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80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上盖的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提手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上盖设有连接件,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通过连接件上设置的导气通道排气,排气方便、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浆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豆浆机机头内设有电机,电机转动打浆,打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立即排出机头,高温的工作环境会影响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操作不当甚至会产生炸机的风险。且机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用户,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方便、散热效果好的豆浆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上盖的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提手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上盖设有连接件,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为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所述连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上盖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导气通道,所述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所述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装握持套,所述支架和所述握持套形成所述提手。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侧壁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握持套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导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孔设于所述握持套一侧、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对,所述连通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向外延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连通槽内,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握持套相抵,所述加强筋将所述导气通道分割成多个导气槽,所述导气槽将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握持套为硅胶件;或所述支架的侧壁设有定位筋,所述握持套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定位筋插入配合的凹槽;或所述支架具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为所述导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孔设于所述握持套的顶端,所述中空腔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所述中空腔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腔,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顶端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具有向下延伸的边沿,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边缘下沉形成台阶,所述边沿搭持在所述台阶上,所述面板将所述连接件压紧于所述上盖。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防水透气膜;或所述第一排气孔的总面积为S1,所述第二排气孔总面积为S2,S2≥S1;或所述第一排气孔总面积为S1,S1≥50mm2;或所述第二排气孔具有多个小孔;或所述连接件为金属件;或所述提手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上盖的中心区域。本方案中的豆浆机,通过导气通道排气、排气迅速效果好;在导气通道内设置加强筋,提手强度高;导气通道内设置防水透气膜,防止水进入机头,保证电路工作环境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机头的剖视图;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提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头;11、上盖;111、容纳腔;1111、台阶;112、环形凸筋;113、第一排气孔;12、提手;121、握持套;122、第二排气孔;13、连接件;131、支架;1311、加强筋;1312、导气槽;1313、定位筋;132、导气通道;1321、连通孔;1322、连通槽;14、面板;141、定位孔;142、螺柱;143、边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侧”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未画出),机头1扣置于杯体上,机头包括上盖11和设于上盖顶端的提手12,豆浆机具有多个提手12,提手12均位于上盖11的中心区域,提手12一端与上盖11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另一端不与上盖直接相连和间接相连。本实施例优选2个提手,即具有两个握持部,使用者可以使用双手握持,握持牢靠。中心区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该中心区域可以是等效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是其他不规则的图形,此处规定面积为上盖面积的1/3的区域是中心区域;或中心区域为直径为7cm的等效圆;或椭圆形中心区域的长轴与上盖直径比为1/2。此处无法穷尽列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提手设于中心区域处为了方便提拿、握持,施力点应该与机头重心位于一条垂线上,故提手肯定不会偏离机头竖直放置时重心所在直线太多,否则,提起机头还要克服重力扭矩。实施例一通过设置2个提手解决现有豆浆机拱桥提手和柱状提手一个握持部、握持不牢靠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提手具有2个握持部,可以用双手握持,增大豆浆机受力面积,握持更牢靠;外形美观;并且,一旦其中一个握持部松动,还有其他握持部可以使用,延长握持部使用寿命;提手位于中间区域,对于手大的消费者可以一只手握持,无须双手提起,可见本方案中的提手针对各种使用者都适用。具体地,上盖设有连接件13,多个提手通过连接件13连接成一个整体,再与上盖11固定,固定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螺钉固定、卡接、焊接等。工艺简单,装配方便。除此之外,豆浆机具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个数与提手个数相同,连接件与上盖固定,虽然工艺麻烦,但可以延长提手的使用寿命,当一个提手松动其他提手还可以继续工作。连接件与所述上盖还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则无需固定安装或连接件与上盖一体注塑成型,只需要一步安装固定工序,装配简单。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没有连接件情形下,单个提手分别与上盖固定;或者多个提手一体成型后再与上盖固定;或者提手与上盖一体成型。具体地,本方案的连接件除了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加强提手强度的作用,连接件13上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架131,支架131上套装有握持套121,支架131和握持套121形成双层提手。现有技术中的提手都是单层结构,提手中空以供排气散热,单层提手的不足之处在于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单层提手容易碰撞损坏;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一旦机头滑脱,提手若磕在桌面或者地面上,都会造成单层提手的损坏,降低消费者满意度。本方案的双层提手强度高,且支架可以为金属材料,防止提手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破裂。握持套的材质可以是普通塑料或金属,本方案优选硅胶套,硅胶套摩擦力大,握持时不容易滑脱,且作为柔性材料,手感比较好,硅胶套与支架过盈接触,握持时不会将硅胶套轻易拔出支架。具体地,支架131还设有定位筋1313,握持套内侧设有与定位筋配合的凹槽(图中未标示),定位筋1313插入凹槽定位。握持套与支架是套装结构,且握持套设有第二排气孔,装配的时候需要良好的定位,否则将影响散热排气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是握持套设凸筋,支架设凹槽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上盖的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提手设有第二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连接件,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上盖的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盖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提手设有第二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连接件,所述提手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将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为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所述连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上盖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导气通道,所述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所述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孔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装握持套,所述支架和所述握持套形成所述提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侧壁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握持套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导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孔设于所述握持套一侧、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对,所述连通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孔相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向外延伸的加强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腾兴张跃李高山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