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15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包括环形刀梁唇片A、环形刀梁唇片B和匀流隔膜,在环形刀梁唇片A的内侧面设有油槽A‑1和油槽A‑2,在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侧面设有油槽B‑1和油槽B‑2,油槽A‑1和油槽B‑1拼合形成初油液流动通道,油槽A‑2和油槽B‑2拼合形成复油液流动通道,在环形刀梁唇片A和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有油料入口槽A和油料入口槽B,两者拼合形成油料入口,在环形刀梁唇片A和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刀梁出口。本新型公开的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通过静电非接触式的涂油方式,减少了防锈油的用量,控制了管材表面的涂油质量,减少了传统工艺设备对环境的污染。

An Oil-coated Ring Knife Beam Structure for Metal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静电涂油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对金属管材和棒材的表面涂油均采用压缩空气雾化油料后直接喷射涂覆或者是浸泡式涂覆的方式完成材料表面涂油,此类传统工艺的缺点是雾状油料的导向性差,喷射范围不好控制,造成涂油量大且不均、无法控制准确涂油量和油料消耗大等问题,同时,该类涂油方式通常会造成油料溅射,对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采用静电环形刀梁非接触式涂覆原理来实现精准油量控制,耗油量少,更加经济环保。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包括环形刀梁唇片A、环形刀梁唇片B和夹在两者之间的匀流隔膜,在环形刀梁唇片A的内侧面设有油槽A-1和油槽A-2,在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侧面与油槽A-1和油槽A-2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油槽B-1和油槽B-2,油槽A-1和油槽B-1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初油液流动通道,油槽A-2和油槽B-2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复油液流动通道,在环形刀梁唇片A的内侧面边缘设有油料入口槽A,在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侧面边缘与油料入口槽A对应的位置设有油料入口槽B,油料入口槽A和油料入口槽B拼合形成一个螺纹管状油料入口,在环形刀梁唇片A和环形刀梁唇片B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刀梁出口。进一步地,在所述匀流隔膜上与油料入口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油槽,在匀流隔膜内侧环周设有数个匀流口,匀流口的小口端设在初油液流动通道间,匀流口的广口端与复油液流动通道连通,匀流口成为初油液流动通道和复油液流动通道之间的连通管路。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刀梁唇片A、环形刀梁唇片B和匀流隔膜的侧面对应的位置环周等距离设有数个横向贯通的定位销孔,在定位销孔外侧对应设有数个横向贯通的螺钉孔。进一步地,油料入口槽A与油槽A-1相通,油料入口槽B与油槽B-1相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公开的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通过静电非接触式的涂油方式,减少了防锈油的用量,控制了管材表面的涂油质量,减少了传统工艺设备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环形刀梁唇片A和匀流隔膜在拼接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在注油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6为图4中B部位的放大图。1-环形刀梁唇片A,2-环形刀梁唇片B,3-匀流隔膜,4-油槽A-1,5-油槽A-2,6-油料入口槽A,7-油料入口,8-刀梁出口,9-进料槽,10-匀流口,11-小口端,12-广口端,13-定位销孔,14-螺钉孔,15-金属管材,16-油雾,17-喷射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新型公开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包括环形刀梁唇片A1、环形刀梁唇片B2和夹在两者之间的匀流隔膜3,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设有油槽A-14和油槽A-25,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与油槽A-14和油槽A-25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油槽B-1和油槽B-2,油槽A-14和油槽B-1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初油液流动通道,油槽A-25和油槽B-2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复油液流动通道,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边缘设有油料入口槽A6,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边缘与油料入口槽A6对应的位置设有油料入口槽B,油料入口槽A6和油料入口槽B拼合形成螺纹管状油料入口7,油料入口槽A6与油槽A-14相通,油料入口槽B与油槽B-1相通;在环形刀梁唇片A1和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刀梁出口8。在所述匀流隔膜3上与油料入口7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油槽9,在匀流隔膜3内侧环周设有数个匀流口10,匀流口10的小口端设在初油液流动通道间,匀流口的广口端12与复油液流动通道连通,匀流口10成为初油液流动通道和复油液流动通道之间的连通管路。在所述环形刀梁唇片A1、环形刀梁唇片B2和匀流隔膜3的侧面对应的位置环周等距离设有数个横向贯通的定位销孔13,在定位销孔13外侧对应设有数个横向贯通的螺钉孔14。装配时首先将匀流隔膜夹在环形刀梁唇片A与环形刀梁唇片B中间,经定位销对应穿过三者之上的定位销孔定位后用安装螺钉对应穿过三者之上的螺钉孔进行锁紧,锁紧后匀流隔膜将刀梁唇片侧边密封住,两片刀梁唇片内侧的油槽合并后形成初油液流动通道和复油液流动通道,油料入口槽A和油料入口槽B拼合形成螺纹管状油料入口用以连接注油管接头。计量泵按照PLC计算的量输送到环形刀梁油料入口,首先通过并充满初油液流动通道,充满后通过匀流隔膜上的匀流口分布到复油液流动通道内,最后均匀得分布到刀梁出口处。环形刀梁荷载高压,金属管材或棒材接地,环形刀梁与接地金属管材表面之间形成均匀的电场,油从刀梁出口挤出后,油滴表面张力被高压静电破坏而失去平衡,于是油滴被充分雾化,在高压电场的推斥下被排出刀梁出口。通过接地金属管材和带电极之间产生稳定的非匀强高压电场,被荷上电荷的油雾颗粒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如图5所示方向从刀梁出口移向移动的金属管材或棒材表面,由于金属管材或棒材接地,相对于油雾颗粒处于低电位,根据静电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此,带负电的油雾被均匀地吸附在金属管材表面。本新型公开的环形刀梁结构是通过静电非接触式的涂油方式完成金属管材或棒材表面的涂油的,导向精确,涂覆均匀,减少了防锈油的用量,控制了管材表面的涂油质量,减少了传统工艺设备对环境的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刀梁唇片A(1)、环形刀梁唇片B(2)和夹在两者之间的匀流隔膜(3),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设有油槽A‑1(4)和油槽A‑2(5),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与油槽A‑1(4)和油槽A‑2(5)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油槽B‑1和油槽B‑2,油槽A‑1(4)和油槽B‑1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初油液流动通道,油槽A‑2(5)和油槽B‑2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复油液流动通道,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边缘设有油料入口槽A(6),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边缘与油料入口槽A(6)对应的位置设有油料入口槽B,油料入口槽A(6)和油料入口槽B拼合形成一个螺纹管状油料入口(7),在环形刀梁唇片A(1)和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环壁上分别设有刀梁出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材涂油环形刀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刀梁唇片A(1)、环形刀梁唇片B(2)和夹在两者之间的匀流隔膜(3),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设有油槽A-1(4)和油槽A-2(5),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与油槽A-1(4)和油槽A-2(5)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油槽B-1和油槽B-2,油槽A-1(4)和油槽B-1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初油液流动通道,油槽A-2(5)和油槽B-2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复油液流动通道,在环形刀梁唇片A(1)的内侧面边缘设有油料入口槽A(6),在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侧面边缘与油料入口槽A(6)对应的位置设有油料入口槽B,油料入口槽A(6)和油料入口槽B拼合形成一个螺纹管状油料入口(7),在环形刀梁唇片A(1)和环形刀梁唇片B(2)的内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世洁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