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51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属于汽车变速箱离合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变速器执行元件通过齿轮组实现变速整体体积过大、磨损明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齿圈;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输出端与齿圈固定连接;第二磁流体变换挡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输出端与齿圈固定连接;齿圈、变速器的输入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和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液;线圈用来产生控制磁流变液的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速器执行装置变速响应速度快,免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离合控制部分。

A transmission act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箱离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
技术介绍
理想的纯电动汽车多档变速箱需要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质量轻、传动效率高的特点。在同时考虑结构体积、成本、效率和可靠性的情况下,目前市场上泛用程度较高的几种变速箱中,只有MT、AMT和DCT在这几个方面较为符合要求。归纳来说纯电动汽车两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方案主要有AMT型和DCT型,其结构本质上还是利用齿轮传动,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但纯电动汽车对变速器的要求是结构紧凑、效率高、换档平顺,这两种结构设计中本质的部分仍是二轴式MT,使得结构上不够紧凑。AMT型由于机械结构的限制,齿轮加同步器结构的变速箱存在换档过程中断的缺点,但DCT的研究设计本身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本身具有流畅的加速性能和良好的平顺性,根据目前有关纯电动汽车两档变速器的研究应用来看,需要在现有的机械式变速箱的结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突破设计,才能使其更加契合纯电动汽车自身的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变速器执行元件通过齿轮组实现变速整体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执行装置包括: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4)和齿圈(5);所述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齿圈(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流体变换挡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8)固定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齿圈(5)固定连接;所述齿圈(5)、变速器的输入轴(8)通过传动齿轮组与变速器的输出轴(9)连接;所述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和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液(6);所述第一线圈(3)用来产生控制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内的磁流变液(6)的磁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执行装置包括: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4)和齿圈(5);所述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齿圈(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流体变换挡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8)固定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齿圈(5)固定连接;所述齿圈(5)、变速器的输入轴(8)通过传动齿轮组与变速器的输出轴(9)连接;所述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和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均填充有磁流变液(6);所述第一线圈(3)用来产生控制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内的磁流变液(6)的磁场,所述第二线圈(4)用来产生控制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内的磁流变液(6)的磁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流变换挡装置(1)的输入端为与变速器外壳固连的第一圆环,且第一圆环的同侧上设有多个半径不同的第一同心筒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流变换挡装置(2)的输入端为与变速器输入轴(8)固连的第二圆环,且第二圆环的同侧上设有多个半径不同的第二同心筒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为第三圆环,第三圆环的外圈的同侧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军强张皓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