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66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收料辊、第一换向辊、第二换向辊、涂覆组件和压合组件;第一送料辊上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玻璃纤维布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后收卷在收料辊上,位于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布竖直设置;压合组件包括两个压合辊,两个压合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第二送料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上方,第二送料辊上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布,第二玻璃纤维布的端部绕过位于右侧的压合辊后、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一同收卷在收料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胶水涂覆厚度,稳定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A Glass Fiber Cloth Co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布是以中碱玻璃纤维纱为基础,经耐碱涂层处理而成。玻璃纤维布是无捻粗纱平纹织物,性能上强度高、粘结性好、伏贴性和定位性极佳,广泛用于墙体增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等方面,还可以应用于水泥、沥青、大理石、马赛克等材料的增强,是建筑行业理想的节能环保工程材料。玻璃纤维布由玻璃纤维纱纺织而成,首先用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形成玻璃纤维纱,并绕成玻璃纤维纱卷以便后续储运,玻璃纤维纱在整经机和整纬机的作用下,被传入涂覆机进行纺织并形成玻璃纤维布。其中的玻璃纤维纱,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所以强度非常高。现有技术下玻璃纤维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涂覆机在坯布上涂覆胶水,从而保证玻璃纤维之间的连接,在连续生产的过程中,在坯布上连续涂覆胶水并持续传输,当坯布上的胶水风干后,玻璃纤维就已经连接好了。现有的涂覆机无法很好的保证胶水涂覆的厚度,稳定性不佳,设备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保证了胶水涂覆厚度,稳定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收料辊、第一换向辊、第二换向辊、涂覆组件和压合组件;第一换向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送料辊的右侧,第二换向辊设置在第一换向辊的右下方,收料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侧;第一送料辊上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玻璃纤维布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后收卷在收料辊上,位于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布竖直设置;压合组件包括两个压合辊,两个压合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且第一玻璃纤维布穿过两个压合辊之间;第二送料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上方,第二送料辊上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布,第二玻璃纤维布的端部绕过位于右侧的压合辊后、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一同收卷在收料辊上;涂覆组件用于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涂覆一层胶液,压合组件用于将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压接成型;涂覆组件包括承压板和涂胶机构,承压板贴合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左侧,涂胶机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涂胶机构包括涂胶机构壳体,涂胶机构壳体中设有储胶腔,储胶腔的一侧壁上设有出胶开口,储胶腔中设有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支承块和第二支承块,第一支承块设置在靠近出胶开口的一侧,第二支承块的顶部水平设置,第一支承块的厚度自第二支承块向出胶开口逐渐减小;第二支承块的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第一支承块的上方设有第三转辊,涂胶机构壳体与出胶开口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入胶管道,入胶管道与储胶腔相连通;涂胶机构壳体的下方设有导胶机构;导胶机构包括导胶板,导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涂胶机构壳体的宽度,两个侧挡板的后端固定一个后挡板,后挡板上向下凹陷的设有一个插接槽;两个侧挡板可转动的固定在预设在涂胶机构壳体上的支承板上,涂胶机构壳体插入式的设置在后挡板的插接槽中、使出胶开口位于导胶板的上方且导向板倾斜向下设置,后挡板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涂胶机构壳体的底部;入胶管道向储胶腔中注入胶液,胶液在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的作用下落入导胶机构中,导胶板的前端与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对应,导胶板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之间存在容胶间隙,从而将胶液均匀刮涂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进一步的,第一送料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第二送料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收料辊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动,两个压合辊分别通过两个第四电机驱动进行反向转动。进一步的,第二换向辊和收料辊之间还设有一个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烘干腔,烘干腔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烘干进口和烘干出口,压合后的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穿过烘干腔的烘干进口和烘干出口,烘干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紫外灯和多个电加热器。进一步的,第一换向辊的下方设有一个第一热气喷嘴,第一热气喷嘴用于向未涂胶的第一玻璃纤维布喷出热气;第二送料辊的左侧设有一个第二热气喷嘴,第二热气喷嘴用于向未涂胶的第二玻璃纤维布喷出热气。进一步的,第一转辊包括第一辊体,第一辊体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一拨板,第一拨板沿第一辊体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转辊包括第二辊体,第二辊体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二拨板,第人拨板沿第二辊体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三转辊包括第三辊体,第三辊体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三拨板,第三拨板沿第三辊体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辊体上的第一转轴穿过涂胶机构壳体固定一个第一齿轮,第二辊体上的第二转轴穿过涂胶机构壳体固定一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三齿轮,第三辊体上的第三转轴穿过涂胶机构壳体固定一个第四齿轮;涂胶机构壳体上还设有一个第五齿轮和一个第六齿轮,第五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七齿轮,第六齿轮上同轴的固定第八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第三齿轮和第七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之间通过第三链条相连接,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第七齿轮通过第五电机驱动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顺时针转动、第三辊体逆时针转动;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用于推动胶液移出储胶腔。