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室形成和憩室病的治疗中使用的益生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00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在结肠壁结构改变的对象中,优选在患有憩室形成的对象中,以及在受憩室病影响的对象中,控制结肠炎症进程的用途。

Probiotics used in diverticulum form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verticulopat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憩室形成和憩室病的治疗中使用的益生菌
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在结肠壁结构改变的对象中,优选在患有憩室形成的对象中,优选在受憩室病影响的对象中控制结肠炎症进程的用途。现有技术结肠憩室形成是结肠最常见的解剖学改变,通常在结肠镜检查中检测到。它指的是结肠壁的结构修改,其特征在于存在称为憩室的小袋。虽然绝对多数患有结肠憩室形成的人无症状,但约有20%的患者出现症状。这种情况定义为憩室病。在没有肉眼可见的结肠炎或憩室炎的情况下存在由憩室引起的持续性腹部症状的情况被定义为有症状无并发症的憩室病。相反,憩室炎是憩室的急性肉眼可见的炎症,其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并发症,这取决于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中是否观察到诸如脓肿,腹膜炎,阻塞,瘘管或出血等并发症的特征。导致结肠憩室形成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这些形成可能是饮食,肠道微生物群,遗传因素,结肠运动和微观炎症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这些因素也必须被视为憩室病治疗的潜在靶标。其中,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最近,事实上,已经提供了关于憩室病患者微生物群体改变的影响的各种初步信息,这可能是导致失调过程的原因,例如有利于几种症状的发展,以及与此同时,它们可能会使他们容易发生憩室炎。此外,近年来,许多发现表明炎症在确定症状和并发症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已经观察到憩室病具有显著的微观炎性浸润。这种微观炎症,从较大的慢性淋巴细胞浸润到活跃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似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此外,憩室疾病表现出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的更大表达。内窥镜和组织学确定的持续性炎症最近被确定为憩室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上述情况,非常需要鉴定能够控制结肠水平的炎症过程的产品,特别是预防/控制/治疗憩室病及其症状并防止其并发症的产品。申请人已经发现基于细菌和/或酵母和/或其他微生物的益生菌作为上述需求的解决方案的用途。具体说,本专利技术提出使用属于乳杆菌属和/或双歧杆菌属的细菌,优选细菌菌种副干酪乳杆菌。事实上,在给予益生菌之后,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在健康对象中,尤其是在受到肠道侵袭性诸如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刺激/处理的各种形式的憩室形成患者中,观察到iNOS表达、促炎细胞因子和NO释放的下调。因此,给予益生菌,特别是基于属于乳杆菌属和/或双歧杆菌属的细菌,优选细菌菌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已经显示出有效治疗和/或预防各种形式的憩室病和/或与之相关的症状。附图说明下面将借助于以下附图并且具有不具有任何限制特征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来说:-图1显示了收集的样品中iNOS表达以及NO和S100B的释放的基础水平(对照,憩室形成,SUDD,SUDD+AD)。-图2显示收集的样品中A)IL-1β,B)IL-6和C)IL-10的表达的基础水平(对照,憩室形成,SUDD,SUDD+AD)。-图3显示了在所检查的样品中细菌刺激之前和之后的iNOS表达水平(A-对照,B-憩室形成,C-SUDD,D-SUDD+AD)。-图4显示了在所检查的样品中细菌刺激和之后释放的NO水平(A-对照,B-憩室形成,C-SUDD,D-SUDD+AD)。-图5显示了在所检查的样品中细菌刺激之前和之后蛋白质S100B的释放水平(A-对照,B-憩室形成,C-SUDD,D-SUDD+AD)。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益生菌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和/或改善与憩室形成,特别是憩室病相关的症状的用途。憩室病优选是有症状无并发症的憩室病(SUDD),或与憩室形成相关的节段性结肠炎(SCAD)。本专利技术一般参考的有症状或无症状憩室病相关的憩室形成伴有NO和/或iNOS和/或至少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的过表达,优选选自TNFα、IL1β、IL-6b、IL-10及其组合。出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益生菌可以作为任何旨在治疗或预防憩室形成和上述优选形式的疗法的辅助试剂,即服用益生菌,优选定期服用,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显示有利于旨在治疗和/或预防不同形式的该病的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的积极结果。因此,旨在治疗和/或预防和/或改善与憩室形成相关的症状,特别是无症状憩室形成和/或憩室病的益生菌的使用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关联或联合,优选药理学或社会行为学类型,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饮食。本文中,“益生菌”的定义是由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联合召集的一组专家制定的:“活的微生物,其在足量给予时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特别是在意大利,卫生部将益生菌定义为“一旦摄入足够量就能发挥有益于身体的功能的微生物”,基本上与上述两个组织的定义相呼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益生菌基于细菌和/或酵母和/或其他微生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细菌优选属于选自以下的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链球菌属,乳球菌属,气球菌属,肠球菌及其组合。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言优选的属是乳杆菌属和/或双歧杆菌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面,乳杆菌属的细菌属于以下菌种中的至少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解淀粉类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lyticus)、嗜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alimentarius)、鸟乳杆菌(Lactobacillusaviarie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buchner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cellobiosus)、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coryniformis)、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香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farcimin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鸡乳杆菌(Lactobacillusgallinarum)、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hilgardi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johnsonii)、马乳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