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28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离心式通风机。现有技术的离心式通风机采用普通电机皮带式或联轴器式传动,噪声高、体积大、运转可靠性差,本装置采用外旋式电动机,叶轮形状为前向多翼式,其固定在电机外壳中间,和电动机一起装入蜗壳内,支架支撑电动机主轴与蜗壳两端面相连接。蜗壳采用对数螺旋线,其参数与叶轮参数相匹配。其中d-[2]=440~455mm,d-[1]/d-[2]=0.80~0.92,β-[2]=160°~170°,β-[1]=60°~70°,叶片宽度为b=350~365mm,蜗壳宽度B=430~450mm,蜗舌中心角Φ=35~42°,扩压角α=6~7°。(*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风设备,主要涉及由电动机,叶轮和蜗壳等组成的低压离心式通风机。目前,国内空调机组用离心式通风机,主要是采用普通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叶轮作高速旋转的结构,或者采用普通电机主轴直接带动叶轮作高速旋转的结构。由于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效率指标,采用了机翼型叶片,小出气角,高转速(2000转/分以上),参数选择不合理,因而噪声较高,使离心式通风机不能用于低噪声场合,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在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叶轮作高速旋转过程中,皮带易松动、损坏,联轴器易出故障,运转可靠性差。还有,此类风机体积大,按装困难,整机效率只到70%,维修不方便,有时空调机组整机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近几年,一种由外旋式电动机驱动的DW-12-55-№2.5空调机已用于空调机组,其主要是由外旋式电动机,叶轮、蜗壳、支架等组成。每台风机的叶轮分为左风轮和右风轮两个,每个叶轮是由45~50个铝合金叶片通过两个端盘上的小槽铆接在一起而成。蜗壳的轴向端面类似阿基米德螺线,出风口较大,即蜗壳中心角φ=90°,其扩散角γ=0°,其扩压角α无法计算。叶轮的出气口按装角β2=174°,进气口按装角β1=103°,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通风机,包括:蜗壳3及其内部的叶轮1和外旋式电动机2,支架4支撑电动机主轴5,并与蜗壳两端面连接;其特征在于:(1)叶轮1的形状为前向多翼式,外径d↓[2]=440~455mm,内外径比d↓[1]/d↓[2]=0.80~0.9 2,出风口按装角β↓[2]=160~170°,进风口按装角β↓[1]=60~70°,叶片宽度b=350~365mm,叶片数Z=60~74;(2)蜗壳3的轴向端面为对数螺旋线,其扩压角α=6~7°,蜗舌中心角Φ=35~42°,蜗壳宽度B= 430~4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升沂李金松韩荣杰李宗铭王镇俊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辛店空调风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