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三贵专利>正文

插式液压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39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式液压电磁阀,活动阀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下二段的直径大于中段凹槽,又上段外围环设一以容量垫圈后用于阻隔油液通过的凹沟,而下段与轴套的内壁间则采余隙配合;在活动阀的中央设有一供扩张弹簧置入的中心槽,中心槽的底部横设一小穿孔并穿出于中段凹槽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升降设备启、闭的瞬间,不再产生瞬间顿挫晃动,且使用效果佳,成本低。(*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式液压电磁阀,其是使活动阀在轴套内升降时能产生缓冲作用以避免升降装置(例如升降梯、工作平台、运输装置等)在启动与停顿的刹那间产生晃动,进而使机件的升降移动更为平稳舒适,使用更为安全。已有的插式液压电磁阀构造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其中图1是油路呈封闭状态,图2是油路呈入油状态,该液压阀10是由一阀座21、一阀管22、一轴阀23、一轴套24、一扩张弹簧25、一电磁感应器26、一螺盖27、一活动阀28,以及数个垫圈41-43共同组成;其中,阀管22是螺设在阀座21上,而轴阀23是设在阀管22内,另有一轴套24是穿枢在电磁感应器26的环形线圈261的中央,又上端是与螺帽27螺合,下端则与阀管22螺合,而在轴套24内则枢设着一活动阀28,该活动阀上端被扩张弹簧25顶抵著,而下端呈一锥杆与轴阀23相互配合。当电磁感应器26在未通电状态下(如图1),活动阀28受到顶部扩张弹簧25的顶推而下降,连同一端的轴阀23一同下降而封阻阀管22的底部入口221,使得油液不得通过阀管22。而当电磁感应器26通电后(如图2),环形线圈261产生磁场而使轴套24具有磁性,导致活动阀28被吸磁上升,而活动阀28下端的轴阀23受底部油压的顶推产生浮升,进而使油液由阀管22底部入口221进入,再由四周小孔222流出。上述插式液压电磁阀为使活动阀28在轴套24内能顺利升降,而采余隙配合,所以两者之间的空隙很大,例如图2所示,当活动阀28上升时,其上端的油液须经由周边空隙往下流动,反的,如图1所示,在活动阀28下降时,下端的油液即须经由空隙往上流动,由于空隙大,所以油液流窜的流量大且速度快,因此活动阀28的升降速度快,所以无任何缓冲作用,若该插式油压电磁阀10是使用在升降设备的油路装置中,则在启闭电源时因无缓冲作用而导致升降设备在开机或停机的瞬间产生顿点,使得人员受到惊吓或货物晃动倒下等,且对机件本身也会造成损害。有监于此 即有业者同时使用二个插式油压电磁阀10在油路装置中其中一作为停机使用,另一作为缓冲使用;或者是在油压缸内增设缓冲器以使其具有缓冲作用;唯前者装置二个插式油压电磁阀含增加零件及徒增成本,而后者的缓冲器也并非各一种油压缸都能适用,故针对此点仍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创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产生缓冲作用,避免升降装置在起闭的刹那间产生瞬间晃动的插式液压电磁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技术是以小成本来解决大问题,其主要是针对活动阀来加以改进,如此即可解决已有的未能解决的问题点,其是在活动阀的上下段增大直径,而中段仍保留原直径,又在上段位置环设一橡胶垫圈并与轴套的内壁接触,而下段则与轴套内壁间保留很小的间隙;另在活动阀供扩张弹簧置入的中心槽底部横设一小穿孔,小穿孔并贯穿在活动阀的中段位置处。一种插式液压电磁阀,是由一具有输入出孔的阀座、一设于阀座上的阀管、一设于阀管内的轴阀、一位在阀管上的电磁感应器、一枢设在电磁感应器内而上端与螺盖螺合又底端与阀管螺合的轴套、一设于轴套内的活动阀及一扩张弹簧、数个设于各构件之间的垫圈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活动阀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下二段的直径大于中段凹槽,又上段外围环设一以容量垫圈后用于阻隔油液通过的凹沟,而下段与轴套的内壁间则采余隙配合;在活动阀的中央设有一供扩张弹簧置入的中心槽,中心槽的底部横设一小穿孔并穿出于中段凹槽处。当电磁感应器通电时,可使阀管产生磁力而吸引活动阀上升,而活动阀上端的油液经中心槽、小穿孔而流至中段位置,再由中段朝下经过下段余隙配合的区域,进而产生缓冲作用;反之,在当电磁感应器不通电时,阀管不再产生磁力活动阀受扩张弹簧的复张作用影响而下降,活动阀下端的油液可经下段区域后,再由中段的小穿孔进入中心槽内而朝上流出,进而产生缓冲作用。