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接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16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将两个构件接合的装置,其包括两个分别设有倒钩状凸起物的半部,每一个半部均可以插入构件的凹口内、并利用位于其外侧的倒钩状凸起物固定于该凹口内,其特征在于,所称两半部(1;31,32)分别插入从对接表面(10)延伸到所称构件(7,8)内的凹口(5,6)中,且被导引成可以沿着插入方向(9;36)活动并且彼此向对方施以弹性负载,一分隔件(16)使所称两半部(1;31,32)保持分开一段距离,该分隔件(16)在受到外界的作用后变成无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二构件接合的装置,尤其是涉及可把二个欲将其对接表面粘合之构件进行接合的装置。例如,若有二个木件欲粘合在一起,通常是以合缝钉接合,这种合缝钉例如是设有纵向凹槽的销钉型木制连接件,以便增加粘合性。另外,在粘合剂硬化期间,为使这二木件能牢牢压在一起,多半是用夹具或类似的装置达到此目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却无法使用夹具,例如在两木件未围成一个直角时,或在某些须将木件固设到木制天花板的情形下。DE8610592U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使用该装置,使三块片组成一空心梁。该装置设有倒钩状凸起物的两半部,并以薄膜式的铰链连接在一起,因此成直角开启时,便可用倒钩状凸起物插入该中空梁柱之角隅中的对应凹槽里。另在US-A3,680,898号专利所公开的装置里,在一片板片上开出一道宽阔扁平的凹槽,并在另一板片上弄出一道窄深的凹槽,使这二板片接合。方法是在深凹槽里设置一个钩形元件的倒钩状轴,并在宽凹槽里设有舌状物,让钩形元件横向滑动到该舌状物上,再以楔子固定住。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同合缝钉,但却不需夹具或类似用具的构件接合装置。上述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装置来实现,而在本专利技术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之装置的一实施例,其形式可以是个合缝钉或销钉。该销钉从中间径向分开。待接合的构件各在对接的表面上设有一个孔。销钉的两半部分别插入这两个孔内。销钉的两端设有倒钩状凸起物,例如在销钉被导入特定凹口或孔内时可侧向靠在住该销钉上,但在受力时却可竖起的凸起部,因而防止销钉从孔中被拉出。为此,可将倒钩状凸起物设成销钉周边上的挠性附件,例如绕销钉延伸的环圈或螺旋物。如果销钉以塑料制成,那么这些倒钩状凸起物可跟该销钉的特定部份一体成型。装置的两半部由一分隔件对抗弹性张力而保持成分开状态,但朝着其中一构件,连带也朝着装置的轴向施以重击例如用钉锤敲击时,便可弄坏该分隔件。为此,分隔件可由一种具有额定断裂点的长形元件例如一插销或条片构成。该分隔件也可以用一种不必对其中一个待接合之构件敲击而弄坏的方式形成。它可以由,例如,一个本体构成,尤其是一个中空本体,例如由玻璃或陶瓷这类易碎材料所制成的护套或球状物等。然而,分隔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外界的作用而使其变成无效,例如使用热风扇或辐射加热器所产生的热作用。为此,分隔件可以为一种双金属元件。该双金属元件可以是个长形元件,例如一插销或条片,并使装置的两半部保持分开,而且在受热时以一种能让弹簧将这两半部彼此朝向对方拉进的方式弯折。当这装置的两个半部已被插入待接合构件的凹口之内时,导入该凹口之内时倒下的倒钩状凸起物就会稍微竖起一点。这使装置的两半部多少会分开一些,例如1mm,以致在待接合的构件之间产生对应的间隙。为消除这间隙,本专利技术之装置的两半部可彼此朝向对方施以弹性负载。该弹性负载可由,例如一个以其一端固设到装置其中一半部,而另一端固设到另一半部的弹性体来提供。当然,也可不用这弹性体,改用一种扁平的螺旋弹簧或类似物来使本装置的两半部彼此朝向对方施加负载。当本装置的两半部已被分别插入待接合二构件的两个凹口时,从外界对该二构件的其中一个敲击,例如使用钉锤敲击,使分隔片断裂,便可让这分隔片变成无效。