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鹂穰专利>正文

松紧衔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4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松紧衔接器,其特点是由底座、上盖、操纵部件、支承板、松紧衔接部件、固定杆组成的;松紧衔接部件包含固定弹片和撞针;当杆件放入松紧衔接器的中空孔内时触及撞针,迫使松紧衔接部件的两侧弹片弹开,并带动各固定弹片都弹开,而以锯齿或钉耙锲紧固持在杆件上;转动操纵部件迫使松紧部件回复原状,同时解除所锲紧固持的杆件,反固定片的固持易于拆卸杆件;中空孔适用于各种杆件,也可设多个中空孔,供多支杆件做松紧衔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松紧衔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杆件作松紧多向夹持、且能固持衔接多支杆件的松紧衔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壳体、操纵部件3、支承板4、固定杆、松紧衔接部件9组成的壳体有上盖2和底座1,操纵部件包含有保险杆36、38和操纵杆39a、39b;两支固定杆架设固定松紧衔接部件9,并将支承板4架设在两支固定杆上,由支承板4的凸轴作为操纵部件3的轴心、而操纵部件的操纵轴30凸出在上盖之外、携压锤打两支固定杆凸出在壳体外的部分而固封;松紧衔接部件9有撞针65、85及固定弹片;当杆件置入松紧衔接器的中空孔时触及撞针,使松紧衔接部件的两侧弹片带动固定弹片作扇形方式弹开,而由固定弹片(锯齿或钉耙)锲紧固持在杆件上,达到松紧衔接;转动操纵轴30,迫使两侧弹片及各固定弹片以扇形方式回缩复原,由反固定片使松紧衔接部件平衡静止稳定;松紧衔接器的中空孔适于各种形状及大小杆件,并可由一中空孔制成多具中空孔,以供多支杆件同时做松紧衔接。操纵部件的保险杆以强迫方式使松紧衔接部件的两侧弹片6、8和各固定弹片作扇形方式弹形。操纵部件3的操纵杆以强迫方式使松紧衔接部件的两侧弹片和各固定弹片作扇形方式回缩。松紧衔接部有调节区段,其两侧弹片及各固定弹片可以扇形方式弹开或回缩。调节区段有调节孔。两侧的固定弹片上有反固定片。固定弹片可以有锯齿和钉耙。操纵部件在支承板上作往复旋转,操纵部件和支承板有轴承。两支固定杆支承支承板4。操纵轴30有两平边或多边。操纵轴30的顶部有一或十字形凹槽。操纵轴30的轴杆有中空孔。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应用在产业组合快速方便,省工省时;效率高。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固持四方形杆件的松紧衔接器外观示意图。图2是固持圆形杆件的松紧衔接器外观示意图。图3是双杆件的松紧衔接器外观示意图。图4是图1的分解图。图5是图2的分解图。图6是图1与图2的A-A面剖视图。图7是固持四方形杆件的松紧衔接部件9结构图。图8是图6的松紧衔接部件中间弹片7剖面图。图9是图6的松紧衔接部件中间弹片7与在两腰的固定弹片76、78剖面图。图10是图6的松紧衔接部件在松紧衔接部件两侧弹片6、8的固定弹片63、83和撞针65、85的剖切图。图11是图6的松紧衔接部件两侧弹片6、8的末端的固定弹片67、87的剖切图。图12是图6的松紧衔接部件凸显末端的固定弹片67、87有反固定片67C’、87C’嵌在两腰的固定弹片76、78上,达到相互固持使松紧衔接部件呈静止稳定状态示意图。图13是前视剖面图和杆件触及撞针迫使两侧弹片弹开示意图。图14是两侧弹片6、8扇形弹开带动上方的固定弹片在调节区段作扇形弹开、末端锯齿或钉耙锲紧固持在杆件上的示意图。图16是四方形杆件受到固定弹片67、78的锯齿或钉耙所锲紧固持时的前视剖面图。图17是圆形杆件受到固定弹片67、78的锯齿或钉耙所锲紧固持时的前视剖面图。图18是底座1、上盖2示意图。图19是杆件置入松紧衔接器内弹片动作示意图。图20是杆件置入松紧衔接器内弹片动作示意图。