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吊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73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04
一种光学吊舱,安装于无人机,包括吊舱本体、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探测头组件容置于吊舱本体内。吊舱本体设置有探测窗口,探测头组件可旋转于吊舱本体,以使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探测窗口相对设置,能够在一台无人机上无需更换光学吊舱即可实现测量、定位和识别功能,方便快捷。

An Optical P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吊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吊舱。
技术介绍
光电吊舱技术及其吊舱是光电侦察告警技术及其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无人机侦察的核心装备,它将填补专门有人驾驶飞机战术侦察角色,为此各个国家正在大力开发各种用途的光电吊舱。光电吊舱可广泛用于陆地、海上、空中和空间的侦察中,其载体为车辆、舰艇、飞机和卫星等。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光电吊舱朝着空间立体化,情报信息实时化,侦察手段多样化,侦察与打击一体化,提高装备生存能力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求光电吊舱装备技术先进、手段多样、空间广延、时间连续以及传递信息快速。目前用于无人机上的光学吊舱无法同时实现测量、定位、防伪识别和侦查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光学吊舱,安装于无人机,其能够在一台无人机上无需更换光学吊舱即可实现测量、定位和识别功能,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学吊舱,安装于无人机,包括吊舱本体、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探测头组件容置于吊舱本体内。吊舱本体设置有探测窗口,探测头组件可旋转于吊舱本体,以使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探测窗口相对设置。专利技术人发现,用于光电侦察告警的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光电吊舱,无法同时实现测量、定位、防伪识别和侦查等功能。据此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光学吊舱,其中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这种排列的方式可以是围合成一个圆形或圆弧形,也可以是排列成线形。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均通过吊舱本体上的探测窗口向外发出光信号,探测头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吊舱本体内,可选择地使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分别单独与探测窗口对应设置。与探测窗口相对设置的模块通过探测窗口工作,向外发射光信号。上述的光学吊舱通过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分别实现测量功能、定位功能、识别功能,无需更换无人机上的吊舱内的相关设备,仅仅通过旋转即可在同一个光学吊舱内实现测量功能、定位功能、识别功能。综上,这样的光学吊舱无需更换无人机上的吊舱内的相关设备,仅仅通过旋转即可在同一个光学吊舱内实现测量功能、定位功能、识别功能。进一步地,光学吊舱设有控制部,控制部内设于吊舱本体,控制部用于控制探测头组件旋转。进一步地,控制部接收工作人员的信息指令以操控探测头组件的旋转。进一步地,吊舱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使得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探测窗口准确地对应。进一步地,红外测量模块包括分割窗口支架,分割窗口支架可旋转于吊舱本体,当红外测量模块旋转至探测窗口对应的位置时,分割窗口支架讲将探测窗口分割成红外窗口、可见光窗口和激光窗口。进一步地,光电定位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用于锁定地面目标后将机载GPS信息、姿态信息、航向角及光学吊舱的方位角等直接测量的物理数据发送给地面站。进一步地,图像识别模块包括摄像单元和识别信息存储单元,摄像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的图像并输入识别信息存储单元,识别信息存储单元经过判断后将信息发送给地面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无需更换无人机上的吊舱内的相关设备,仅仅通过旋转即可在同一个光学吊舱内实现测量功能、定位功能、识别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学吊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学吊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图像识别模块的功能示意图。图标:10-光学吊舱,100-吊舱本体,110-探测窗口,200-探测头组件,210-红外测量模块,211-分割窗口支架,220-光电定位模块,230-图像识别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学吊舱1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展示光学吊舱10的外部结构,图1还展示红外测量模块210的分割窗口支架211将探测窗口110分割成三个光学窗口;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学吊舱1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展示光学吊舱10的内部结构,包括红外测量模块210、光电定位模块220、图像识别模块230组成探测头组件20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图像识别模块230的功能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提供了一种光学吊舱10,其中红外测量模块210、光电定位模块220与图像识别模块230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200,这种排列的方式可以是围合成一个圆形或圆弧形,也可以是排列成线形。红外测量模块210、光电定位模块220与图像识别模块230均通过吊舱本体100上的探测窗口110向外发出光信号,探测头组件200可旋转地设置于吊舱本体100内,可选择地使红外测量模块210、光电定位模块220、图像识别模块230分别单独与探测窗口110对应设置。与探测窗口110相对设置的模块通过探测窗口110工作,向外发射光信号。光学吊舱10还设置有控制部,内设于吊舱本体100的控制器可接受地面上工作人员的指令信息。根据接受到的指令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吊舱,安装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本体、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红外测量模块、所述光电定位模块与所述图像识别模块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所述探测头组件容置于所述吊舱本体内;所述吊舱本体设置有探测窗口;所述探测头组件可旋转于所述吊舱本体,以使所述红外测量模块、所述光电定位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探测窗口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吊舱,安装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舱本体、红外测量模块、光电定位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红外测量模块、所述光电定位模块与所述图像识别模块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探测头组件,所述探测头组件容置于所述吊舱本体内;所述吊舱本体设置有探测窗口;所述探测头组件可旋转于所述吊舱本体,以使所述红外测量模块、所述光电定位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探测窗口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吊舱设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内设于所述吊舱本体,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探测头组件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接收工作人员的信息指令以操控所述探测头组件的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使得所述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包国文袁梅严肃静范永娴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