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接触耳廓的振动器的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38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45
本申请公开了包括接触耳廓的振动器的助听器,该助听器包括:支架单元;和提供在所述支架单元上的振动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器单元配置成通过接触耳廓而将振动施加到用户外耳的耳廓。

Hearing aids that include vibrators that touch the aur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接触耳廓的振动器的助听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听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实现不太明显且舒适地佩戴助听器的措施。
技术介绍
设计助听器的一般问题是根据听力损失在宽频率范围(通常从100Hz到10000Hz)对用户传递足够的声学增益。这通常通过将扬声器放在耳道内的耳件/耳机中或者通过将扬声器放在耳后并经管将声音导入耳道而实现。为在较低的频率实现大输出,需要耳件相对于耳道密封良好,及需要耳件中的通风孔为小通风孔。这通常导致用户的身体舒适问题及堵耳效应,使得用户的自我话音不舒适。另外,用户还不喜欢一些东西看得见地进入耳道。将声音传到用户耳朵的备选方式是通过骨传导。这在用于具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用户的骨锚式助听器中使用。在该情形下,声音输出作为振动传到颅骨。振动通过颅骨传入耳蜗,在那里,用户可将其听为声音。在骨锚式解决方案中,用户获得通过手术植入耳后颅骨的连接器,骨锚式助听器物理上连接到该连接器。对于更轻微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骨导助听器也可连接到皮肤表面,或通过使用头带,或使用将助听器朝向皮肤保持住的胶带。骨导助听器也可内置到助听眼镜内,其中骨导变换器被靠着颅骨放在耳后皮肤上。所有这些与骨导助听器有关的解决方案通常需要靠着皮肤的一些力以向用户传递足够的振动。该力对于用户而言可能不舒适。这些与骨导助听器有关的解决方案通常对主要具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用户可接受,但通常对具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与年龄有关的听力损失)的用户不足够有效。骨导助听器解决关于耳道中舒适性及进入耳道的东西的可见性的问题。一个问题通常是通过颅骨上的皮肤获得足够的声音输出。此外,在高输出电平时,振动导致皮肤上的发麻不舒适,用户在那里可感觉到振动。再者,助听眼镜为将助听器与眼镜结合的智能方式并对需要二者的用户提供更不显眼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类型的助听眼镜,即,或具有骨导(BC)变换器或具有空气传导(AC)变换器(或者具有BC和AC的组合)。BC版为通过经皮肤和颅骨到用户耳蜗内的振动进行不显眼的声音传递的智能方法。然而,BC版受低最大力输出(MFO)的限制,尤其在较高频率时通过皮肤的低最大力输出。AC版没有与最大功率输出(MPO)一样的问题。AC版通常通过使扬声器单元与到眼镜的边撑杆的导线连接及导线得到另一端连接到放在耳道中的扬声器而进行构建,类似于耳内接收器式(RITE)助听器。还已知有具有内置到眼镜的边撑杆内的扬声器的AC版,其具有将声音导入耳道中的耳件的管,类似于耳后式(BTE)助听器。两个或具有导线或具有管的AC版使得助听眼镜不太显眼并减少眼镜的可用性。即,每当眼镜被戴上和取下时,耳件将被更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解决至少部分上面提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至少提供现有技术的替代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助听器,该助听器包括支架单元和提供在所述支架单元上的振动器单元。振动器单元配置成通过接触耳廓而将振动施加到用户外耳的耳廓。在该助听器中,振动器单元可配置成接触耳廓的后部。在该助听器中,振动器单元可配置成实质上垂直于与所述耳廓的接触界面振动。该助听器可以是耳后式助听器。在该情形下,支架单元可以是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此外,振动器单元可安装在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上。当助听器为耳后式助听器时,该助听器还可包括扬声器单元、配置成驱动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驱动单元、及耳件。扬声器单元可电连接到扬声器驱动单元。此外,扬声器单元可被提供在耳件中。作为备选,扬声器单元可被提供在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中并借助于声管连接到耳件。当助听器为耳后式助听器时,该助听器还可包括至少一传声器单元及配置成驱动振动器单元的振动器驱动单元。振动器驱动单元可配置成,如果至少一传声器单元被启用,则停止驱动所述振动器单元。助听器可以是眼镜式助听器。在该情形下,支架单元可以是眼镜式助听器的边撑杆。此外,振动器单元可安装在眼镜式助听器的边撑杆上。当助听器为眼镜式助听器时,该助听器还可包括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所述边撑杆。该助听器还可包括提供在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所述框架上的至少一传声器单元、配置成引导朝向用户耳道的声音并衰减朝向至少一传声器单元的声音的定向扬声器单元、及配置成向所述定向扬声器单元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单元。定向扬声器单元可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成使得第一扬声器单元或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扬声器单元或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可串联并反相连接。