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25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内侧,能够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候性;通过采用量子点彩膜基板作为量子点彩膜基板,有助于扩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液晶显示器(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薄膜晶体管液液晶显示器用的传统偏光片不仅背光透过率较差,而且其耐候性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背光透过率和耐候性。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设有主动开关;所述主动开关用于驱动所述显示介质层工作。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上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上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在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所述主动开关控制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对所述显示介质层施加电压,以驱动所述显示介质层工作。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上设有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上;所述第一导电层设在所述绝缘保护层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一侧上。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偏光片上设有绝缘保护平坦层;所述主动开关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设在所述绝缘保护平坦层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一侧上。可选地,所述主动开关为薄膜晶体管。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之间设有平坦层。可选地,所述显示介质层为液晶盒。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偏光片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内侧,能够有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候性;通过将反射型偏光片设置在阵列基板内侧,防止反射型偏光片被刮伤或擦伤等问题;通过采用量子点彩膜基板作为量子点彩膜基板,有助于扩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偏振光在显示面板内部传播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显示面板制造过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显示介质层20量子点彩膜基板21第一导电层22平坦层23绝缘保护层30阵列基板31第二导电层32绝缘保护平坦层40第一偏光片50第二偏光片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图4是本技术显示面板制造过程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20;阵列基板30,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20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10,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20与所述阵列基板30之间;第一偏光片40,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20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10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50,设于所述阵列基板30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10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50与所述第一偏光片40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50为金属线栅偏光片,使所述第二偏光片50与所述第一偏光片40相互正交;所述第一偏光片40与第二偏光片50相互正交,即,所述第一偏光片40与所述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方向相互正交。本技术将第二偏光片50设置在阵列基板30朝向量子点彩膜基板20一侧,将第一偏光片40设在量子点彩膜基板20朝向阵列基板30一侧,可以防止第一偏光片40或第二偏光片50由于刮伤或擦伤导致的损坏,同时能提高第一偏光片40和第二偏光片50的耐候性;利用设置在阵列基板30内侧的第二偏光片50,有助于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将本技术显示面板设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时,背光源提供的背光从第二偏光片50的入光面射入,背光在第二偏光片50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长度方向平行的偏振光以及其他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其中,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偏振光,能够透过第二偏光片50射入显示面板,其他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被反射回背光源,在背光源的光学膜片上产生漫反射,形成无特定偏振方向的背光,该无特定偏振方向的背光再次入射至第二偏光片50中,并在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作用下,分解为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长度方向平行的偏振光,以及其他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偏振光透过第二偏光片,其他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被反射,如此反复,使背光源提供的背光能够入射至显示面板中。由于背光经过第二偏光片50的多次反射和漫反射之后,背光最终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50的反射偏光层的金属光栅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使背光能够通过第二偏光片5进入显示面板,通过采用金属线栅偏光片取代现有的传统偏光片,有助于提高背光透过率,进而提高背光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量子点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层,夹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显示介质层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相对设置,至少所述第二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为金属线栅偏光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设有主动开关;所述主动开关用于驱动所述显示介质层工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上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上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在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显示介质层之间;所述主动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军卓恩宗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