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5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基体清理,粗化处理,净化处理,预热处理,焊接固定板,熔敷结合层、过渡层、工作层、加工层,拆除固定板,整体磨削和抛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制造修复工艺,修复价格仅为10~15万元,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工艺简便、操作方便、易学、易掌握、技术新颖、成本低、切实可靠,既为国家开源节流,又为企业节能减耗、节源增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A Repair Technology for Bearing Position Wear of Trunnion of ladle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可广泛适用于到冶炼厂、钢厂等行业。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尚无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修复方法,主要问题是: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因应力集中,一旦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受力过大及金属疲劳到一定程度,很容易沿轴底开裂导致局部或整体断裂,焊缝与基体边缘的结合纹及熔敷区域的结合面强度难以控制,有可能导致钢水直接倒灌,造成事故。而换一个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最少3000万元,检修工作需要15天,每天还需直接济损失达400万元,可见成本耗资巨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该工艺、技术、材料的主攻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清理磨损部位表面油污、锈斑层、疲劳层,采用着色探伤检测确保基体缺陷清理彻底;待基体缺陷彻底清理干净后,进行粗化处理;粗化处理后,进行净化处理;加热并保持基体在170-230℃;熔敷在磨损部位两侧避开剪切力点10-15mm处焊接钢板,联接钢板形成固定板;采用浸熔法,按结合层、过渡层、工作层、加工层的加工梯度,将合金材料依次逐层熔敷在磨损处,合金材料为高强度低应力熔敷材料,结合层的冶金结合力达500N,焊缝金属中合金材料与基体金属的比例为43.7:56.3;熔敷工作结束后停止加热,待基体冷却后拆除固定板,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进一步的,所述熔敷过程具体为:1)奥氏体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磨损部位形成结合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2)马氏体合金粉末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结合层上形成过渡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3)珠光体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过渡层上形成工作层;4)铁素体合金粉末材料熔敷于工作层上形成加工层,将磨损部位结合线填平。进一步的,所述磨削过程具体为:采用手工打磨的方法,对转炉吊耳焊接部位和轴修复部位进行粗磨削,恢复基本尺寸,保留单边1mm余量;转动耳轴,利用磨床对其进行在线磨削,恢复标准尺寸,确保同轴度、平衡度、光洁度满足技术要求的需要。进一步的,所述结合层中碱性焊丝与酸性焊丝的熔敷厚度比为3:1,奥氏体合金粉末为50~150g。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层中碱性焊丝与酸性焊丝的熔敷厚度比为3:1,马氏体合金粉末为50~140g。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层中酸性焊丝熔敷厚度为6~9mm,碱性焊丝熔敷厚度为2~3mm,珠光体材料为50~100g、熔敷厚度为2~5mm。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层中酸性焊丝熔敷厚度为2~3mm,碱性焊丝熔敷厚度为6~9mm,铁素体材料熔敷厚度为2~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制造修复工艺,修复价格仅为10~15万元,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工艺简便、操作方便、易学、易掌握、技术新颖、成本低、切实可靠,既为国家开源节流,又为企业节能减耗、节源增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以直径φ980+0.03mm,宽度480mm的转炉耳轴为例,转炉耳轴与悬挂减速机支撑轴承位置磨损,磨损量单边30mm,单边粗化处理5mm深,加工余量为单边5mm,修复单边为40mm,粗糙度Ra3.2。该转炉耳轴修复过程为:1)用砂轮机磨到破口内壁及底面露出金属的光洁面为止;目的是消除疲劳层剩余的残留物,便于熔敷和结合;2)制作止推盘,在轴端车出定位台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轴端,结合底面为弧形;3)奥氏体合金粉末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破口内壁及底面形成结合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所述结合层中碱性焊丝与酸性焊丝的熔敷厚度比为3:1,奥氏体合金粉末为50~150g;4)马氏体合金粉末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结合层上形成过渡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所述过渡层中碱性焊丝熔敷厚度6~9mm,酸性焊丝熔敷厚度2~3mm;使得过渡层中碱性焊丝与酸性焊丝的熔敷厚度比为3:1,马氏体材料为50~140g、熔敷厚度为1~2mm;5)珠光体合金粉末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过渡层上形成工作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所述工作层中碱性焊丝熔敷厚度2~3mm;所述工作层中碱性焊丝熔敷厚度6~9mm;使得所述工作层中碱性焊丝与酸性焊丝的熔敷厚度比为1:3,所述珠光体合金粉末约50-100g、材料熔敷厚度1~2mm;6)铁素体合金粉末材料熔敷于工作层上形成加工层,将裂纹填平,拆除固定板,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修复后的检测:用专用量具检具对转炉吊耳轴关键部位剪切力点处是否达到10-15mm的确认标准后进行检查,确保修复尺寸达到技术尺寸要求;用超声波探伤仪探伤是否具有有焊接缺陷和隐患裂纹;用硬度计检测,硬度与原来基体的硬度是否一致,误差一般在HB5~10之间是完全能满足硬度的要求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清理磨损部位表面油污、锈斑层、疲劳层,采用着色探伤检测确保基体缺陷清理彻底;待基体缺陷彻底清理干净后,进行粗化处理;粗化处理后,进行净化处理;加热并保持基体在170‑230℃;熔敷在磨损部位两侧避开剪切力点10‑15mm处焊接钢板,联接钢板形成固定板;采用浸熔法,按结合层、过渡层、工作层、加工层的加工梯度,将合金材料依次逐层熔敷在磨损处,合金材料为高强度低应力熔敷材料,结合层的冶金结合力达500N,焊缝金属中合金材料与基体金属的比例为43.7:56.3;熔敷工作结束后停止加热,待基体冷却后拆除固定板,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再造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清理磨损部位表面油污、锈斑层、疲劳层,采用着色探伤检测确保基体缺陷清理彻底;待基体缺陷彻底清理干净后,进行粗化处理;粗化处理后,进行净化处理;加热并保持基体在170-230℃;熔敷在磨损部位两侧避开剪切力点10-15mm处焊接钢板,联接钢板形成固定板;采用浸熔法,按结合层、过渡层、工作层、加工层的加工梯度,将合金材料依次逐层熔敷在磨损处,合金材料为高强度低应力熔敷材料,结合层的冶金结合力达500N,焊缝金属中合金材料与基体金属的比例为43.7:56.3;熔敷工作结束后停止加热,待基体冷却后拆除固定板,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水包转炉耳轴轴承位磨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明姚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开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