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壳寡糖为碳氮源制备介孔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介孔碳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以壳寡糖为碳氮源制备介孔碳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介孔碳材料,尤其是孔径较大的高比表面积介孔碳材料,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高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惰性等独特的性能,使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生物催化、吸附分离、药物载体、电极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介孔碳材料的制备主要是通过软模板法进行制备,以苯酚和甲醛合成的酚醛树脂为碳源、市售或自制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F127、P123、PEO-b-PS等)为软模板,通过自组装过程,制得孔径可调的介孔碳。然而,前人制得的介孔碳材料,孔容较小,尤其是介孔碳制备时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碳源,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制备过程环境友好、生物用材料无有害残留的要求,限制其在药物载体等方面的应用;且材料的浸润性和电化学性能较差,需后处理(如杂原子N、B掺杂)才能得到改善。因此,非常有必要从源头上找到一种制备过程环境友好、生物用材料无有害残留的材料来作为碳源替代酚醛树脂。但是软模板法中,更换或引入一种新的碳前驱体,很难保证自组装协同进行,很可能得不到介观结构,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壳寡糖为碳氮源制备介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放入水中,在40‑80℃下搅拌油浴0.5‑1.5h,得溶液A;2)取壳寡糖放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乙二醛,在40‑80℃下搅拌油浴0.5‑1.5h,得溶液B;3)将溶液B加入溶液A,得溶液C,并将溶液C继续在40‑80℃下搅拌油浴1.5‑2.5h,得溶液D;4)向溶液D中加入1‑2倍量的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溶液继续在40‑80℃下搅拌反应4‑20h,得溶液E;5)将溶液E冷却至室温后移入水热反应釜,并在130‑150℃水热反应20‑72h,得反应液F;6)将反应液F离心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壳寡糖为碳氮源制备介孔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放入水中,在40-80℃下搅拌油浴0.5-1.5h,得溶液A;2)取壳寡糖放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乙二醛,在40-80℃下搅拌油浴0.5-1.5h,得溶液B;3)将溶液B加入溶液A,得溶液C,并将溶液C继续在40-80℃下搅拌油浴1.5-2.5h,得溶液D;4)向溶液D中加入1-2倍量的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溶液继续在40-80℃下搅拌反应4-20h,得溶液E;5)将溶液E冷却至室温后移入水热反应釜,并在130-150℃水热反应20-72h,得反应液F;6)将反应液F离心分离,超声洗涤分散后烘干,得G品;7)将G品移入磁舟,在氮气气氛、温度410-900℃下焙烧至得介孔碳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壳寡糖为碳氮源制备介孔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艳,林倩,曹建新,王梦,许值铭,贾双珠,田洪松,廖雯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