kefiranofaciens)、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kefiri)、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mucosae)、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panis)、丘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collinoides)、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pentos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蓬蒂乳杆菌(Lactobacilluspont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包含细菌和/或酵母和/或其他微生物的益生菌在治疗和/或预防和/或减轻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憩室形成,优选憩室病相关的症状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细菌属于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乳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芽孢杆菌(Bacillus)、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链球菌(Strept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气球菌(Aer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及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16 IT 1020160001274981.包含细菌和/或酵母和/或其他微生物的益生菌在治疗和/或预防和/或减轻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憩室形成,优选憩室病相关的症状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细菌属于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乳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芽孢杆菌(Bacillus)、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链球菌(Strept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气球菌(Aerococcus)、肠球菌(Enterococcus)及其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憩室病是有症状无并发症的憩室病(SUDD),或与憩室形成相关的节段性结肠炎(SCAD)。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憩室病相关的憩室形成与NO和/或iNOS和/或至少一种促炎细胞因子的过表达相关,所述促炎细胞因子优选选自TNFα,IL1β,IL-6b,IL-10及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细菌属选自:乳杆菌,双歧杆菌。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乳杆菌属的细菌属于以下菌种中的至少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解淀粉类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lyticus)、嗜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alimentarius)、鸟乳杆菌(Lactobacillusaviarie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buchner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cellobiosus)、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coryniformis)、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香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farcimin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鸡乳杆菌(Lactobacillusgallinarum)、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hilgardi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johnsonii)、马乳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kefiranofaciens)、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kefiri)、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mucosae)、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panis)、丘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collinoides)、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pentos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蓬蒂乳杆菌(Lactobacillusponti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sakei)、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和旧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sanfranciscensis),优选的细菌菌种是副干酪乳杆菌,更优选的菌种是副干酪乳杆菌DG。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双歧杆菌属的细菌属于以下菌种中的至少一种: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双歧双歧杆菌(B.bifidum)、短双歧杆菌(B.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长双歧杆菌(B.longum)、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链状双歧杆菌(B.catenulatum)、角双歧杆菌(B.angulatum)、小行星双歧杆菌(B.asteroids)、布氏双歧杆菌(B.boum)、豚双歧杆菌(B.choerinum)、棒状双岐杆菌(B.coryneforme)、串孔双歧杆菌(B.cuniculi)、齿垢双歧杆菌(B.denticolens)、齿双歧杆菌(B.dentium)、高卢双歧杆菌(B.gallicum)、加氏沙门氏菌(B.gallinarum)、印度双歧杆菌(B.indicum)、奇异双歧杆菌(B.inopinatum)、乳酸双歧杆菌(B.lactis)、大黑盘双歧杆菌(B.magnum)、瘤胃双歧杆菌(B.merycicum)、最小双歧杆菌(B.minimum)、假小链双歧杆菌(B.pseudocatenulatum)、伪长双歧杆菌(B.pseudolongum)、小鸡双歧杆菌(B.pullorum)、反刍月形双歧杆菌(B.ruminantium)、世纪双歧杆菌(B.saeculare)、细弱双歧杆菌(B.subtile)、嗜酸嗜热双歧杆菌(B.thermacidophil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和图氏双歧杆菌(B.tsurumiense)。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1)所述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属于以下菌种中的至少一种:克氏芽孢杆菌(Bacillusclausi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haloduran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无色芽孢杆菌(Bacillusins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比费W·菲奥雷R·罗西
申请(专利权)人:索发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