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冷凝器及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63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冷凝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器及客车。所述空调冷凝器包括顶盖和底壳,顶盖和底壳形成内腔,顶盖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芯体固定支架,设置于底壳上且位于内腔中,芯体固定支架用于支撑位于内腔中的冷却芯体组件,冷却芯体组件设置于出风口处;导流件,设置于底壳上,导流件位于冷却芯体组件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的下方,导流件与底壳间隔预设高度;导流肋,设置于底壳上,导流肋与芯体固定支架水平间隔预设距离,且位于冷却芯体组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空调冷凝器的内部结构,解决上述冷凝器不同结构特征及其排布方式导致芯体风速不均匀,影响冷凝器换热量的问题。

An Air Condenser and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冷凝器及客车
本技术涉及空调冷凝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及客车。
技术介绍
客车空调冷凝器是整个客车空调机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风机的强制换热,冷却变为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凝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机械强度、疲劳与寿命、售后维修便利性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冷凝器换热性能的要求。除了冷凝器芯体内部制冷剂的流动,冷凝器芯体外侧空气的风速大小和均匀性也是影响冷凝器换热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空气侧,风速的提升有助于增大冷凝器的换热系数,而低风速区域的换热性能会较差,芯体的利用率也较低。在大部分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冷凝器迎风面风速是均匀分布的,在此基础上,对冷凝器芯体的几何特征进行研究,比如翅片厚度、翅片间距、翅片形状、芯体管排布形式等。实际情况中,受到冷凝器本身结构的影响,芯体迎风面风速的均匀性是较差的,这就导致冷凝器实际换热量与理论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冷凝器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底壳、芯体、冷凝风机、顶盖以及固定支架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几何特征尺寸以及相互间的排布方式使冷凝器内部形成不同的气流组织,影响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冷凝器,包括顶盖(1)和底壳(2),所述顶盖(1)和所述底壳(2)形成内腔,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器还包括:芯体固定支架(3),设置于所述底壳(2)上且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芯体固定支架(3)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冷却芯体组件(4),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处,用于冷却自所述进风口(11)输送至所述出风口(12)的气体;导流件(5),设置于所述底壳(2)上,所述导流件(5)位于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靠近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的下方,所述导流件(5)与所述底壳(2)间隔预设高度,所述导流件(5)用于导流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凝器,包括顶盖(1)和底壳(2),所述顶盖(1)和所述底壳(2)形成内腔,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器还包括:芯体固定支架(3),设置于所述底壳(2)上且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芯体固定支架(3)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冷却芯体组件(4),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处,用于冷却自所述进风口(11)输送至所述出风口(12)的气体;导流件(5),设置于所述底壳(2)上,所述导流件(5)位于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靠近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的下方,所述导流件(5)与所述底壳(2)间隔预设高度,所述导流件(5)用于导流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空调冷凝器内的所述气体;导流肋(6),设置于所述底壳(2)上,所述导流肋(6)与所述芯体固定支架(3)水平间隔预设距离,且位于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的下方,所述导流肋(6)用于导流经过所述导流件(5)之后进入所述冷却芯体组件(4)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件(7),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处,所述风机组件(7)包括驱动件(71)和风机(72),所述驱动件(71)驱动所述风机(72)转动使所述进风口(11)吸风或压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2)上设置有风机叶片(73),所述风机叶片(73)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1)为交流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嵩松黄定英邢艳青王春磊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