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车的自适应精准车道线检测及偏离预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和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车的自适应精准车道线检测及偏离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车道线检测是自动驾驶汽车感知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是辅助或自动驾驶汽车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的基础。目前,车道线检测的方法有基于激光雷达和基于摄像机两种。激光雷达虽然精度高,但是现阶段其价格昂贵,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普及提出的大规模、低成本、车规级需求;而摄像头价格低廉,精度较高,是目前无人车感知领域的主流设备。基于摄像头的车道线检测方法有许多种,比较传统的方法是利用霍夫变换和映射来找到直线,该方法对直线检测准确度较高,但是无法对车道转弯处的曲线进行检测,而且光照变化和车道线被遮挡对霍夫变换算法的影响较大。另外,霍夫变换算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其计算量大,无法应用在实时的无人车感知系统中。比较新比较热门的方法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可以较为精确的找到车道线区域,但其缺点就是需要采集大量的车道线图片数据,并且需要人工大量标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传统车道线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车的自适应精准车道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车载工业摄像机安装在无人车挡风玻璃前,通过摄像机获取车辆前方图像信息;步骤2,将摄像机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剪裁,得到要检测的兴趣区域,并对剪裁后的兴趣区域进行预处理;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兴趣区域粗提取出车道线步骤3.1,统计出兴趣区域中所有像素灰度级分布,将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的大小,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得到灰度频率直方图;步骤3.2,任取一个灰度值g,将所述的频率直方图根据g的值分为两部分,并计算这两部分像素所占比和平均值,然后利用Ostu大津算法计算类间方差;步骤3.3,重新选择一个灰度值g,按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车的自适应精准车道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车载工业摄像机安装在无人车挡风玻璃前,通过摄像机获取车辆前方图像信息;步骤2,将摄像机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剪裁,得到要检测的兴趣区域,并对剪裁后的兴趣区域进行预处理;步骤3,对预处理后的兴趣区域粗提取出车道线步骤3.1,统计出兴趣区域中所有像素灰度级分布,将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的大小,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得到灰度频率直方图;步骤3.2,任取一个灰度值g,将所述的频率直方图根据g的值分为两部分,并计算这两部分像素所占比和平均值,然后利用Ostu大津算法计算类间方差;步骤3.3,重新选择一个灰度值g,按照步骤3.2的方法计算类间方差,直至所有灰度值均被选择过;步骤3.4,取最大类间方差时的g值作为阈值来分割整个兴趣区域,大于g值的像素设置为黑色,小于g值的像素设置为白色;步骤4,用曲线拟合在图像中精确找到车道线位置;步骤4.1,对于步骤3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次兴趣区域提取,裁减掉图像中的车身部分,得到新的兴趣区域;步骤4.2,将新的兴趣区域用仿射变换转换为俯视图;步骤4.3,将所述的俯视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再将每一部分沿水平方向从上到下各分成8个部分,一共把俯视图分为16个部分;步骤4.4,对于俯视图的这16个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底侧沿图像的x轴方向做白色像素点的直方图统计;对于每一个部分的直方统计图,找到图中峰值对应的像素点;步骤4.5,以每个部分的直方统计图中峰值像素点左侧的M个像素点作为基点,将每一个基点作为一个正方形检测框的左下角点,如图3所示;如果检测框中的白色像素点数目大于N,则认为检测框里的白色像素点为车道线对应的像素点;步骤4.6,如果检测框里的白色像素点数目小于N,则认为此检测框中不包含车道线,丢弃此检测框;步骤4.7,如果一个检测框被丢弃,则将该检测框对应基点向右移10个像素处的像素点作为新基点,将新基点作为正方形检测框的左下角点,检测此检测框中的白色像素点;步骤4.8,如果在俯视图的16个部分中,有一部分中的正方形检测框被丢弃5次以上,认为此处车道线检测可能被遮挡,则放弃当摄像机获取的当前帧图像的车道线位置检测过程,执行步骤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模,刘佳琳,孙朋朋,闵海根,徐志刚,刘占文,王润民,程超轶,杨一鸣,高赢,周文帅,方煜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