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507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22
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包括进气总管、出气总管、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脱硫装置,所述水换热装置用于对循环水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油换热装置用于对油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水吸收池,在塔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下喷淋管、中喷淋管、上喷淋管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第一遮挡板设置于下喷淋管的下方,第二遮挡板设置于中喷淋管的下方,第三遮挡板设置于上喷淋管的下方,水吸收池的底部与脱硫塔的塔底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煅烧炉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量回收再利用,通过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二者还采用可选择式,增加了热量回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for Calcination Flue Ga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de Paste Raw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极糊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无烟煤、石油焦是电极糊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原料使用之前为了降低原煤、原焦的比电阻,去除杂质,通常需要预处理,采用普煅炉进行高温煅烧是一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煅烧过程中炉体会排出高温烟气,该烟气的温度包含的热量非常高(1000℃左右),现有的技术通常是对烟气进行焚烧外排,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烟气中包含的热量也产生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包括进气总管、出气总管、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脱硫装置,进气总管的一端与煅烧炉的烟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总管的一端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与脱硫装置的入口连接,还在出气总管上设置风机,所述水换热装置用于对循环水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油换热装置用于对油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水吸收池,脱硫塔为立式封闭塔体,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与外部负压系统连接,以使塔体内部形成负压,在塔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下喷淋管、中喷淋管、上喷淋管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下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下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中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中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右侧侧壁的内壁上,上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上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设置于下喷淋管的下方,第一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一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二遮挡板设置于中喷淋管的下方,第二遮挡板的右端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左端不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二遮挡板与左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三遮挡板设置于上喷淋管的下方,第三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三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为具有底面的平板,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的前后两端与塔体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下喷淋管的喷头、上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右侧侧壁设置,中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左侧侧壁设置,以使喷头喷出的水雾沿着遮挡板与侧壁之间的烟气通道落下,以对烟气进行淋洗吸收,所述水吸收池为封闭池体,水吸收池内部充满水,水吸收池设置于塔体的左侧底部,水吸收池的底部与脱硫塔的塔底连通,还在水吸收池内部设置多个安装架、多个伸入细管,多个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水吸收池的池体内部,多个伸入细管为上下贯通的管体,多个伸入细管的上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下端伸入至水吸收池内的水面以下,以使进入水吸收池内的烟气沿着伸入细管进入水内部,以将进入的烟气分散形成细小气泡进入水中。本技术中将煅烧炉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量回收再利用,通过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从而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充分利用,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还采用可选择式,增加了热量回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脱硫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脱硫装置的内部主视图。图6为水换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7为油换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8为水吸收池的内部俯视图。图9为图8中的伸入细管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水吸收池的的内部竖向截面图。图11为图10中分布膜523、透气细孔5231、细长尖刺5232的局部放大图。图中:进气总管10、出气总管20、水换热装置30、水换热器31、外壳311、列管312、水箱32、循环泵33、油换热装置40、换热室41、防火层411、保温层412、隔热层413、换热片42、脱硫装置50、脱硫塔51、下喷淋管511、中喷淋管512、上喷淋管513、第一遮挡板514、第二遮挡板515、第三遮挡板516、水吸收池52、安装架521、伸入细管522、凸起侧边5221、分布膜523、透气细孔5231、细长尖刺5232、循环池53、沉淀池54、溢流板55、旁路装置60、水面100、水膜101、压力较小的通道1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包括进气总管10、出气总管20、水换热装置30、油换热装置40、脱硫装置50,进气总管10的一端与煅烧炉的烟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换热装置30、油换热装置40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总管20的一端与水换热装置30、油换热装置40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与脱硫装置50的入口连接,还在出气总管20上设置风机,风机的出口与脱硫装置50连接,以通过风机将烟气从煅烧炉的烟囱、水换热装置30、油换热装置40抽吸至脱硫装置50;所述水换热装置30用于对循环水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油换热装置40用于对油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脱硫装置50包括脱硫塔51、水吸收池52,脱硫塔51为立式封闭塔体,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与外部负压系统连接,以使塔体内部形成负压,在塔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下喷淋管511、中喷淋管512、上喷淋管513和第一遮挡板514、第二遮挡板515、第三遮挡板516,下喷淋管511包括若干喷头,下喷淋管511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中喷淋管512包括若干喷头,中喷淋管512设置于塔体的右侧侧壁的内壁上,上喷淋管513包括若干喷头,上喷淋管513设置于塔体的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