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9362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及其装配方法,所述渣土车:包含自卸车底盘、副车架、车厢、顶盖、后门、车厢液压举升系统、顶盖举升摆臂总成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其特点是:将摆臂下端通过事先已焊合的摆臂固定套装置与车厢底板上已焊合的支销固定套装置用摆臂下支销来定位连接,将摆臂上端通过事先未焊合的摆臂固定套装置与车厢顶盖上已焊合的支销固定套装置用摆臂上支销先预装连接,然后再通过顶盖液压举升系统控制顶盖举升摆臂总成将顶盖举升到位,接着调节位于车厢两侧的顶盖举升摆臂总成与车厢之间的侧向间隙,在保持两者间隙一致后,再将事先未焊合的摆臂固定套装置焊合牢固,以此实现改善运输作业中摆臂与箱体出现的摩擦干涉问题。

A Rocker Arm Type Slag Truck with Forward Extension Cover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渣土车,属专用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渣土车主要有前后平推折叠式铝合金顶盖渣土车、前后平推折叠式蓬布顶盖渣土车、翼展式两侧开启顶盖渣土车、摇臂式顶盖前伸渣土自卸车及常规无盖渣土车。其中,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因具有体积轻便、外形美观、运输过程中扬尘少等优点,成为目前各大生产厂家竞相争逐开发研制的目标,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这些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存在如下弊端:(1)摇臂与箱体左右间隙距离不一致,易导致在运输作业中出现摆臂与箱体侧向间隙小而产生的摩擦干涉问题;(2)箱体四周密封不严,运输途中易漏洒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运输作业中因出现摆臂与箱体侧向间隙小而产生的摩擦干涉问题及漏洒问题的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及其装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包含自卸车底盘、副车架、车厢、顶盖、后门、车厢液压举升系统、顶盖举升摆臂总成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所述副车架装配在所述自卸车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自卸车底盘(1)、副车架(2)、车厢(3)、顶盖(4)、后门(5)、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所述副车架(2)装配在所述自卸车底盘(1)上,所述车厢(3)装配在所述副车架(2)上,所述顶盖(4)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顶部,所述后门(5)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后侧;所述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前侧,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均对称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左右两侧,所述车厢(3)的前侧通过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与所述副车架(2)前侧铰接,后侧通过转轴(9)与所述副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自卸车底盘(1)、副车架(2)、车厢(3)、顶盖(4)、后门(5)、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所述副车架(2)装配在所述自卸车底盘(1)上,所述车厢(3)装配在所述副车架(2)上,所述顶盖(4)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顶部,所述后门(5)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后侧;所述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前侧,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均对称装配在所述车厢(3)的左右两侧,所述车厢(3)的前侧通过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与所述副车架(2)前侧铰接,后侧通过转轴(9)与所述副车架(2)后侧铰接;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的上端通过上摆臂支销(10)与所述顶盖(4)的顶盖纵梁(4.1)上设有的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铰接,下端通过下摆臂支销(11)与所述车厢(3)的底架侧横梁(3.2)上设有的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铰接;所述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上端通过上举升支销(8.5)与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上的油缸支座(7.3)连接,下端通过下举升支销(8.6)与所述车厢(3)的底架横梁(3.1)上设有的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连接;所述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及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均还分别通过液压油管与自卸车底盘取力联动液压油泵(19)连通,所述自卸车底盘取力联动液压油泵(19)通过液压油管与自卸车底盘液压油箱(20)连通,所述自卸车底盘取力联动液压油泵(19)及自卸车底盘液压油箱(20)均位于所述车厢(3)前侧,并通过支撑吊架(18)固定在所述自卸车底盘(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底盘(1)为纯电动式自卸车底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液压举升系统(6)包含车厢前举升油缸(6.1)、气控换向阀(6.2)及气控手控阀(6.3);所述车厢前举升油缸(6.1)竖直设置在所述车厢(3)的前端,且其上端通过车厢前举升油缸上固定支座(6.4)与所述车厢(3)前侧板连接,下端通过车厢前举升油缸下固定支座(6.5)与所述副车架(2)连接;所述气控换向阀(6.2)及气控手控阀(6.3)均固定在所述副车架(2)上,且所述气控换向阀(6.2)的出油口A通过液压油管与所述车厢前举升油缸(6.1)的进出油口连通,所述气控换向阀(6.2)的进油口P通过液压油管与所述自卸车底盘取力联动液压油泵(19)连通,所述气控换向阀(6.2)的回油口T通过液压油管与所述自卸车底盘液压油箱(20)连通,所述气控换向阀(6.2)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控手控阀(6.3)的出气口A连通,所述气控换向阀(6.2)