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11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兼具稿红外光反射性与高可见光透过性,且具有高透明性的红外反射性涂膜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其是含有红外反射性颜料以及树脂成分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包括由电介质层与金属薄膜层交互层叠形成且最外层配置成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体,所述电介质层由选自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以及氧化锡形成的组的1种或2种以上物质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由银化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的膜厚为5~15nm,以可见光及其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为250~980nm,所述电介质层的折射率为r,则所述电介质层的膜厚为((Nλ)/(4r))±20nm,其中,N=1、2或3,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中,粒径为1μm以下的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比例为10体积%以下。

Infrared 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frared 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capable of forming an infrared reflective coating film with both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reflectivity and high transparency. An infrared 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n infrared reflective pigment and a resin component, the infrared reflective pigment comprises a dielectric layer formed by interacting layers with a metal film layer and the outermost layer configured into the dielectric layer, the dielectric layer selected from titanium dioxide, niobium pentoxide, cerium oxide, and the like. One or more substances of the group formed by tin-doped indium oxide, zinc oxide and tin oxide are formed, the metal film layer is formed by a silver compound, the film thickness of the metal film layer is 5-15 nm, the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f the visible light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is 250-980 nm,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dielectric layer is r, then the electricity is described. The film thickness of the dielectric layer is ((Nlambda)/(4r)+20 nm, where N=1, 2 or 3. Among the infrared reflective pigments,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frared reflective pigments whose diameter is less than 1 micron is less than 10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显示增长的节能对策之一,提出了用于在建筑物或道路表面形成发射红外光的隔热涂膜的各种隔热涂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及2)。这些隔热涂料,利用了通过使用二氧化钛等红外光反射率高的颜料的减色混色法技术来进行调色。但是,具有红外光反射能力的颜料,通常具有也反射可见光的特征。另外,在调色时,必须选择吸收红外光较少的着色颜料,尤其是在黑色等深色系中由于二氧化钛的颜料比率较少导致红外光的反射率降低等,对颜料的选择有很大限制。因此,现状是上述技术不能适用于要求高外观性的用途,必须使这些能够适用于外观性高的涂膜,因而要求一种用于实现兼具高红外光反射性与高可见光透过性的涂膜的红外反射性颜料。作为如上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例如,作为使可见光透过的同时能够反射红外光的颜料,提出了使用ITO(掺锡氧化铟)或ATO(掺锑氧化锡)等的透明导电性的无机微粒子的颜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由作为热辐射遮挡成分的纳米尺寸的六硼化物微粒子形成的颜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通过利用氧化物的多层膜进行光干的颜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等。另外提出了在透明树脂中混炼有具有热辐射反射能力的二氧化钛或由二氧化钛被覆的云母等无机粒子的热辐射遮挡板(例如,参考专利文献6及7)。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6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2091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6201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62020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484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5-78544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2-1730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3的颜料存在吸收近红外光的问题,专利文献4的颜料存在虽然红外反射率较高但是可见光透过性差的问题,专利文献5的颜料存在能够反射的红外光的波长区域较为狭窄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6及7的热辐射遮挡板,不仅无机粒子自身的热辐射反射率较低,且存在在树脂与二氧化钛之间的界面反射可见光的问题。因此,现状是,还没有明确含有兼具高红外光反射性及高可见光透过性的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涂膜的技术。