514设置于下喷淋管511的下方,第一遮挡板514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一遮挡板514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二遮挡板515设置于中喷淋管512的下方,第二遮挡板515的右端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左端不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二遮挡板515与左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三遮挡板516设置于上喷淋管513的下方,第三遮挡板516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三遮挡板516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一遮挡板514、第二遮挡板515、第三遮挡板516为具有底面的平板,第一遮挡板514、第二遮挡板515、第三遮挡板516的前后两端与塔体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下喷淋管511的喷头、上喷淋管513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右侧侧壁设置,中喷淋管512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左侧侧壁设置,以使喷头喷出的水雾沿着遮挡板与侧壁之间的烟气通道落下,以对烟气进行淋洗吸收;所述水吸收池52为封闭池体,水吸收池52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的出口连接,水吸收池52内部充满水,水吸收池52设置于塔体的左侧底部,水吸收池5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出气总管、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脱硫装置,进气总管的一端与煅烧炉的烟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总管的一端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与脱硫装置的入口连接,还在出气总管上设置风机,所述水换热装置用于对循环水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油换热装置用于对油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水吸收池,脱硫塔为立式封闭塔体,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与外部负压系统连接,以使塔体内部形成负压,在塔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下喷淋管、中喷淋管、上喷淋管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下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下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中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中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右侧侧壁的内壁上,上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上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设置于下喷淋管的下方,第一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一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二遮挡板设置于中喷淋管的下方,第二遮挡板的右端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左端不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二遮挡板与左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三遮挡板设置于上喷淋管的下方,第三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三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为具有底面的平板,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的前后两端与塔体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下喷淋管的喷头、上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右侧侧壁设置,中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左侧侧壁设置,以使喷头喷出的水雾沿着遮挡板与侧壁之间的烟气通道落下,以对烟气进行淋洗吸收,所述水吸收池为封闭池体,水吸收池内部充满水,水吸收池设置于塔体的左侧底部,水吸收池的底部与脱硫塔的塔底连通,还在水吸收池内部设置多个安装架、多个伸入细管,多个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水吸收池的池体内部,多个伸入细管为上下贯通的管体,多个伸入细管的上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下端伸入至水吸收池内的水面以下,以使进入水吸收池内的烟气沿着伸入细管进入水内部,以将进入的烟气分散形成细小气泡进入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总管、出气总管、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脱硫装置,进气总管的一端与煅烧炉的烟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出气总管的一端与水换热装置、油换热装置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与脱硫装置的入口连接,还在出气总管上设置风机,所述水换热装置用于对循环水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油换热装置用于对油和烟气进行换热,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水吸收池,脱硫塔为立式封闭塔体,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与外部负压系统连接,以使塔体内部形成负压,在塔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下喷淋管、中喷淋管、上喷淋管和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下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下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中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中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右侧侧壁的内壁上,上喷淋管包括若干喷头,上喷淋管设置于塔体的左侧侧壁的内壁上,第一遮挡板设置于下喷淋管的下方,第一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一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二遮挡板设置于中喷淋管的下方,第二遮挡板的右端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左端不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二遮挡板与左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三遮挡板设置于上喷淋管的下方,第三遮挡板的左端与塔体左侧侧壁的内壁无缝连接,右端不与塔体右侧侧壁的内壁连接,以使第三遮挡板与右侧侧壁之间间隔形成烟气通道,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为具有底面的平板,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三遮挡板的前后两端与塔体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下喷淋管的喷头、上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右侧侧壁设置,中喷淋管的喷头的方向朝向塔体左侧侧壁设置,以使喷头喷出的水雾沿着遮挡板与侧壁之间的烟气通道落下,以对烟气进行淋洗吸收,所述水吸收池为封闭池体,水吸收池内部充满水,水吸收池设置于塔体的左侧底部,水吸收池的底部与脱硫塔的塔底连通,还在水吸收池内部设置多个安装架、多个伸入细管,多个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水吸收池的池体内部,多个伸入细管为上下贯通的管体,多个伸入细管的上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下端伸入至水吸收池内的水面以下,以使进入水吸收池内的烟气沿着伸入细管进入水内部,以将进入的烟气分散形成细小气泡进入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电极糊原料煅烧烟气热量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在伸入细管的外壁上设置凸起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增文邬永忠呼友明潘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宝炭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