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45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包括模拟中央扶手的扶手板以及与扶手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扶手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扶手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扶手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扶手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扶手板转动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Central Armrest Adjustm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央扶手调节总成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
技术介绍
人机,即人机工程的简称,指人们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生产任务,要借助一些机器或装置,研究这些机器或装置是否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对于车辆,同样存在人机工程;以客车为例,当车型设计完毕,实际投产之前,为了保证设计的车辆能够满足舒适度需求,即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会先制作与真实车辆基本一致的模型,然后对该模型的布置进行验证和主观评价。然而,上述的人机主观评价方式存在下述技术问题:每一次进行主观评价都需要制作模型,制作模型的时间较长,导致车辆的前期开发周期较长,且每一次的模型制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导致开发成本偏高。有鉴于此,如何对车辆的人机主观评价方式进行改进,以缩短车辆前期开发的周期和降低前期开发的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使得中央扶手可调,通过调节实现车辆研发初期对中央扶手的位置模拟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使得中央扶手可调,通过调节实现车辆研发初期对中央扶手的位置模拟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本技术的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包括模拟中央扶手的扶手板以及与扶手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扶手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扶手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进一步,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扶手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于扶手板上用于在扶手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进一步,所述轨道上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所述轨道在随同扶手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在轨道槽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对轨道进行夹紧定位。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X轴方向对扶手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扶手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X向导向限位装置。进一步,所述X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X向调节座、安装于X向调节座上且轴线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调节螺杆以及螺纹连接于X向调节螺杆上且与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的X向连接块,所述X向调节座、X向调节螺杆以及X向连接块形成丝杆螺母副将X向调节螺杆的回转运动转化为X向连接块的直线运动实现X向连接块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Z轴方向对扶手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扶手板在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Z向导向限位装置。进一步,所述Z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X向调节座上的Z向调节座、基座以及螺纹紧固件,所述Z向调节座与基座通过至少一组Z向延伸的Z向轨道槽和Z向轨道配合实现Z向调节座在Z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所述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于Z向调节座或基座上用于锁紧Z向轨道槽和Z向轨道限制二者的相对滑动。进一步,所述轨道和转动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扶手板转动角度的转动刻度和转动指针。进一步,X向连接块设置有X向刻度尺,所述X向调节座上设置有与X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X向指针。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置有Z向刻度尺,所述Z向调节座上设置有与Z向刻度尺配合使用的Z向指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扶手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扶手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扶手板转动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本技术通过对扶手板在X轴方向的调节使得扶手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实现在X轴方向调节扶手板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通过对扶手板在Z轴方向的调节使得扶手板在Z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在Z轴方向调节扶手板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本技术可在多个方向对扶手板进行位移调节,从而实现在各个方向调节扶手板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位置,用于评价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本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方向、角度调节,可满足各类车型扶手位置调节,满足不同车型人机舒适性的需求;本技术将扶手板标准化,可进行多次主观评价,无需每次制作模型,减少了制作模型的次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了前期的研发周期;本技术通过调节螺杆和相应连接块的配合,既可以对连接块进行导向使其运行稳定,也可以通过调节螺杆实现连接块在相应位置的精确调节,且调节螺杆和连接块的配合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本技术通过对相应调节方向上的读数实现对扶手板铰接处空间坐标的读取,在汽车人机验证平台上方便扶手空间定位,便于空间坐标数据的读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安装于汽车人机验证平台上后,X轴方向为模拟汽车长度的方向,Y轴方向为模拟汽车宽度的方向,Z轴方向为模拟汽车高度方向,且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包括模拟中央扶手的扶手板1以及与扶手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扶手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扶手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安装于汽车人机实验平台上用以模拟车的中央扶手,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可固定安装于汽车人机实验平台上也可以安装在副仪表板后段模块上,随副仪表板后段模块整体移动,具体不在赘述;通过对中央扶手的位置调节模拟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此结构将扶手板标准化,可进行多次主观评价,无需每次制作模型,减少了制作模型的次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了前期的研发周期;通过对扶手板在Y轴方向的转动调节使得扶手板可沿Y轴方向转动,从而调节扶手板转动用以模拟扶手板的各个安装角度来验证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扶手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2、固定连接于扶手板上用于在扶手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3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4;扶手板与转动调节座2通过铰链连接,轨道3通过螺钉固定了连接于扶手板侧向位置;通过导轨可对扶手板的转动进行导向,使扶手板稳定转动,通过紧固件的锁紧可对扶手板进行定位,方便扶手板各个角度的定位,方便对各个角度的扶手板进行人体工程学的评价,为保证扶手板的稳定运行,可在扶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导轨,每个导轨可分别配置用于对其进行锁定的紧固件,为方便研究人员的查看,紧固件可设置为半环状结构,紧固件的中轴线与扶手板旋转轴中轴线同轴设置,紧固件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调节座与轨道性对锁定从而实现扶手板的定位,具体不在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3上有供紧固件4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5,所述轨道3在随同扶手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4在轨道槽5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4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2上用于对轨道3进行夹紧定位;为保证紧固件4可在轨道槽5走向方向相对滑动而不发生干涉,轨道槽中轴线与扶手板的旋转中轴线同轴设置,为方便紧固件4对轨道3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中央扶手的扶手板以及与扶手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扶手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扶手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中央扶手的扶手板以及与扶手板下端面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可沿Y轴方向为中心轴线对扶手板进行转动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扶手板在转动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转动导向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向限位装置包括与扶手板通过转动副配合连接的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于扶手板上用于在扶手板转动时进行导向的轨道以及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锁紧轨道的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呈半环状的轨道槽,所述轨道在随同扶手板转动过程中紧固件在轨道槽内沿其走向方向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紧固件螺纹连接于转动调节座上用于对轨道进行夹紧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沿X轴方向对扶手板进行位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扶手板在X轴方向进行位移调节时对扶手板进行导向和限位的X向导向限位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扶手调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导向限位装置包括X向调节座、安装于X向调节座上且轴线沿X轴方向延伸的X向调节螺杆以及螺纹连接于X向调节螺杆上且与转动调节座固定连接的X向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晖周文建周春胡怡鹏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