图21是杆件置入松紧衔接器内弹片动作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盖,3操纵部件,4支承板,6、8两侧弹片,7中间弹片,9松紧衔接部件、S型弹片,10松紧衔接器,17底座上缘,20孔洞,16、26小孔,16C、16D底座左右侧洞孔,26a、26b上盖左右侧小孔,27上盖下缘内侧,28上盖边框,30操纵轴,30a十字形凹槽,30b轴柄对称平边,30c内凹轴孔,34操纵部件基板,341、342缺口,36、38保险杆,37a、37b隙缝,39a、39b操纵杆,40c轴杆,42a、42b小孔,46a、46b小孔,65c上方凹洞,65a、85a调节区段,65c’、85c’凹洞,63、67、76、78、83、87固定弹片,65、85撞针,69、79、89洞孔,72a、72b两腰,82a、82b、86a、86b固定杆,84c、84d、交界平面,84a、84b界面,63D、67D、76D、83D、87D、78D锯齿或钉耙,76c′、87c′反固定片,63a、67a、76a、78a、83a、87a调节区段,63b、67b、76b、78b、83b、87b调节孔,67c、76c、78c、87c固定区段,109洞孔。参见图1、2、3,松紧衔接器10的构成是由一底座1、一外壳的上盖2、一操纵部件3、一支承板4、及一松紧衔接部件9、两支固定杆82a、82b所组成。参见图4、5,底座1和上盖2内部中空,以提供各元件的活动空间,系由薄板成型,一底座1及上盖2在其左右侧各有一小孔16c、26a、16d、26b,上盖2并且在顶部中间有一孔洞20;上盖2的下缘内侧27紧贴底座1的上缘17、由上盖2之边框28围扩而构成外壳。外壳具有一合适于各种杆件的中间洞孔109。当然,构成外壳的中间洞孔109亦可分割成两个洞孔或三个洞孔或更多,可依实际用途设置。操纵部件3由其基板34中央向上隆起形成一操纵轴30、凸出在上盖2中间洞孔20之上,在操纵轴30的顶部可以设有一十字形凹槽30a可供螺丝起子作旋转,又操纵轴30;中间有一对称平边30b可供扳手调整旋转用;且该操纵轴30亦可做成四方形、六角形……等供扳手及各种工具方便操作;在基板34的操纵轴30的正下方中央设有一内凹的轴孔30c,在基板34的左上方与右下方各设有一缺口341、342,而在其左下方右上方并且各向下延伸具有两对称的杆,一对称杆为操纵杆39a、39b,另一对和杆为保险杆36、38,在保险杆36、38与操纵杆39a、39b之间有一隙缝37a、37b;支承板4在左右侧各有一小孔36a、46b,且在支承板4中间设有一隆起的凸轴40c;当组装就绪时,支承板4的凸轴40c在操纵部件3的正下方凹槽30c内,两者相互配合,系以支承板4的凸轴40c为轴心,操纵部件3依着轴心40c作往复旋转。松紧衔接部件9系由弹性良好的弹片所制作;以适当长度作为中间弹片7并延着两端做成具有适当弧度的转弯成为两腰72a、72b,并各延伸适当长度成为两侧的弹片6、8,造型上如同S型弹片,因此,以操纵部件3的基板34的左下方与右上方分别向下延伸的保险杆36、38操纵杆39a、39b之间的隙缝37a、37b架设在S型弹9的两侧弹片6、8的末端(参见图6),形成保险杆36、38在两侧弹片6、8的内侧,操纵杆39a、39b在两侧弹片6、8的外侧,由于S型弹片9可以容纳当杆件穿过外壳的中空孔109,并且可以穿过三个弹片6、7、8的三个中空孔69、79、89;在S型弹片9的两侧弹片6、8各有适当大小的固定弹片63、67、83、87及适当大小的撞针65、85,并且在S型弹片9的两腰72a、72b适当位置亦可有适当大小的固定弹片76、78;上述松紧衔接部件9的构成系完全以一适当厚度并适当尺度的弹片制作而成;当杆件置入洞孔必触及撞针65、85,由撞针65、85连带推开S型弹片9的两侧弹片6、8弹开,当两侧弹片6、8弹开时,各固定弹片63、67、76、83、87全部弹开以固定弹片63、67、76、83、87、78末端的锯齿或钉耙63D、67D、76D、83D、87D、78D锲紧固持在杆件上,达到松紧衔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松紧衔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操纵部件(3)、支承板(4)、固定杆、松紧衔接部件(9)组成的:壳体有上盖(2)和底座(1),操纵部件包含有保险杆(36)、(38)和操纵杆(39a)、(39b);两支固定杆架设固定松紧衔接部件(9),并将支承板(4)架设在两支固定杆上,由支承板(4)的凸轴作为操纵部件(3)的轴心、而操纵部件的操纵轴(30)凸出在上盖之外、携压锤打两支固定杆凸出在壳体外的部分而固封;松紧衔接部件(9)有撞针(65)、(85)及固定弹片;当杆件置入松紧衔接器的中空孔时触及撞针,使松紧衔接部件的两侧弹片带动固定弹片作扇形方式弹开,而由固定弹片(锯齿或钉耙)锲紧固持在杆件上,达到松紧衔接;转动操纵轴(30),迫使两侧弹片及各固定弹片以扇形方式回缩复原,由反固定片使松紧衔接部件平衡静止稳定;松紧衔接器的中空孔适于各种形状及大小杆件,并可由一中空孔制成多具中空孔,以供多支杆件同时做松紧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鹂穰
申请(专利权)人:许鹂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