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39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包括重型上料传送履带,重型上料传送履带的输入端具有弧形传送结构段,弧形传送结构段浸泡于与之配合的水池中,弧形传送结构段沉入水池的水面之下,水池的前方设置有朝向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送风的送风装置,水池的前池壁设置有将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处的漂浮物冲向水池后方的多个喷头,喷头连接于喷头水泵,喷头水泵连接于供水系统;弧形传送结构段前侧与后侧分别设置有前拦阻浮球、后拦阻浮球;水池的后池壁设置有让后拦阻浮球之间的漂浮物输出的缺口,缺口通过中间通道而连接于漂浮物收集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兼具除尘和去除可漂浮塑料杂质的功能。

Dust and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of scrap crusher based on hydraulic and wind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废钢破碎机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该除尘装置(公开号为CN204220264U)包括布置于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输送路径上的水池2,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在水池处设置有一个向下凹的弧形传送结构段3,与此同时,在弧形传送结构段3上方设置有蓄水箱4,蓄水箱4底部设置有朝向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滴水孔,当废钢从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输送至水池2时,通过水池的浸泡可以进行除尘作业,而蓄水箱的滴水孔可以滴水至未浸泡于水池的废钢进行除尘。通常情况下,废钢内会夹杂少量的塑料等杂物,虽然图1所示的废钢破碎除尘装置能够进行除尘作业,但无法清理掉废钢中夹杂的少量塑料等杂物。如果在将破碎后的废钢送往钢厂进行处理时,夹杂有塑料等杂物的废钢是不符合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能够兼具除尘和去除可漂浮塑料杂质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包括:安装于废钢破碎机上料口的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所述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的输入端具有向下凹的弧形传送结构段(3),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浸泡于与之配合的水池(2)中,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沉入水池(2)的水面之下而在弧形传送结构段(3)上方形成一个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所述水池的前方设置有朝向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送风的送风装置(5),所述水池的前池壁设置有将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处的漂浮物冲向水池后方的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连接于喷头水泵(7),所述喷头水泵(7)连接于供水系统;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出水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前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前拦阻浮球(8),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后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后拦阻浮球(9);所述水池的后池壁设置有让后拦阻浮球之间的漂浮物输出的缺口,所述缺口通过中间通道(10)而连接于漂浮物收集池(11),所述缺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拦阻板(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由于携带废钢的重型上料传送履带进入到水池后能够让废钢中的塑料杂质等可漂浮物漂浮于水面,而后利用水力和/或风力将悬浮于水面的漂浮物推送至水池后部的杂质悬浮物收集池进行收集并回收,在有效去除废钢内杂质的同时还兼具除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中间通道为形成于水池(2)和漂浮物收集池(11)之间的U形状结构,该U形结构的U形底到工作水面的距离自水池一侧而朝向漂浮物收集池一侧逐渐增大。由于U型结构的底部采用倾斜结构,当悬浮物收集池内积压大量漂浮物的情况下出现相互重叠而较难反向移动到重型上料传送履带的水池中,这是由于中间通道的入口处的水深远小于出口处的水深,随着层叠的垃圾反向移动到中间通道,越靠近中间通道的入口则水深越浅,被压在水面之下的杂质则因为中间通道入口处的水深远小于自身的垃圾层叠高度,此时是无法由悬浮物收集池内整体反向漂移到重型上料传送履带的水池中。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缺口侧壁设置有V型安装槽,所述拦阻板设置有与V型安装槽配合的V型安装端,V型安装槽让整个阻拦板不易发生端头的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漂浮物收集池(11)的底部呈漏斗状,漏斗状漂浮物收集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13)而连接于方形缓冲箱体(14),所述缓冲箱体包括左上缓冲腔体(14a)以及右下缓冲腔体(14b),所述左上缓冲腔体与右下缓冲腔体之间设置有倾斜布置的过滤网(15),所述右下缓冲腔体通过第二管路(16)而连接于喷头水泵。漂浮物收集池(11)的水可以被循环利用至喷头处,可以降低整套设备的用水量,而通过方形缓冲箱体,可以避免直接抽送漂浮物收集池的水由于杂质问题而堵塞。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喷头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T形供水系统连接管(17),所述T形供水系统连接管(17)的第一接口连接于第二管路、第二接口连接于市政供水管网。该T形供水系统连接管让喷头可以利用市政管网进行补水或者临时供水循环,而通过第一接口连接到缓冲箱体,保障系统循环的同时,系统的工作更加可靠和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方形缓冲箱体(14)设置有朝向缓冲箱体入水口的缓冲机构(18),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缓冲箱体的竖向固定板(18a);设置于竖向固定板的水平固定板(18b);设置于水平固定板左端部的缓冲弹簧(18c);安装于缓冲弹簧自由端且朝向缓冲箱体入口的缓冲工作板(18d)。