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39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该超疏水锥柱阵列为下粗上细结构,底部直径为D,底部间距为S,锥柱高度为H,锥柱形状角度为β,且分别满足180μm≤D≤1260μm,S≤290μm,500μm≤H≤2000μm,139°≤β≤180°;所述的超疏水锥柱阵列对水滴的接触角≥160°、滚动角≤1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且液‑固接触时间减小约60%的具有形状角度β的新型超疏水锥柱阵列,超疏水锥柱阵列的底端直径大,高径比低,尺寸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A large-scale superhydrophobic conical column array for droplet cake boun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
,涉及到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
技术介绍
冻雨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极易在固体表面附着冻结成冰而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破坏。因此如何减少冻雨与固体表面液-固接触时间来使其快速脱离固体表面,进而防止附着结冰现象的发生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超疏水表面因具有较大接触角和较低滚动角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人员希望依靠水滴撞击超疏水表面液-固接触时间短并易滚落的特征来防止冻雨附着。水滴撞击超疏水平面时会先铺展然后回弹最后离开基体,对于固定体积的液滴,液-固接触时间几乎不随撞击速度而发生改变。如何进一步减小液-固接触时间对提高超疏水表面防冻雨抗结冰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香港城市大学Liu等人发现水滴撞击底部直径100μm、高度800μm~1200μm、底部间距100μm、锥柱形状角度180的超疏水直锥阵列上会出现液滴饼状弹跳现象,液-固接触时间减小约80%(NaturePhysics,2014,10:515-519)。并且后续研究表明这类亚毫米级直锥阵列结构能够保证降落在固体表面的水滴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其特征在于,该超疏水锥柱为下粗上细结构,底部直径为D,底部间距为S,锥柱高度为H,锥柱形状角度为β,且分别满足180μm≤D≤1260μm,S≤290μm,500μm≤H≤2000μm,139°≤β≤180°;所述的超疏水锥柱阵列对水滴的接触角≥160°、滚动角≤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液滴饼状弹跳的大尺寸超疏水锥柱阵列,其特征在于,该超疏水锥柱为下粗上细结构,底部直径为D,底部间距为S,锥柱高度为H,锥柱形状角度为β,且分别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龙赵长林黄柳孙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