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合流体流以使颗粒聚结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18981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动力学聚结设备(10),促进了气流中污染颗粒的混合和聚结,以便于随后从气流中去除所述颗粒。该聚结设备(10)安装在一个气流流过的管道(11)内。该聚结设备(10)包括多个平行板(12),所述平行板(12)沿整个气流动方向延伸,并被与输送管道(11)的宽度横向交叉地间隔开,以将所述管道分隔为许多平行通道。输送管道(11)中配置有和/或具有在所述通道上游的气流内部产生大规模湍流的构件。每个管道内部设有一个叶片组件(13),用于产生小规模湍流区,所述小规模湍流区的大小和/或强度使污染颗粒能够被带入湍流内。每个叶片组件(13)都安装在其各自通道的中心位置,并包括多个边缘锋利的叶片(15),所述叶片(15)沿整个气流方向连续间隔排列。支流内的大规模湍流使得各支流穿过其各自通道中的小规模湍流区,使得其中的颗粒经受该小规模湍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用于混合流体流以使颗粒聚结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但不仅仅,适用于从气流中去除污染微粒的污染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涉及空气动力学颗粒聚结,其中使用颗粒规模大小的湍流来增强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聚结,由此便于进一步的过滤或其它从空气流中去除粒子的操作。本申请要求澳大利亚专利申请No.2003902014和No.2004900593号的优先权,上述两项申请的公开内容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技术介绍
很多工业过程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的微粒。这些颗粒通常包括非常细的亚微米有毒化合物颗粒。由于这些微粒能够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因此他们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毒性再加上易于呼入的组合特性的认识促使全世界的政府制定法律,更加严格控制直径小于10微米(PM10)的颗粒、特别是小于2.5微米(PM2.5)的颗粒的排放。大气排放中的更小的微粒也是大气污染中低能见度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举例来说,在煤燃烧装置中,烟道不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灰的微粒部分,因为消光系数峰值与光的波长0.1-1微米非常接近。微粒控制的重要性可通过考虑一次排放中的污染颗粒数目而不是污染物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流体流内的物质混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流体流内产生大规模湍流;将所述流体流分隔为多个支流;在每个支流内提供一种构件,以在所述构件附近产生小规模湍流区;以及使每个支流穿过其相应的小规模湍流区,以使其 经受所述小规模湍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J特鲁斯JW威尔金斯
申请(专利权)人:因迪格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