为此,分隔片可设有一额定断裂点,或由易断或易碎的材料构成。如果设有可经加热而使其变成无效的分隔片,那么便用热风扇或辐射加热器对二构件上设有本装置的部位加热即可。对本装置两半部所施加的弹性负载,能促使它们具有彼此朝向对方移动的趋势,因而在分隔片被弄坏或变成无效时,待结合的二构件便自动压紧在一起。此举消除了待接合二构件之间的间隙。如果形成的分隔件是带有额定断裂点的长形元件,由这额定断裂点所接合之长形元件的两个部份,被固定在装置之两半部上,并且最好彼此能在受力后错开。此举确保长形元件的两个部分能在额定断裂点断裂后,即分开且不会妨碍弹性体或类似弹簧将装置两半部拉在一起的动作。为确保装置的两半部能朝着横向牢牢接合在一起,可设一轴向导件,例如一护套,供装置两半部的反向端部插入其内。然而,该轴向导件亦可用不同方式形成,例如在装置其中一半部之上设一个插销,以便与另一半部所设的凹口接合。本专利技术之装置的主要目的是供木匠或木工业使用,尤其是家具制造方面。然而,它也可用于将二个以其对接平整表面接合,并以不同材料,例如塑料、石材或金属所制成的构件。目前与销钉型合缝钉共用的,主要是木匠店里用以粘合木件的层合板。使用现今木匠店里实际均备置的一台带有铣刀的机器,就可在两个木件上各铣制出一道扇形凹槽,以供把椭圆形层合板的各半部插入其内。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便将装置的两半部设计成小型的板片。不同于销钉型合缝钉,此举能在粘合剂固化之前,朝着纵向凹槽的方向改正两木件的位置。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和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所截取的一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包括由两个半部1构成的一个合钉。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两个半部的构造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代码。各半部1分别具有圆柱轴部2及头部3。各头部3的周围则绕有环形倒钩状凸起物4。该装置的两半部1被分别插入两个待接合在一起之木件7、8的孔5、6内。倒钩状凸起物4具有挠性,相对于特定的引导方向(箭头9)可往后斜。因此,在受到与引导方向9相反的拉力时,它们便会竖起,防止该半部1从孔5、6中拉出。然而,当该装置已被插入孔5、6之内后,该倒钩状凸起物4难免会稍微竖起一点。这使装置的两半部1多少会从孔5、6中移出一些,例如半毫米,以致在待接合的木件7、8之间产生间隙10。为消除间隙10,两半部1的轴部2可在护套11里轴向移动,且分隔一段距离a,并由两个弹性体12施加一个使两半部趋于彼此靠近的力。与间隙10的宽度相比,距离a较大,例如2到10mm。弹性体12设在轴部2的旁侧,位于轴部2的对应纵向凹口13内,并以其径向朝内的凸起端14固定在轴部2的凹口15内。同样地,它们也被护套11包封在内部。距离a由条片形元件16构成的一个分隔件予以保持。元件16在中间设有额定断裂点17。元件16的形状像个扁平的S形,在该S形的两端分别斜向地置于二轴部2之表面上的对应凹口22、23内。元件16上由额定断裂点17所接合的部份18、19,可依箭头20、21分别朝反向拉动,以便在额定断裂点17断裂时分开。在断裂点17处的断裂以及部分18、19的分开可使弹性体12将装置的两半部相互拉紧,同时也将木件7、8拉紧,以致使间隙10消失。在图1中,各半部1之头部3的直径大于轴部2。然而,两半部2可弄成整体的直径均相同。另外,亦可将头部3的直径弄成较轴部2小。如果两半部1至少其中之一是以这种方式形成,举例来说,则因护套11可推过带有凸起物4的头部,致使本装置较易组合。作为对额定断裂点17的替换方式,分隔片16亦可改为在两半部1之间用一种双金属元件,例如一种双金属片形成,该种双金属片在温度变化时会弯折,以致弹性体12或类似的弹簧可将两半部1拉紧在一起。为能改变温度,可对将要接合的构件中具有本装置的相应部位吹风,例如使用吹风机。尤其是,也可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约瑟
申请(专利权)人:西诺华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