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控手控阀(6.3)的回气口B连通,所述气控手控阀(6.3)的进气口P通过气管与贮气罐(21)连通,所述贮气罐(21)装配固定在所述自卸车底盘(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包含对称分设在所述车厢(3)左右两侧的两个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及对称分设在所述车厢(3)左右两侧的两个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在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及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的上端均还连接有一个上摆臂连接装置(12);在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及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的下端均还连接有一个下摆臂连接装置(14);在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上还连接有一个油缸支座(7.3);在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下方均还设有一个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支撑装置(24);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及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的上端均通过其各自连接有的上摆臂连接装置(12)、与同侧设置在顶盖纵梁(4.1)上的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相配合对应,并通过上摆臂支销(10)铰接在一起;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及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的下端均通过其各自连接有的下摆臂连接装置(14)、与同侧设置在车厢底架侧横梁(3.2)上的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相配合对应,并通过下摆臂支销(11)铰接在一起;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均还通过其上连接的油缸支座(7.3)对应与顶盖液压举升系统(8)中、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顶盖举升油缸(8.1)相连接;当顶盖(4)处于闭合状态是,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总成(7)通过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支撑装置(24)限位支撑在所述车厢(3)的箱体侧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臂式前伸顶盖渣土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摆臂连接装置(12)均包含一个摆臂上固定套(12.1)及两个摆臂上固定套加强板(12.2);每个所述上摆臂连接装置(12)中的摆臂上固定套(12.1)均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或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上端设有的腰孔(7.1a)中;每个所述上摆臂连接装置(12)中的两个摆臂上固定套加强板(12.2)均套设在与之相对应的摆臂上固定套(12.1)上,并分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或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上端设有的腰孔(7.1a)两侧;每个所述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均包含一个摆臂上支销固定套(13.1)及两个摆臂上支销固定套加强板(13.2);每个所述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中的摆臂上支销固定套(13.1)均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纵梁(4.1)上;每个所述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中的两个摆臂上支销固定套加强板(13.2)均套设在与之相对应的摆臂上支销固定套(13.1)上,并分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纵梁(4.1)两侧;每个所述上摆臂连接装置(12)中的摆臂上固定套(12.1)均通过一个上摆臂支销(10)对应与上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3)中的摆臂上支销固定套(13.1)相铰接在一起;每个所述下摆臂连接装置(14)均包含一个摆臂下固定套(14.1)及两个摆臂下固定套加强板(14.2);每个所述下摆臂连接装置(14)中的摆臂下固定套(14.1)均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或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下端设有的圆孔中;每个所述下摆臂连接装置(14)中的两个摆臂下固定套加强板(14.2)均套设在与之相对应的摆臂下固定套(14.1)上,并分设在与之相对应的顶盖举升摆臂主梁(7.1)或顶盖举升摆臂撑杆(7.2)下端设有的圆孔两侧;每个所述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均包含一个摆臂下支销固定套(15.1)及一个摆臂下支销固定座(15.2);每个所述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中的摆臂下支销固定套(15.1)均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的摆臂下支销固定座(15.2)中;每个所述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中的摆臂下支销固定座(15.2)均对应夹设在与之相对应的两车厢底架侧横梁(3.2)中;每个所述下摆臂连接装置(14)中的摆臂下固定套(14.1)均通过一个下摆臂支销(11)对应与下摆臂固定支撑装置(15)中的摆臂下支销固定套(15.1)相铰接在一起;每个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装置(24)均包含一个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座加强垫板(24.2)、一个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座(24.1)及一个缓冲垫(24.3),所述顶盖举升摆臂撑杆限位座加强垫板(24.1)焊合固定在车厢(3)的箱体侧板上,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波黄璜杨武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