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36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0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截面呈“Z”字型结构的X向横梁,所述X向横梁前端顶部设有第一Y向横梁,所述X向横梁的折弯部之间设有第二Y向横梁,所述第一Y向横梁、第二Y向横梁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基准块;所述X向横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下方与固定于地面上的设备基础相连;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基准块;所述X向横梁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固定基准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对机器人各抓手建立了统一的基准系,有效地避免了因基准系的不统一和不稳定引起的车身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A Positioning Frame of Flexible Assembly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抓手柔性总拼夹具是采用左侧围机器人抓手、右侧围机器人抓手下的下部与地面的定位DOCKING固定,中部通过INTERLOCK将左右侧围扳手固定,而顶盖横梁抓手以及前风窗下横梁抓手则与左右侧围机器人抓手的来定位的,最后与固定在地面夹具上的车身地板总成进行焊接成车身主体总成,这样易导致:侧围抓手易产生或左或右的倾斜偏差,并且当侧围机器人抓手发生位置偏差时,由侧围机器人抓手来定位的顶盖横梁抓手和及前风窗下横梁抓手就会发展生较大的位置偏差,白车身尺寸不稳定,影响白车身品质和整车质量。而本技术采一种固定在地面上的框架作为柔性总拼抓手的定位基准,解决了机器人柔性总拼夹具的车身尺寸不稳定问题来。因缺少所有抓手的固定的定位基准。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解决了机器人柔性总拼抓手定位缺少固化的定位基准,并由此引起的车身尺寸波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解决了机器人柔性总拼抓手定位缺少固化的定位基准,并由此引起的车身尺寸波动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截面呈“Z”字型结构的X向横梁,所述X向横梁前端顶部设有第一Y向横梁,所述X向横梁的折弯部之间设有第二Y向横梁,所述第一Y向横梁、第二Y向横梁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顶盖横梁机器人抓手的第一固定基准块;所述X向横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下方与固定于地面上的设备基础相连;所述设备基础与车身地板总成的夹具相连;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基准块;所述X向横梁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侧围机器人抓手的第三固定基准块;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座块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用于定位螺栓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设有定位孔。所述设备基础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下方设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连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准块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气缸。所述X向横梁的尾端顶部之间设有连接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对机器人各抓手建立了统一的基准系,有效地避免了因基准系的不统一和不稳定引起的车身尺寸不稳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X向横梁,11折弯部,2第一Y向横梁,3第二Y向横梁,4第一固定基准块,5支撑柱,51第三连接块,6设备基础,61立柱,62第一连接块,63第二连接块,7第二固定基准块,8第三固定基准块,91定位块,92定位螺栓,93定位孔,10夹紧气缸,12连接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截面呈“Z”字型结构的X向横梁1,所述X向横梁1前端顶部设有第一Y向横梁2,所述X向横梁1的折弯部11之间设有第二Y向横梁3,所述第一Y向横梁、第二Y向横梁3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顶盖横梁机器人抓手的第一固定基准块4;所述X向横梁1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侧壁下方与固定于地面上的设备基础6相连;所述设备基础6与车身地板总成的夹具相连;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基准块7;所述X向横梁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侧围机器人抓手的第三固定基准块8;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座块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块91,所述定位块91的中部设有用于定位螺栓92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设有定位孔93,本案通过在地面上浇注设备基础6,定位框架的支撑柱5与设备基础6完全固化为一体,同时车身地板总成的夹具同样方法也与设备基础完全固化为一体,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与车身地板总成夹具建立了完全同一的相对稳固位置以及基准;而机器人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是由钢板型板焊接成立体框架,该立体框架上装配有顶盖横梁机器人抓手、前风窗下横梁机器人抓手以及侧围机器人抓手的定位用的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准块,所有抓手通过固定基准块定位到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上,并由夹紧气缸10夹紧防止松动,这样各个机器人抓手也与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形成了稳定的固联,并间接地与地面建立了统一的基准,因车身地板夹具也与地面建立了统一的基准,因此车身的各个机器人抓手与车身地板夹具建立了统一的并且唯一的、稳固的基准系,减少了因定位基准系的不统一、不稳固带来的定位误差,而导致的车身尺寸不稳定问题。使用方式:由机器人抓手放置到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上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准块对应的位置,然后由夹紧气缸夹紧,实现各机器人抓手间建立统一稳固的定位基准。所述设备基础6包括立柱61,所述立柱的顶部61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62和第二连接块63;所述支撑柱5的内侧壁下方设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连接块51,所述第三连接块5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2相连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准块的一侧均设有夹紧气缸10,夹紧气缸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由夹紧气缸10夹紧防止松动,这样各个机器人抓手也与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形成了稳定的固联,并间接地与地面建立了统一的基准,因车身地板夹具也与地面建立了统一的基准,因此车身的各个机器人抓手与车身地板夹具建立了统一的并且唯一的、稳固的基准系,减少了因定位基准系的不统一、不稳固带来的定位误差,而导致的车身尺寸不稳定问题。所述X向横梁1的尾端顶部之间设有连接梁12,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截面呈“Z”字型结构的X向横梁(1),所述X向横梁(1)前端顶部设有第一Y向横梁(2),所述X向横梁(1)的折弯部(11)之间设有第二Y向横梁(3),所述第一Y向横梁、第二Y向横梁(3)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顶盖横梁机器人抓手的第一固定基准块(4);所述X向横梁(1)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侧壁下方与固定于地面上的设备基础(6)相连;所述设备基础(6)与车身地板总成的夹具相连;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基准块(7);所述X向横梁(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侧围机器人抓手的第三固定基准块(8);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座块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块(91),所述定位块(91)的中部设有用于定位螺栓(92)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设有定位孔(9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总拼夹具的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截面呈“Z”字型结构的X向横梁(1),所述X向横梁(1)前端顶部设有第一Y向横梁(2),所述X向横梁(1)的折弯部(11)之间设有第二Y向横梁(3),所述第一Y向横梁、第二Y向横梁(3)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顶盖横梁机器人抓手的第一固定基准块(4);所述X向横梁(1)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侧壁下方与固定于地面上的设备基础(6)相连;所述设备基础(6)与车身地板总成的夹具相连;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基准块(7);所述X向横梁(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侧围机器人抓手的第三固定基准块(8);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定基座块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块(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