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放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09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放热装置,能够与蓄热体直接进行热交换。蓄放热装置(100)具有:蓄热体(10),其与一次气体(G1)中包含的成分进行反应;以及蓄热体收容部(20),其收容有蓄热体(10),蓄热体收容部(20)具有:收容空间(S1),其收容蓄热体(10);第一流通口(20a),其与收容空间(S1)相通,并能够流通一次气体(S1);以及第二流通口(20b),其与收容空间(S1)相通,并能够流通一次气体(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放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放热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蓄放热装置,具有将收容了氧化钙等蓄热体(化学蓄热材料)的反应部配置在壳体内的端部侧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装置通过将其端部装入到工业用炉的端口,从而所述蓄热体隔着所述壳体在工业用炉内进行加热,并且将工业用炉内的热进行蓄热。另外,作为以往的蓄放热装置,有具有蓄热体(反应物)和热交换部的反应器,所述蓄热体使CaO(氧化钙)等的可逆性热反应发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反应器通过所述热交换部将蓄热体的反应热放出到反应器的外部,此外将从该反应器的外部供给的热进行蓄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34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063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这样的以往的蓄放热装置都是蓄热体收容在壳体或反应器中,不能直接进行载热体与蓄热体的热交换。因此,对于以往的蓄放热装置,在提高换热效率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需要通过在以往的蓄放热装置中另外设置载热体流路等热交换部,从而通过该热交换部来进行热交换。另外,在热交换部中,通常为了使换热效率提高而设置散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放热装置,具有:蓄热体,其与一次气体中包含的成分进行反应;以及蓄热体收容部,其收容有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体收容部具有:收容空间,其收容所述蓄热体;第一流通口,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并能够流通所述一次气体;以及第二流通口,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并能够流通所述一次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8 JP 2016-2558581.一种蓄放热装置,具有:蓄热体,其与一次气体中包含的成分进行反应;以及蓄热体收容部,其收容有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体收容部具有:收容空间,其收容所述蓄热体;第一流通口,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并能够流通所述一次气体;以及第二流通口,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通,并能够流通所述一次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放热装置,其中,还具有预热部,其对所述收容空间进行预热,所述预热部具有:预热气体填充空间,其隔着间隔壁与所述收容空间邻接地配置;以及预热气体导入口,其与所述预热气体填充空间相通,并能够导入预热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放热装置,其中,所述一次气体和所述预热气体是同一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放热装置,其中,还具有同一气体供给部,其能够将所述同一气体供给到所述蓄热体收容部的第一流通口和所述预热部的预热气体导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放热装置,其中,所述同一气体供给部具有:一次气体流通通路,其能够将所述同一气体供给到所述蓄热体收容部的第一流通口;预热气体流通通路,其从所述一次气体流通通路进行分路,并能够将所述同一气体供给到所述预热部的预热气体导入口;以及至少一个切换阀,其使所述一次气体流通通路和所述预热气体流通通路的至少任一方、与对应的所述蓄热体收容部的第一流通口和所述预热部的预热气体导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蓄放热装置,其中,还具有一次气体供给变更部,其能够将所述一次气体和与所述一次气体不同的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友浩小山俊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涂料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