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与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领域中的深埋隧洞,尤其是在高地应力条件下易发生岩爆的硬岩隧洞联合支护系统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岩爆是在高应力、脆性岩体的地下工程中,人类活动所诱发的一种工程地质灾害,它是储存于岩体中的弹性应变能因未加控制地突然释放而造成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并常常伴随着岩块(片)的弹射、抛掷、发声和震动等现象。岩爆不仅直接威胁作业人员与施工设备的安全,而且严重地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造价。在深埋地下工程实践中的高应力不可避免。大部分的深埋地下工程中的岩体都具有良好的强度,即具备良好的蓄能能力,因此总体上具备岩爆发生的基本条件。地质构造往往也是导致强烈岩爆的重要因素,深埋地下工程开挖面附近围岩中存在的地质构造不可避免、也往往难以预测,这造就了深埋地下工程中强烈岩爆风险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可见,岩爆是开挖导致的岩体内能量释放和通过震动波传播时产生的一种围岩破坏现象,岩爆控制就是尽量避免这种破坏的产生。其中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降低能量释放的强度,二是加强围岩的抗冲击能力,在震动波的冲击下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 ...
【技术保护点】
1.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锚杆支护、表面支护和刚性支护共同组成支护系统,其中,锚杆支护采用水胀式锚杆和全长粘结砂浆锚杆搭配;所述刚性支护采用钢筋拱肋,所述刚性支护嵌入在所述表面支护中,并且钢筋拱肋又与锚杆支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锚杆支护、表面支护和刚性支护共同组成支护系统,其中,锚杆支护采用水胀式锚杆和全长粘结砂浆锚杆搭配;所述刚性支护采用钢筋拱肋,所述刚性支护嵌入在所述表面支护中,并且钢筋拱肋又与锚杆支护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胀式锚杆的长度短于全长粘结砂浆锚杆的长度,但,所述水胀式锚杆穿过爆破松动圈,且不小于4.5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长粘结锚杆之间的间距与水胀式锚杆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并与水胀式锚杆形成间隔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支护由柔性钢丝网和纳米混凝土层构成,所述柔性钢丝网紧贴围岩安装,并将爆坑完整包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至极强岩爆条件下隧洞联合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陈祥荣,单治钢,褚卫江,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