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13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4:18
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及其与上、下压紧板组成的四立柱结构换热器框架,该框架内安装换热板束,所述立柱内侧安装立柱内衬,上、下压紧板与立柱之间安装有压紧板内衬;所述换热板束四周端部固接镶块,该镶块与垫板固接;该垫板通过密封的柔性连接管与立柱内衬及压紧板内衬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应用于四立柱四面可拆盖板焊接板式换热器板束与换热器框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实现换热器两侧介质分程同时,能承受更大的两侧介质压差,并吸收板束与换热器框架之间产生的热膨胀差。

A Flexible Joint Structure around Plate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焊接板式换热器
,特别指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以板片为传热元件,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是高效紧凑的换热器。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制造技术的提高,目前焊接板式换热器应用更加广泛。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周围及板束与框架间采用焊接方式来形成密封,由此形成冷热两种流体介质通道。由于采用焊接结构而非传统的胶垫密封结构,焊接板式换热器可用于腐蚀性流体,适用温度、压力范围更高,可适应石化装置中低参数场合余热回收的需求。然而由于原有的焊接板式换热器结构的局限,仍然存在板束与框架温差应力无法消除而导致的不能用于更高温度场合,连接部位不能承受两侧介质高压差的问题。专利CN202057215公开了一种焊接板式换热器。它是将波纹板片一对应侧向内弯曲,另一对应侧向外弯曲,并在波纹板片相邻弯曲的两直面或斜面延长部位设置翼板构成换热板片,将相邻换热板片相对旋转90°或翻转180°,边缘吻合部分对应焊接形成板束,板束中的翼板与框架上的立柱包覆板焊接连接。板束与框架连接位置需承受两侧介质压差,此翼板连接结构受板片的厚度限制,且为平壁承压,承受高压差及较大温差应力的情况下,此连接部位易发生变形。专利CN103791739A公开了一种焊接板式换热器。其中公开的换热板与边框弯板之间的焊接连接已达到密封和连接作用,但其板片与边框弯板直接连接,板束与框架产生的热膨胀无法释放,在高温场合连接处存在较大温差应力。另外,换热板焊接形成的板束四角每个波纹板片需将各凹进缺口置于边框弯板对应的拉链形位置进行焊接,此连接结构对板束组装精度要求高,且焊接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以解决焊接板式换热器板束与外部框架之间热膨胀差和两侧介质高压差承载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及其与上、下压紧板组成的四立柱结构换热器框架,该框架内安装换热板束,所述立柱内侧安装立柱内衬,上、下压紧板与立柱之间安装有压紧板内衬;所述换热板束四周端部固接镶块,该镶块与垫板固接;该垫板通过密封的柔性连接管与立柱内衬及压紧板内衬固接。所述柔性连接管是任意角度圆弧管或Ω形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板束与换热器框架上的立柱衬板采用任意角度圆弧管或Ω形管的一种进行焊接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能承受的两侧介质压差更大,吸收板束与换热器框架之间产生的热膨胀效果更好。进而,本技术连接结构简单,板束与换热器框架上的立柱衬板连接仅两道焊缝,对板束组装精度要求低。本技术有效降低了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程连接处温差应力,提高焊接板式换热器承压能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焊接板式换热器内部结构主视图;图2实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即本技术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即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3、4,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及其与上、下压紧板组成的四立柱结构换热器框架,该框架内安装换热板束,所述立柱3内侧安装立柱内衬4,上压紧板1、下压紧板9与立柱3之间安装有压紧板内衬2;所述换热板束8四周端部焊接镶块7,该镶块7与垫板6焊接;该垫板6通过密封的柔性连接管5与立柱内衬4及压紧板内衬2焊接。参照图3、4,所述柔性连接管5是任意角度圆弧管或Ω形管。柔性连接管5根本作用在于连接板束8与框架形成两侧介质通道,其柔性结构可在吸收板束与框架热膨胀的同时承受两侧介质压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及其与上、下压紧板组成的四立柱结构换热器框架,该框架内安装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内侧安装立柱内衬(4),上压紧板(1)、下压紧板(9)与立柱(3)之间安装有压紧板内衬(2);所述换热板束(8)四周端部固接镶块(7),该镶块(7)与垫板(6)固接;该垫板(6)通过密封的柔性连接管(5)与立柱内衬(4)及压紧板内衬(2)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束周边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及其与上、下压紧板组成的四立柱结构换热器框架,该框架内安装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内侧安装立柱内衬(4),上压紧板(1)、下压紧板(9)与立柱(3)之间安装有压紧板内衬(2);所述换热板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德甲邹建东徐殿寿苏燕李晓峰赵明明侯岩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