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24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光板入光面上间隔设置凹槽结构及锯齿结构,增大光线在导光板内的发散角度,使导光板的出光更均匀。在LED灯口增加凹槽结构以增大混光距离,且将灯口集中的光分散到其他方向,解决灯眼问题,尤其是针对窄边框背光模组中的短光程灯眼问题。

A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结构。
技术介绍
导光板,是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引导分散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出的光为面光源,同时提高面板发光灰度和发光亮度的均匀性。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光从导光板的一侧进入导光板,光线经导光板发散照亮显示屏。现有导光板(请参阅图4)的入光侧端面设有若干朝导光板输入光源的LED灯,每两相邻的LED灯之间,输出的光源会因光速角度的关系产生夹角,形成所谓的暗带区,而LED灯口光集中形成灯眼,造成视觉效果差。有些是通过在FPC上设置间隔油墨,回型胶等方式克服灯眼问题,但cob灯条中FPC是并不是设置在出光口,而是设在侧面,不能通过FPC上设油墨解决此问题。还有的将发光体与导光板入光端面距离拉大,可克服暗区或灯眼的产生,但这样使导光板和发光体所占的空间增大,影响屏占比。现在液晶显示、背光模组都往窄边框、高屏占比发展,背光模组中的短光程灯眼问题及暗区更为明显。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及背光模组,适用于提高面板发光灰度和发光亮度的均匀性,克服暗区或灯眼的产生,适应窄边框液晶显示、背光模组模组的发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LED灯,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设置有若干凹槽结构及若干锯齿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锯齿结构间隔设置,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LED灯对应位置,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除所述凹槽外的区域内。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w为:单个LED灯一半的宽度<w<单个LED灯的宽度。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大于单个锯齿结构的宽度,单个所述凹槽结构的高度大于单个锯齿结构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结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圆弧形。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结构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在导光板入光面上间隔设置凹槽结构及锯齿结构,增大光线在导光板内的发散角度,使导光板的出光更均匀。在LED灯口增加凹槽结构以增大混光距离,且将灯口集中的光分散到其他方向,解决灯眼问题,尤其是针对窄边框背光模组中的短光程灯眼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角形凹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梯形凹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圆弧形凹槽及半圆形锯齿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导光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100、LED灯200。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设置有若干凹槽结构110及若干锯齿结构120。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结构110、锯齿结构120增大光线在导光板100内的发散角度,使导光板的出光更均匀。所述凹槽结构110与所述锯齿结构120间隔设置,所述凹槽结构110设置在所述LED灯200灯口的对应位置,所述锯齿结构120设置在导光板110入光面除所述凹槽结构110外的区域内。在LED灯200灯口设置凹槽结构110以增大混光距离,并且能将灯口集中的光分散到其他方向,解决灯眼问题,尤其针对窄边框背光模组中的短光程灯眼问题。单个所述凹槽结构110的宽度w为:单个LED灯200一半的宽度<w<单个LED灯200的宽度,以保证导光板的出光效果。单个所述凹槽结构110的宽度大于单个锯齿结构120的宽度,单个所述凹槽结构110的高度大于单个锯齿结构120的高度。所述凹槽结构110形状为三角形(如图1所示)、梯形(如图2所示)或圆弧形(如图3所示)。所述锯齿结构120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LED灯口设置凹槽结构与锯齿结构,明显增大光线在导光板内的发散角度,增大混光距离,解决暗区或灯眼问题,使导光板的出光效果更均匀,尤其适用于窄边框背光模组。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LED灯,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设置有若干凹槽结构及若干锯齿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锯齿结构间隔设置,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LED灯灯口的对应位置,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导光板入光侧面除所述凹槽结构外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LED灯,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面设置有若干凹槽结构及若干锯齿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锯齿结构间隔设置,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LED灯灯口的对应位置,所述锯齿结构设置在导光板入光侧面除所述凹槽结构外的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凹槽结构的宽度w为:单个LED灯一半的宽度<w<单个LED灯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齐彭益庄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