活动阀中段的小穿孔的孔径大小与缓冲时间的长短恰呈反比关系,即孔径大,缓冲时间短;孔径小,缓冲时间长。活动阀下段的长度是与缓冲时间的长短恰呈正比关系,即长度愈长,缓冲时间愈长;长度愈短,缓冲时间愈短。由于活动阀升降时,顶端或底端的油液都含经由活动阀下段缓冲区及中段小穿孔,所以可减缓速度而产生缓冲作用 此能使插式液压阀在启闭时不致造成急开、急闭,而使连通的管路不会产生瞬间增压或减压,避免升降装置在瞬间产生顿挫。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图1是已有的插式液压电磁开关闭时的示意图。图2是已有的插式液压电磁阀开放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插式液压电磁阀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插式液压电磁阀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插式液压电磁阀的剖视图(关闭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插式液压电磁阀内部构件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插式液压电磁阀的剖视图(开放状态)。首先参阅图3所示,图中揭示本技术液压电磁阀20是由一阀座21、一阀管22、一轴阀23、一轴套24、一扩张弹簧25、一电磁感应器26、一螺盖27、一活动阀30、数个垫圈40-44共同组合而成;其组合后的立体外观有如图4所示。请同时参阅图3、图5所示,其中图5所示为本技术插式液压阀的剖视图,并为未通电时的油路阻封状态,图中揭示出阀座21中央处具有一垂向阀槽210,阀槽210底端具有一横向输入孔211,阀槽适中处则具有一输出孔212,而阀杆22是螺设于阀槽210内,且螺接处设有一垫圈43。阀管22内具有一轴孔220,轴孔底端的入孔221能与输入孔211连通,轴孔周边的数个侧孔222能与输出孔212连通,另在侧孔222之下的阀管22底端外缘设有二止封垫圈41、42,可用以阻隔进入的油液,防止其流入输出孔212内。轴阀23设于阀杆的轴孔220内,其具有一中央穿孔232与偏心穿孔233,而在中央穿孔232上端具有一凹槽231可容活动阀30底端的凸栓35枢入。轴套24是穿设在电磁感应器26的中央插槽262内其顶端与螺盖27螺接,底端则与阀管22螺接,且内设一防漏垫圈44,又轴套24的内部具有一栓槽241;当电磁感应器26通电时,能使感应线圈261产生磁效应而使插槽262中的轴套24能具有磁力作用,反之,不通电时则无磁力产生。请同时参阅图3、图6所示,其中图6为本技术的插式液压阀的全剖视图,图中揭示活动阀30是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其是分为上、中、下三段30a~30c,其中,上、下二段30a、30c的直径大于中段30b,所以中段有如一凹槽,又上段30a外围环设一凹沟33以容垫圈40置入后,用于阻隔油液通过,而下段30c与轴套24内壁间则采余隙配合,当油液流过此下段时可形成一缓冲区34另在活动阀30的中央设有一中心槽31,且内置扩张弹簧25,但弹簧的顶端是顶着轴套24栓槽的顶壁又,中心槽31的底部适处横设一小穿孔32并穿出于中段30b凹槽位置处;再者,下段30c底部延伸出一凸锥36,且底端再延伸出一凸栓35。请参阅图7所示,当电磁感应器26通电后,感应线圈261导电而对轴套24产生磁效应,使轴套具有磁力而吸引活动阀30上升,此时活动阀30上端受压的液体可由中心槽31进入经小穿孔32而流至中段30b凹槽,再向下经下段30c而微量缓慢泄压流出,如此一来即压制活动阀30慢慢上升而产生缓冲作用;当活动阀30上升后,油液再自轴阀2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式液压电磁阀,是由一具有输入出孔的阀座、一设于阀座上的阀管、一设于阀管内的轴阀、一位在阀管上的电磁感应器、一枢设在电磁感应器内而上端与螺盖螺合又底端与阀管螺合的轴套、一设于轴套内的活动阀及一扩张弹簧、数个设于各构件之间的垫圈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活动阀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下二段的直径大于中段凹槽,又上段外围环设一以容量垫圈后用于阻隔油液通过的凹沟,而下段与轴套的内壁间则采余隙配合;在活动阀的中央设有一供扩张弹簧置入的中心槽,中心槽的底部横设一小穿孔并穿出于中段凹 槽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三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