由于漂浮物收集池(11)输水过来的水直接冲击板状过滤网会让幅面较大的过滤网发生变形,进而影响过滤网在缓冲箱体内端部的接触端发生脱落或者出现间隙而让杂质进入到右下缓冲腔体(14b),进而出现堵塞第二管路(16)或者影响水泵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缓冲机构,可以避免在缓冲箱体内形成回旋水流,并且,该缓冲机构可以减少水的扰动。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喷头与工作水面齐平。喷头所喷出的水流可以直接推送水池的表面形成一个朝向水池后侧移动的水流,便于漂浮物快速、高效的移动到水池的后侧。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方形缓冲箱体位于漂浮物收集池的下方。此结构可以无动力地将漂浮收集池的水输水到缓冲箱体中,降低能源的消耗。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中,所述拦阻板(12)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调整槽(12a),所述调整槽的前后槽壁设置有长度与调整槽长度相同的调整夹层(12b),所述调整槽的底部设置有沿着阻拦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姿态调整杆安装孔(12c),所述阻拦板的调整槽中设置有阻拦板姿态调整杆(12′),所述阻拦板姿态调整杆的杆身设置有可进入到调整夹层中而让阻拦板悬置于中间通道的固定耳部(12a′),所述阻拦板姿态调整杆的下部通过姿态调整杆安装孔后进入中间通道底部所设的固定孔中。当抬升阻拦板而让阻拦板高于工作水面的同时,可以让阻拦板的底部与中间通道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而供水通过,阻拦板可以挂接在阻拦板姿态调整杆的固定耳部。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常见的废钢破碎机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缺口侧壁所设V型安装槽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拦阻板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拦板剖视图,该剖视位置避开拦阻板的下穿孔。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拦板剖视图,该剖视位置处于阻拦板的下穿孔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阻拦板姿态调整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缓冲箱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包括:安装于废钢破碎机上料口的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所述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的输入端具有向下凹的弧形传送结构段(3),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浸泡于与之配合的水池(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沉入水池(2)的水面之下而在弧形传送结构段(3)上方形成一个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所述水池的前方设置有朝向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送风的送风装置(5),所述水池的前池壁设置有将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处的漂浮物冲向水池后方的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连接于喷头水泵(7),所述喷头水泵(7)连接于供水系统;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出水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前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前拦阻浮球(8),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后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后拦阻浮球(9);所述水池的后池壁设置有让后拦阻浮球之间的漂浮物输出的缺口,所述缺口通过中间通道(10)而连接于漂浮物收集池(11),所述缺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拦阻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包括:安装于废钢破碎机上料口的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所述重型上料传送履带(1)的输入端具有向下凹的弧形传送结构段(3),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浸泡于与之配合的水池(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沉入水池(2)的水面之下而在弧形传送结构段(3)上方形成一个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所述水池的前方设置有朝向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送风的送风装置(5),所述水池的前池壁设置有将可供漂浮物漂浮的水面处的漂浮物冲向水池后方的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连接于喷头水泵(7),所述喷头水泵(7)连接于供水系统;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出水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前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前拦阻浮球(8),所述弧形传送结构段(3)的左侧部分与右侧入水部分分别与水池后池壁之间设置有漂浮于水池水面的后拦阻浮球(9);所述水池的后池壁设置有让后拦阻浮球之间的漂浮物输出的缺口,所述缺口通过中间通道(10)而连接于漂浮物收集池(11),所述缺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拦阻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道为形成于水池(2)和漂浮物收集池(11)之间的U形状结构,该U形结构的U形底到工作水面的距离自水池一侧而朝向漂浮物收集池一侧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侧壁设置有V型安装槽,所述拦阻板设置有与V型安装槽配合的V型安装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力和风力的废钢破碎机除尘及除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收集池(11)的底部呈漏斗状,漏斗状漂浮物收集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13)而连接于方形缓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槎南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