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205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单元,电源开关单元接入车载电源;高边电源单元,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以及电源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开关单元以及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在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控制单元之间;电阻器和低边电源单元,电阻器连接在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低边电源单元之间,低边电源单元进一步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能够避免轮速传感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有效保护轮速传感器所在的电路,进而确保ABS和ESC等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Interface Control Circuit of Wheel Speed Sensor for Active 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现代汽车基本都装配有ABS(AntilockBrake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或ESC(ElectronicStabilityController,车身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ABS和ESC都需要车辆的每个车轮安装轮速传感器,以便测量各个车轮的转速,进而进行计算并进行车辆控制;由于轮速传感器暴露在车体外,并且安装在车轮附近,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尤其在雨雪天气,如果没有使用有效的保护电路,将导致轮速传感器极易损坏;通常每辆车至少有4个车轮,即轮速传感器的数量一般不少于4个,其中1个损坏,基本就会导致汽车ABS/ESC等部件功能失效,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且轮速传感器属于车辆底盘部件,更换安装比较麻烦并且更换后还需要进行安装调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去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能够避免轮速传感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有效保护轮速传感器所在的电路,提高轮速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ABS和ESC等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与轮速传感器配合使用,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正极接线端与负极接线端,所述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单元,所述电源开关单元接入车载电源;高边电源单元,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以及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单元以及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电阻器和低边电源单元,所述电阻器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之间,所述低边电源单元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电源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阻。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车载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六电容与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还与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二十电阻与第八电容。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地线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还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三电容与第六电阻。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第一轮速传感器,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包括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二控制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二控制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八电阻,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四电容和第十电阻。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第二轮速传感器,所述第二芯片还包括第三控制端以及第三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连接有第十六电阻,所述第三控制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十七电阻,所述第三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源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五电容和第十八电阻。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信号输入端与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九电容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系统电源,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线;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信号输入端与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连接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系统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二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信号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一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地线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九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系统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二十三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连接有第十电容,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系统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电源输入端接地线。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轮速传感器还包括第三轮速传感器及第四轮速传感器,所述电阻器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及第四电阻器,所述第一电阻器连接在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器连接在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与所述第二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器连接在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与所述第三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器连接在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与所述第四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之间。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具有两个,每一个所述高边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的所述第一芯片的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个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及所述第二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第二个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及所述第四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具有四个,第一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第二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第三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三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第四个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第四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能够避免轮速传感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有效保护轮速传感器所在的电路,提高轮速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而确保ABS和ESC等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与轮速传感器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轮速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与轮速传感器配合使用,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正极接线端与负极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单元,所述电源开关单元接入车载电源;高边电源单元,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以及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单元以及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电阻器和低边电源单元,所述电阻器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之间,所述低边电源单元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与轮速传感器配合使用,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正极接线端与负极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单元,所述电源开关单元接入车载电源;高边电源单元,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以及所述电源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单元以及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电阻器和低边电源单元,所述电阻器连接在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低边电源单元之间,所述低边电源单元进一步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车载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地线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六电容与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还与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二十电阻与第八电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高边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地线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还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三电容与第六电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第一轮速传感器,所述高边电源单元包括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二控制端、第二电源输入端以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二控制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八电阻,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轮速传感器的正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地线之间还并联连接有第四电容和第十电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主动式电子制动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接口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包括第二轮速传感器,所述第二芯片还包括第三控制端以及第三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连接有第十六电阻,所述第三控制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十七电阻,所述第三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轮速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成华毛靖杨林曹新章
申请(专利权)人:思与行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