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织方法与数据解交织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技术

技术编号:2189881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交织方法与数据解交织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其中,上述数据交织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多个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通过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将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满足多客户小带宽网络需求的问题,以达到在现有的以太网中即使时隙粒度固定,仍然可以实现多客户需求的效果。

Data Interleaving Method and Data Deinterleaving Method, Storage Media and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交织方法与数据解交织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交织方法与数据解交织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技术介绍
回顾以太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以太网(NativeEthernet)诞生于1980年,其被广泛应用于园区、企业以及数据中心互连。第二代以太网(CarrierEthernet)从2000年开始发展一直沿用到现在,主要面向运营商网络,广泛应用于电信级城域网、3G/4G移动承载网、专线接入等,其具备了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简称为QoS)保障,运行、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简称为OAM),保护倒换和高性能时钟等电信级功能。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服务、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车联网等新业务得以涌现,以太网技术也随之进一步发展,称为灵活以太网(FlexEthernet,简称FlexE)的第三代以太网逐渐得以推广。随着近两年的迅速发展,FlexE已经成为承载网的一种重要的接口技术,用来实现业务隔离承载和网络分片技术。2016年底,光联网论坛(OpticalInternetForum,简称为OIF)形成了FlexEV1.0标准,该标准在100G标准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FlexE的具体解决方案。目前,OIF在100GFlexE的基础上,已经形成200G/400G的标准草案。现有的FlexE包括客户层模块(Client),适配器模块(Adapter),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CodingSublayer,简称为PCS),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hysicalMediumAttachmentSublayer,简称为PMA)以及FlexEShim,上述FlexE的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在目前的OIFFlexEV1.0标准中,其将100G带宽的物理线路分为20个时隙,每个时隙颗粒度为5G;而在FlexEV2.0的草案中,时隙颗粒度可以定义为5G或者25G。基于以上定义,在100G带宽的物理线路上最多可以承载20个客户,每个客户的最小带宽为5G,这个定义能够满足OTN网络传递业务需要,但是其不能满足客户业务数量很多,且每个业务带宽很小的其他网络应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时隙粒度固定,在物理线路的带宽确定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承载更多客户的需求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织方法与数据解交织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由于时隙粒度固定,在物理线路的带宽确定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承载更多客户的需求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织方法,包括:根据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多个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通过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将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包括:在每一个子客户层向所述客户层接口发送的数据流中携带标识,所述标识包括:号标识与子时隙数量标识,所述号标识用于指示数据流中发送的数据与子客户层的对应关系,所述子时隙数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根据所述标识对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每一个子客户层向所述客户层接口发送的数据流的前导码中携带标识。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包括:根据所述标识从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中获取与该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相对应的数据块,将获取的所述数据块填充至与所述子客户层对应的多个子时隙中。可选地,当多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小于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时,采用IDLE填充多余的子时隙。可选地,当所述子客户层待连续发送多个数据流时,对于每一个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循环执行交织操作,并将交织后的数据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可选地,根据所述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包括:根据同一个客户层所承载的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总数以及所述以太网的时隙颗粒度确定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时隙数量;根据所述时隙数量、子客户层数量以及每一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该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以及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解交织方法,包括:通过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接收交织后的数据,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包括: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的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多个所述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根据所述客户层对应的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所述交织后的数据中的以下对象执行解交织操作,其中,通过以下参数确定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客户层对应的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所述交织后的数据执行解交织操作,包括:提取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中携带的标识,根据所述标识对于所述交织后的数据执行解交织操作;所述标识包括:号标识与子时隙数量标识,所述号标识用于指示数据流中发送的数据与子客户层的对应关系,所述子时隙数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可选地,所述数据流包括多个数据块,每一个所述数据块对应填充到一个所述子时隙中,其中,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多个数据块中包含有第一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块携带有所述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接收到的当前数据流的首个数据块为非第一数据块时,在接收完所述数据流的全部数据块后,对所述交织后的数据执行解交织操作,其中,所述非第一数据块为所述数据流中除所第一数据块之外的其他数据块。可选地,当所述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连续接收多个数据时,根据所述客户层对应的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所述数据中交织后的数据执行循环解交织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织装置,包括:分配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多个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交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多个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通过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将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所述多个子客户层对应以太网中的客户层;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所述交织操作包括: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通过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将所述交织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以太网的客户层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一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对于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包括:在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中携带标识;所述标识包括:号标识与子时隙数量标识,所述号标识用于指示数据流中发送的数据与子客户层的对应关系,所述子时隙数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根据所述标识对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交织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包括:根据所述标识从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中获取与该所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相对应的数据块,将获取的所述数据块填充至与所述子客户层对应的多个子时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个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小于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时,采用IDLE填充多余的子时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子客户层待连续发送多个数据流时,对于每一个所述子客户层待发送的数据流循环执行交织操作,并将交织后的数据填充到子客户层所占用的子时隙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每一个子客户层在所述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中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包括:根据同一个客户层所承载的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总数以及所述以太网的时隙颗粒度确定多个子客户层所需的时隙数量;根据所述时隙数量、子客户层数量以及每一个子客户层所需的业务带宽确定该客户层可承载的子时隙数量以及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华吕安新宋贞清刘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