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藻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460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厌氧处理工艺强化去除蓝藻中藻毒素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两相厌氧处理中的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之间加入由粉煤灰和铁矿石粉的混合物作为吸附介质和催化降解的第三阶段,形成了去除蓝藻厌氧消化过程中释放的藻毒素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

A method of removing algae tox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藻毒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去除蓝藻厌氧处理过程中释放的藻毒素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即水解酸化—吸附催化降解—产甲烷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该工艺对藻毒素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出水中藻毒素的含量低于10ug/L,由于充分利用了粉煤灰和铁矿石粉两种固体物来吸附和催化藻毒素的降解,降低了蓝藻释放的藻毒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属于有机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藻泥是一种生物质,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及含量高达50%以上的有机质。同时,的藻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刺鼻性气味。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对于藻泥处理应该统筹规划,采用先进技术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为肥力低下的农田增添有机质,提高肥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外对藻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卫生填埋、好氧堆肥处理、厌氧消化产沼气处理等。其中,厌氧消化产沼气优势明显。该方法能使藻泥处理基本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4个目标。藻泥经厌氧消化后不仅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降解、稳定和利用,而且藻泥VS含量会减少,藻泥的生物稳定性和脱水性大为改善。更重要的是,藻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能可以为厂区及附近居民提供能源,消化结束后还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但蓝藻含有藻毒素,其对环境中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藻毒素会释放出来,导致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厌氧消化转化藻类的生物质为沼气的同时,如果能同时去除藻毒素,将能够实现蓝藻藻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藻泥厌氧消化过程中释放藻毒素,并且藻毒素在矿物质的作用下具有加速降解的特点,对原有二阶段厌氧消化工艺进行改进,增加粉煤灰和铁矿石粉的吸附催化阶段,开发出针对藻毒素去除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强化厌氧出水中藻毒素的去除,减小藻毒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在两相厌氧处理中的产酸相和甲烷相之间加入由粉煤灰和铁矿石粉的混合物组成的吸附阶段,形成了用以去除藻泥厌氧降解产生的藻毒素的水解酸化—吸附催化降解—产甲烷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藻泥厌氧降解后产生的水解液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吸附催化装置和产甲烷反应器,每个反应器均为下一个反应器的良好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各个反应器的作用,以达到对藻毒素的最佳去除效果和反应器运行的稳定性。水解酸化池采用普通的柱形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在反应器内部增加搅拌装置,避免藻泥下沉,使微生物和藻泥有机物充分接触,提高水解酸化的效率。吸附装置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内部填有沉降性能较好的粉煤灰和铁矿石粉,确保这两种吸附介质能够保留在反应器内部。进水采用脉冲进水方式,使吸附介质能够与废水充分混合,提高吸附效率。产甲烷反应器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将厌氧污泥加入水解酸化反应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填料按粉煤灰和铁矿石粉之比(质量比)为10:1加入吸附催化装置,填料高度为反应柱体积的20%-30%,然后通入藻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水解液,水解酸化阶段的停留时间为12-72小时,温度控制在25-35℃;吸附催化降解阶段的停留时间为4-8小时,最后将废水通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产甲烷阶段温度控制在25-35℃,反应器内溶液pH控制在6.5-7.5之间,如果出水藻毒素浓度达不到排放标准则增加回流措施,直至排达标,至此污泥驯化阶段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去除藻泥厌氧消化产生藻毒素的工艺流程图。图2粉煤灰和铁矿石粉的混合比例对藻毒素去除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含藻毒素的处理1、将人工配制的含有藻毒素的蔗糖废水通入水解酸化反应器,废水中藻毒素的浓度为1mg/L,水解酸化反应器内添加的是经驯化后厌氧污泥,水力停留时间为72小时,温度控制在35℃;测得经水解酸化处理后的废水中藻毒素含量为864μg/L,pH值为6.5。2、向17个锥形瓶中加入上述水样50mL,其中一个为对照组,另外16个分别加入按粉煤灰和铁矿石粉之比(质量比)为1:1,5:1,10:1,20:1四种比例的混合物质5g,10g,15g,20g。在25℃条件下置于160r/m的摇床中振荡6h后静置,取上清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得到待测水样,用荧光法测得水样中藻毒素的含量。3、测定结果如图2,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粉煤灰和铁矿石粉以质量比为10:1混合时,其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水样已经检测不到藻毒素的存在(单位为n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藻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相厌氧处理中的产酸相和甲烷相之间加入由粉煤灰和铁矿石的混合物组成的吸附催化降解阶段,形成了去除蓝藻厌氧降解产生的藻毒素的水解酸化—吸附催化—产甲烷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藻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相厌氧处理中的产酸相和甲烷相之间加入由粉煤灰和铁矿石的混合物组成的吸附催化降解阶段,形成了去除蓝藻厌氧降解产生的藻毒素的水解酸化—吸附催化—产甲烷的三阶段厌氧处理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酸化池采用普通的柱形厌氧水解酸化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沙陈道才王怀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