第三辊体用于控制胶液的流出速度。进一步的,第三拨板上均匀布设多个过胶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第一送料辊上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玻璃纤维布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后收卷在收料辊上,第二送料辊上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布,第二玻璃纤维布的端部绕过位于右侧的压合辊后、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一同收卷在收料辊上;工作时,先通过第一热气喷嘴和第二热气喷嘴对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进行预热,通过涂胶机构将胶液均匀刮涂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后,使用压合机构将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压合成型,最后通过烘干组件对胶液进行烘干后收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操作方便,保证了胶水涂覆厚度,稳定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涂覆组件剖视图。图3为涂胶机构壳体结构图。图4为图2中的涂胶机构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第一送料辊1、第二送料辊2、收料辊3、第一换向辊4、第二换向辊5、涂覆组件6、压合组件7、第一玻璃纤维布8、压合辊9、第二玻璃纤维布10、承压板11、涂胶机构壳体12、储胶腔13、出胶开口14、第一支承块15、第二支承块16、第一转辊17、第二转辊18、第三转辊19、入胶管道20、导胶板21、侧挡板22、后挡板23、插接槽24、支承板25、烘干腔26、烘干进口27、烘干出口28、紫外灯29、电加热器30、第一热气喷嘴31、第二热气喷嘴32、第一辊体33、第一拨板34、第二辊体35、第二拨板36、第三辊体37、第三拨板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第四齿轮42、第五齿轮43、第六齿轮44、第八齿轮45、第一链条46相、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其特征为,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收料辊、第一换向辊、第二换向辊、涂覆组件和压合组件;第一换向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送料辊的右侧,第二换向辊设置在第一换向辊的右下方,收料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侧;第一送料辊上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玻璃纤维布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后收卷在收料辊上,位于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布竖直设置;压合组件包括两个压合辊,两个压合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且第一玻璃纤维布穿过两个压合辊之间;第二送料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上方,第二送料辊上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布,第二玻璃纤维布的端部绕过位于右侧的压合辊后、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一同收卷在收料辊上;涂覆组件用于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涂覆一层胶液,压合组件用于将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压接成型;涂覆组件包括承压板和涂胶机构,承压板贴合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左侧,涂胶机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涂胶机构包括涂胶机构壳体,涂胶机构壳体中设有储胶腔,储胶腔的一侧壁上设有出胶开口,储胶腔中设有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支承块和第二支承块,第一支承块设置在靠近出胶开口的一侧,第二支承块的顶部水平设置,第一支承块的厚度自第二支承块向出胶开口逐渐减小;第二支承块的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第一支承块的上方设有第三转辊,涂胶机构壳体与出胶开口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入胶管道,入胶管道与储胶腔相连通;涂胶机构壳体的下方设有导胶机构;导胶机构包括导胶板,导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涂胶机构壳体的宽度,两个侧挡板的后端固定一个后挡板,后挡板上向下凹陷的设有一个插接槽;两个侧挡板可转动的固定在预设在涂胶机构壳体上的支承板上,涂胶机构壳体插入式的设置在后挡板的插接槽中、使出胶开口位于导胶板的上方且导向板倾斜向下设置,后挡板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涂胶机构壳体的底部;入胶管道向储胶腔中注入胶液,胶液在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的作用下落入导胶机构中,导胶板的前端与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对应,导胶板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之间存在容胶间隙,从而将胶液均匀刮涂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布涂覆装置,其特征为,包括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收料辊、第一换向辊、第二换向辊、涂覆组件和压合组件;第一换向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送料辊的右侧,第二换向辊设置在第一换向辊的右下方,收料辊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侧;第一送料辊上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玻璃纤维布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后收卷在收料辊上,位于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布竖直设置;压合组件包括两个压合辊,两个压合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换向辊和第二换向辊之间,且第一玻璃纤维布穿过两个压合辊之间;第二送料辊设置在第二换向辊的右上方,第二送料辊上设有第二玻璃纤维布,第二玻璃纤维布的端部绕过位于右侧的压合辊后、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一同收卷在收料辊上;涂覆组件用于在第一玻璃纤维布上涂覆一层胶液,压合组件用于将第一玻璃纤维布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压接成型;涂覆组件包括承压板和涂胶机构,承压板贴合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左侧,涂胶机构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涂胶机构包括涂胶机构壳体,涂胶机构壳体中设有储胶腔,储胶腔的一侧壁上设有出胶开口,储胶腔中设有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支承块和第二支承块,第一支承块设置在靠近出胶开口的一侧,第二支承块的顶部水平设置,第一支承块的厚度自第二支承块向出胶开口逐渐减小;第二支承块的上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第一支承块的上方设有第三转辊,涂胶机构壳体与出胶开口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入胶管道,入胶管道与储胶腔相连通;涂胶机构壳体的下方设有导胶机构;导胶机构包括导胶板,导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涂胶机构壳体的宽度,两个侧挡板的后端固定一个后挡板,后挡板上向下凹陷的设有一个插接槽;两个侧挡板可转动的固定在预设在涂胶机构壳体上的支承板上,涂胶机构壳体插入式的设置在后挡板的插接槽中、使出胶开口位于导胶板的上方且导向板倾斜向下设置,后挡板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涂胶机构壳体的底部;入胶管道向储胶腔中注入胶液,胶液在第一转辊、第二转辊和第三转辊的作用下落入导胶机构中,导胶板的前端与第一玻璃纤维布的右侧对应,导胶板与第一玻璃纤维布之间存在容胶间隙,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陈华段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安之盾高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