作为备选,定向扬声器单元可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成使得第一扬声器单元或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扬声器单元或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向第一扬声器单元输出第一信号及向第二扬声器单元输出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在后一情形下,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相对于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应用时延和增益。此外,在后一情形下,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使第一信号乘以包括振幅值和相位值中的至少一个的加权/权重。加权可随频带而变。此外,在后一情形下,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以预先确定的采样时间处理信号。假定第一扬声器单元或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扬声器单元或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为差距离,该差距离等于声音在所述预先确定的采样时间的数值多倍时间传播的距离。在任一情形下,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中的每一个可被提供相应的振动抵消单元,其配置成抵消来自相应扬声器单元的、朝向眼镜式助听器的框架的振动。此外,一般地,振动器单元可以是电动式(电动力)变换器、平衡电动式分离变换器或压电变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助听器。该助听器包括至少一传声器单元及配置成引导朝向用户耳道的声音并衰减朝向至少一传声器单元的声音的定向扬声器单元。该助听器可以是包括框架的眼镜式助听器。在该情形下,定向扬声器单元被提供在所述框架上。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边撑杆,及所述定向扬声器单元被提供在所述边撑杆上。当助听器为眼镜式助听器时,至少一传声器单元可被提供在眼镜式助听器的框架上。该助听器还可包括配置成向所述定向扬声器单元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单元。定向扬声器单元可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成使得第一扬声器单元或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扬声器单元或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可串联并反相连接。作为备选,定向扬声器单元可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单元,设置成使得第一扬声器单元或第一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扬声器单元或第二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出口与至少一传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向第一扬声器单元输出第一信号及向第二扬声器单元输出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在后一情形下,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相对于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应用时延和增益。此外,在后一情形下,信号处理单元可配置成使第一信号乘以包括振幅值和相位值中的至少一个的加权/权重。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听器,包括:支架单元;和提供在所述支架单元上的振动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器单元配置成通过接触耳廓而将振动施加到用户外耳的耳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31 EP 18154395.01.一种助听器,包括:支架单元;和提供在所述支架单元上的振动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器单元配置成通过接触耳廓而将振动施加到用户外耳的耳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振动器单元配置成接触耳廓的后部;和/或所述振动器单元配置成实质上垂直于与所述耳廓接触的界面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助听器是耳后式助听器;所述支架单元是所述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及所述振动器单元安装在所述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扬声器单元;配置成驱动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扬声器驱动单元;及耳件;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电连接到所述扬声器驱动单元;及所述扬声器单元被提供在所述耳件中,或者所述扬声器单元被提供在所述耳后式助听器的壳体中并借助于声管连接到所述耳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至少一传声器单元;及配置成驱动所述振动器单元的振动器驱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器驱动单元配置成,如果至少一传声器单元被启用,则停止驱动所述振动器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助听器是眼镜式助听器;所述支架单元是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边撑杆;及所述振动器单元安装在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边撑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所述边撑杆;提供在所述眼镜式助听器的所述框架上的至少一传声器单元;配置成引导朝向用户耳道的声音并衰减朝向至少一传声器单元的声音的定向扬声器单元;及配置成向所述定向扬声器单元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定向扬声器单元包括第一扬声器单元和第二扬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O·皮特森T·H·奥尔森B·梅纳特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