另外,除了这些,含有红外反射性颜料而形成的涂膜的透明性较低,存在不能获得希望的涂膜外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兼具高红外光反射性与高可见光透过性、且具有高透明性的红外反射性涂膜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含有鳞片状红外反射性颜料和树脂成分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包括由电介质层与金属薄膜层交互层叠形成且最外层配置成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体,所述电介质层由选自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以及氧化锡形成的组的1种或2种以上物质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由银化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的膜厚为5~15nm,以可见光及其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为250~980nm,所述电介质层的折射率为r,则所述电介质层的膜厚为((Nλ)/(4r))±20nm,其中,N=1、2或3,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中,粒径为1μm以下的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比例为10体积%以下。优选地,所述层叠体为3层或5层的层叠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形成兼具高红外光反射性与高可见光透过性、且具有高透明性的红外反射性涂膜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反射性颜料的第一制备方法的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的第二制备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用于在例如玻璃、金属、塑料、木材、水泥基材等被涂覆物上形成涂膜。作为具体的被涂覆物,可以例举如窗玻璃、汽车、建筑物的屋顶或外壁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含有鳞片状的红外反射性颜料以及树脂成分。另外,除此之外,还含有作为主要成分的溶剂等。红外反射性颜料是兼具高红外光反射性与高可见光透过性的鳞片状(扁平状)的颜料。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具有由电介质层与金属薄膜层交互层叠且最外层配置为电介质层的层叠体。以下,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参考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的一例,示出了红外反射性颜料1,其具有层叠体13,该层叠体13具有2层的金属薄膜层11与3层的透明的电介质层12共计5层,且这些金属薄膜层11与电介质层12交互层叠,最外层配置为电介质层1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1的层叠体13,不限于图1所示的5层结构,只要由金属薄膜层11和电介质层12交互层叠且最外层配置为电介质层12即可,不限层数,可以是3层或5层的层叠体。在此情况下,即使在由不同材料形成金属薄膜层11或电介质层12的情况下,将连续形成的金属薄膜层11及电介质层12记作1层。以下,对于金属薄膜层11及电介质层12的各层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金属薄膜层11具有反射红外光的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1,通过构成为具有含该金属薄膜层11的层叠体13,表现出高红外光反射性。金属薄膜层11由银化合物形成。在本说明书中,所谓银化合物,是指以银为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也就是说含有银50质量%以上的化合物。作为银化合物,可以例举银、Au-Ag合金、Ag-In合金、Ag-Sn合金、Ag-Bi合金、Ag-Ga合金等。使金属薄膜层11为银化合物,能够获得具有高红外光反射性的红外反射性颜料1。金属薄膜层11可以由单一的银化合物形成,也可以由多种银化合物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多层金属薄膜层11的情况下,从制备的观点出发优选各金属薄膜层11由同一种类的银化合物形成,但各金属薄膜层11也可以由不同的银化合物构成。金属薄膜层11的膜厚为5~15nm。当金属薄膜层11的膜厚小于5nm,红外反射性涂膜不能获得足够的红外光反射性,当金属薄膜层11的膜厚超过15nm,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可见光透过性。金属薄膜层11的膜厚优选6~14nm。电介质层12是透明的,作为金属薄膜层11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防止层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电介质层12具有提高可见光区域的入射光的透过率的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反射性颜料1,通过构成为具有含该电介质层12的层叠体13,表现出高可见光透过性。电介质层12由选自由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及氧化锡形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形成。其中,优选使用二氧化钛及掺锡氧化铟(ITO)。需要说明的是,从制造上的观点出发,各电介质层12优选为选自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及氧化锡所形成的组中的1种,但各电介质层12也可以由不同材料的混合物构成。另外,构成各电介质层12的材料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介质层12的膜厚,以可见光及其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为250~980nm,以电介质层12的折射率为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是含有鳞片状的红外反射性颜料以及树脂成分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包括由电介质层与金属薄膜层交互层叠形成且最外层配置成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体,所述电介质层由选自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以及氧化锡形成的组的1种或2种以上物质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由银化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薄膜层的膜厚为5~15nm,以可见光及其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的波长λ为250~980nm,所述电介质层的折射率为r,则所述电介质层的膜厚为((Nλ)/(4r))±20nm,其中,N=1、2或3,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中,粒径为1μm以下的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的比例为10体积%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13 JP 2016-0047141.一种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是含有鳞片状的红外反射性颜料以及树脂成分的红外反射性涂料组合物,所述红外反射性颜料包括由电介质层与金属薄膜层交互层叠形成且最外层配置成所述电介质层的层叠体,所述电介质层由选自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铌、氧化铈、掺锡氧化铟、氧化锌以及氧化锡形成的组的1种或2种以上物质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健大西勇安达阳一铃木豪镰谷和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涂料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