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3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充放电电路、第二充放电电路和开关电路;第一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电容的负极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第二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电容的正极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开关电路连接在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正极和第二充电路中电容的负极之间,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开关电路由关断切换为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输出电压的跌落进行补偿,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A Compensation Circuit, Circuit Board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供电系统中,当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至3.3V/1.8V甚至更低,且负载的瞬间吃载达到50A/uS以上时,要求电源系统有很强的动态响应能力,以保证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压;如果电源系统不具备较强的动态响应能力,在瞬间加大负载电流时会导致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下降,进而电子设备误检测为输出欠压而保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为在电源系统中增加反馈环路,提高电源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以保证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压。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电源系统的主架构一旦确定,其环路可调节的电压范围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瞬间吃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瞬间吃载需求,保证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充放电电路、第二充放电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电容的负极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电容的正极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充电路中电容的负极之间,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可选地,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由导通切换为关断。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分压网络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可选地,所述分压网络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连接点相连。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比较器和调整管;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调整管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调整管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负极相连。可选地,所述比较器为运算放大器;所述调整管为三极管或者MOS管。可选地,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容量小于50μF。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设置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补偿电路。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包括电源系统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所述电源系统为所述电路板供电。可选地,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交流直流转换器和电源输出模块,所述交流电源通过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与所述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本技术提供的补偿电路、电路板及电源设备中,开关电路在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即导通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和第二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使得两个电容串联连接在电源系统的正负极之间,以大约2倍于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为负载供电,满足负载的瞬间吃载需求,对输出电压的跌落进行补偿,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避免负载检测为输出欠压而保护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充放电电路、第二充放电电路和开关电路11。结合图1,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C1和电阻R1,具体地,电容C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V+相连,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系统的负极V-相连。所述第二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C2和电阻R2,具体地,电容C2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负极V-相连,电容C2的正极与电源系统的正极V+相连。可选地,电容C1和电容C2为电解电容,且容量较小,一般可小于50μF。由于电解电容的单位体积的电容量非常大,比其它种类的电容大几十到数百倍,所以采用两颗小容量、小体积的电解电容能够有效节省电容占用空间,且节约成本;同时,与电路的高功率密度的发展方向相符。所述开关电路11连接在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充电路中电容C2的负极之间,用于在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具体地,开关电路11具有控制端12,开关电路11的控制端12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V+相连,用于检测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当负载瞬间吃载较多时,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所述开关电路11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具体地,开关电路11的控制端12检测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在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开关电路11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在开关电路11切换为导通之前是关断状态,第一充放电电路和第二充放电电路并联,电源系统为负载供电的同时,也为电容C1和电容C2充电。在电阻R1和电阻R2阻值较小的情况下,电容C1和电容C2两端的电压几乎与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相同。在开关电路11切换为导通后,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连接在电源系统的正极V+和负极V-之间,以大约2倍于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为负载继续供电。本技术提供的补偿电路中,开关电路在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由关断切换为导通,即导通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和第二充放电电路中的电容,使得两个电容串联连接在电源系统的正负极之间,以大约2倍于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为负载供电,满足负载的瞬间吃载需求,对输出电压的跌落进行补偿,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避免负载检测为输出欠压而保护的情况。进一步的,参考图1,随着负载瞬间吃载现象的消失,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得以回升至高于基准电压。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11由导通切换为关断。具体地,开关电路11的控制端12检测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在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开关电路11由导通切换为关断。在开关电路11切换为关断之前是导通状态,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为负载供电,同时电容C1和电容C2放电。在开关电路11切换为关断后,第一充放电电路和第二充放电电路并联,电源系统为负载供电,同时电源系统为电容C1和电容C2重新充电,为下次输出电压补偿做准备。实施例二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a,该补偿电路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放电电路、第二充放电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电容的负极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电容的正极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充电路中电容的负极之间,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由关断切换为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放电电路、第二充放电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电容的负极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充放电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和电阻,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系统的负极相连,电容的正极与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充放电电路中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充电路中电容的负极之间,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由关断切换为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所述开关电路由导通切换为关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压网络;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分压网络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网络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达富廖武李林杰胡锋吴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