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80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顶端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包括多个提手,多个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上盖顶端的中心区域,所述提手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设置多个提手解决现有豆浆机拱桥提手和柱状提手一个握持部、握持不牢靠的技术问题,多提手豆浆机可以用双手握持,增大豆浆机受力面积,握持更牢靠;外形美观;并且,一旦其中一个握持部松动,还有其他握持部可以使用,延长握持部使用寿命;提手位于中间区域,对于手大的消费者可以一只手握持,无须双手提起,可见本方案中的提手针对所有使用者都适用。

A Soybean Mil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浆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现有豆浆机机头比较重,大多采用两端固定的拱桥式提手,两端固定,中间为握持部,一手握持,相似的提手形状造成豆浆机外形的同类化和单一化,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有的豆浆机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提手,用手指抓取,不好着力,如果手上粘有水或者洗洁精会滑脱,有重量的机头一旦滑脱轻则桌面或者厨房台面受损,重则消费者受伤。上述两种提手都只有一个握持部,使用者用一手握持提起机头,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比较吃力,且清洗时难以着力,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双手握持又可以单手握持、握持牢靠、造型美观的豆浆机提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顶端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包括多个提手,多个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上盖顶端的中心区域,所述提手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区域设有连接件,多个所述提手与所述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装握持套,所述支架和所述握持套形成所述提手。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握持套内侧设有与加强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加强筋插入所述凹槽;或所述握持套为硅胶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心区域之间设有定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为设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容纳腔,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定位连接件;或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端的凹腔和设于所述上盖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插入所述凹腔。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区域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装与所述提手外侧,所述面板将所述连接件压紧在所述上盖上。进一步的,所述面板设有向下延伸的螺柱,所述连接件和所述中心区域设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通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通孔后通过螺钉锁紧;或所述提手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凸部,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定位孔;或所述中心区域设有容纳腔,所述连接件置于容纳腔内,所述面板具有向下延伸的边沿,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边缘下沉形成台阶,所述边沿搭持在所述台阶上。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提手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或所述多个提手一体成型;或所述连接件具有多个;或所述中心区域的面积为所述上盖面积的1/3;或或所述中心区域为椭圆形,所述中心区域的长轴与所述上盖的直径比为1/2;或所述中心区域为直径为7cm的等效圆;或所述提手为硅胶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提手一体成型。本方案中的豆浆机,具有多个提手,可以用两只手提起,增大豆浆机受力面积,方便握持;并且,一旦其中一个握持部松动,还有其他握持部可以使用,延长握持部使用寿命;提手位于中间区域,对于手大的消费者可以一只手握持,无须双手提起,可见本方案中的提手针对所有使用者均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机头的剖视图;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豆浆机提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头;11、上盖;111、容纳腔;1111、台阶;112、环形凸筋;113、第一排气孔;12、提手;121、握持套;122、第二排气孔;13、连接件;131、支架;1311、加强筋;1312、导气槽;1313、定位筋;132、导气通道;1321、连通孔;1322、连通槽;14、面板;141、定位孔;142、螺柱;143、边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侧”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未画出),机头1扣置于杯体上,机头包括上盖11和设于上盖顶端的提手12,豆浆机具有多个提手12,提手12均位于上盖11的中心区域,提手12一端与上盖11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另一端不与上盖直接相连和间接相连。本实施例优选2个提手,即具有两个握持部,使用者可以使用双手握持,握持牢靠。中心区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该中心区域可以是等效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是其他不规则的图形,此处规定面积为上盖面积的1/3的区域是中心区域;或中心区域为直径为7cm的等效圆;或椭圆形中心区域的长轴与上盖直径比为1/2。此处无法穷尽列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提手设于中心区域处为了方便提拿、握持,施力点应该与机头重心位于一条垂线上,故提手肯定不会偏离机头竖直放置时重心所在直线太多,否则,提起机头还要克服重力扭矩。实施例一通过设置2个提手解决现有豆浆机拱桥提手和柱状提手一个握持部、握持不牢靠的技术问题,本方案的提手具有2个握持部,可以用双手握持,增大豆浆机受力面积,握持更牢靠;外形美观;并且,一旦其中一个握持部松动,还有其他握持部可以使用,延长握持部使用寿命;提手位于中间区域,对于手大的消费者可以一只手握持,无须双手提起,可见本方案中的提手针对各种使用者都适用。具体地,上盖设有连接件13,多个提手通过连接件13连接成一个整体,再与上盖11固定,固定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螺钉固定、卡接、焊接等。工艺简单,装配方便。除此之外,豆浆机具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个数与提手个数相同,连接件与上盖固定,虽然工艺麻烦,但可以延长提手的使用寿命,当一个提手松动其他提手还可以继续工作。连接件与所述上盖还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则无需固定安装或连接件与上盖一体注塑成型,只需要一步安装固定工序,装配简单。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没有连接件情形下,单个提手分别与上盖固定;或者多个提手一体成型后再与上盖固定;或者提手与上盖一体成型。具体地,本方案的连接件除了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加强提手强度的作用,连接件13上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架131,支架131上套装有握持套121,支架131和握持套121形成双层提手。现有技术中的提手都是单层结构,提手中空以供排气散热,单层提手的不足之处在于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单层提手容易碰撞损坏;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一旦机头滑脱,提手若磕在桌面或者地面上,都会造成单层提手的损坏,降低消费者满意度。本方案的双层提手强度高,且支架可以为金属材料,防止提手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破裂。握持套的材质可以是普通塑料或金属,本方案优选硅胶套,硅胶套摩擦力大,握持时不容易滑脱,且作为柔性材料,手感比较好,硅胶套与支架过盈接触,握持时不会将硅胶套轻易拔出支架。具体地,支架131还设有定位筋1313,握持套内侧设有与定位筋配合的凹槽(图中未标示),定位筋1313插入凹槽定位。握持套与支架是套装结构,且握持套设有第二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顶端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包括多个提手,多个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上盖顶端的中心区域,所述提手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机头扣置于所述杯体,所述机头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顶端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包括多个提手,多个所述提手位于所述上盖顶端的中心区域,所述提手一端与所述上盖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上盖的中心区域,多个所述提手与所述连接件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套装握持套,所述支架和所述握持套形成所述提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筋,所述握持套内侧设有与定位筋配合的凹槽,所述定位筋插入所述凹槽;或所述握持套为硅胶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定位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设于所述上盖中心区域的容纳腔,所述连接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定位连接件;或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端的连通槽和设于所述上盖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插入所述连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腾兴张跃邢靖宣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