以中间减震板4为基准安装飞控传感器板3可以套用现有的安装结构,不用对飞控传感器板3进行改制,方便对已有的无人机进行硬件升级。其中飞控传感器板3上安装集成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11。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柱1,中间减震板4以及飞控传感器板3均设置在无人机机身2的上方。这样,当减震件位于无人机机身2下方时,减震件受到拉扯,会有初始变形,悬挂式的减震方式使得控制电路板的振动幅度大,容易损坏电路板以及其上的高精度传感器。上方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振幅更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柱1整中空设置,减震柱1中部设置有竖向的圆柱形的减震腔105,减震腔105上端连接有向外贯穿减震柱1的第一减震通道101,第一减震通道101的横截面正投影位于减震腔105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内,减震腔105下端连接有向外贯减震柱1的第二减震通道103,第二减震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无人机机身,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竖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多个减震柱,减震柱的另一端安装有呈水平的飞控传感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控传感器板与减震柱之间设置的水平的中间减震板,减震柱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设置的中间减震板上,飞控传感器板水平安装在中间减震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减震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无人机机身,一端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竖向设置的具有弹性的多个减震柱,减震柱的另一端安装有呈水平的飞控传感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控传感器板与减震柱之间设置的水平的中间减震板,减震柱的另一端连接在水平设置的中间减震板上,飞控传感器板水平安装在中间减震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震柱,中间减震板以及飞控传感器板均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整中空设置,减震柱中部设置有竖向的圆柱形的减震腔,减震腔上端连接有向外贯穿减震柱的第一减震通道,第一减震通道的横截面正投影位于减震腔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内,减震腔下端连接有向外贯减震柱的第二减震通道,第二减震通道的横截面正投影位于减震腔横截面的外周轮廓内,减震柱在减震腔处对应壁厚分别小于第一减震通道处对应的壁厚和第二减震通道处对应的壁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通道与第二减震通道大小相同且均为圆柱形,第一减震通道与第二减震通道与减震腔同轴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震柱上第一减震通道对应的外周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波曹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