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卷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7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卷式电池,包括卷芯、电池盖板、第一导电连接片,以及第二导电连接片,卷芯包括涂设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敷料部,以及分别设于敷料部相对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盖板分别与第一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电性连接,第一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焊接贴合于正极耳的第一端面和负极耳的第二端面,以分别与正极耳和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如此,使得电池盖板与卷芯的电连接无需占用卷芯的侧周面的空间,从而在卷芯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正极片和负极片可以腾出来更多的空间来作为涂设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进而使绕卷式电池的能量密度得以提高,优化了电池性能。

Winding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卷式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绕卷式电池。
技术介绍
绕卷式电池的卷芯通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形成,其中,正极片、负极片均包括用于涂覆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此处称为敷料区,该敷料区的大小决定了卷芯能够包含的电极活性材料的多少,进一步影响着电池能量密度的高低。然而,目前的绕卷式电池多因正、负极片的敷料区面积较小而无法取得较高的能量密度,使电池性能得不到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卷式电池,以解决传统绕卷式电池的能量密度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卷式电池,包括卷芯、电池盖板、第一导电连接片,以及第二导电连接片,所述卷芯包括涂设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敷料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敷料部相对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电池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焊接贴合于所述正极耳的远离所述负极耳的第一端面和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正极耳的第二端面,并分别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一侧且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第二区域,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三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一侧且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第四区域,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及所述负极片卷绕形成所述卷芯,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卷绕后形成所述敷料部,所述第一区域卷绕形成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三区域卷绕形成所述负极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五区域,所述第五区域上涂覆有绝缘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绕卷式电池包括相互并联的至少两所述卷芯。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盖主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主体上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正极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面焊接贴合,以与所述正极耳形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用于断开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与所述正极耳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电性连接于所述负极端子,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面焊接贴合,以与所述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上述绕卷式电池之后,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与电池盖板电性连接,并由该第一导电连接片和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贴合于卷芯的正极耳的第一端面和负极耳的第二端面,并分别与正极耳和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并使得电池盖板与卷芯的电连接无需占用卷芯的侧周面的空间,从而在卷芯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正极片和负极片可以腾出来更多的空间来作为涂设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进而使绕卷式电池的能量密度得以提高,优化了电池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绕卷式电池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导电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导电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池盖板;20、芯包;21、卷芯;211、正极片;212、负极片;21a、正极耳;21b、负极耳;21c、敷料部;2111、第二区域;2112、第一区域;2113、第五区域;2121、第四区域;2122、第三区域;11、盖主体;30、第一导电连接片;40、第二导电连接片;12、正极端子;13、负极端子;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11、熔断部;41、第三连接部;42、第四连接部;S、缺口;W、侧周面;Q1、第一端面;Q2、第二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绕卷式电池进行说明。所述绕卷式电池,包括电池盖板10、芯包20以及第一导电连接片30和第二导电连接片40,本实施例中,芯包20包括有两相互并联的卷芯21,各卷芯21均包括有正极片211、负极片212和隔膜(图未示),并且,以隔膜、正极片211、隔膜、负极片212的顺序依次叠放后经卷绕形成上述卷芯21,隔膜用于防止正极片211与负极片212接触短路。具体地,正极片211包括第二区域2111和第一区域2112,负极片212包括第四区域2121和第三区域2122,其中,第二区域2111和第四区域2121上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且第二区域2111和第四区域2121相互交叠,而第一区域2112和第三区域2122分别伸出于正极片211与负极片212的交叠部分的相对两侧,卷绕后正极片211与负极片212的交叠部分作为卷芯21的敷料部21c,伸出敷料部21c一侧的第一区域2112作为卷芯21的正极耳21a,且伸出的第一区域2112的边缘在绕卷后,经过揉平加工形成正极耳21a的第一端面Q1,相应地,伸出的敷料部21c另一侧的第三区域2122作为卷芯21的负极耳21b,且伸出的第三区域2122的边缘在绕卷后,经过揉平加工形成负极耳21b的第二端面Q2;正极耳21a的第一端面Q1与第一导电连接片30焊接贴合在一起,从而与该第一导电连接片30形成电性连接,负极耳2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绕卷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电池盖板、第一导电连接片,以及第二导电连接片,所述卷芯包括涂设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敷料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敷料部相对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电池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焊接贴合于所述正极耳的远离所述负极耳的第一端面和所述负极耳的远离所述正极耳的第二端面,以分别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绕卷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电池盖板、第一导电连接片,以及第二导电连接片,所述卷芯包括涂设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敷料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敷料部相对两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电池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分别焊接贴合于所述正极耳的远离所述负极耳的第一端面和所述负极耳的远离所述正极耳的第二端面,以分别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形成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绕卷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一侧且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第二区域,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三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一侧且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第四区域,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及所述负极片卷绕形成所述卷芯,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卷绕后形成所述敷料部,所述第一区域卷绕形成所述正极耳,所述第三区域卷绕形成所述负极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绕卷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五区域,所述第五区域上涂覆有绝缘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绕卷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振华汪沣王伟孙凤满谢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恒业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