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24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连接器,目的是改进防误插机构和锁紧机构,使得连接器简洁可靠,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包括插座和与之对插的插头,在插座和插头上沿着两者对插方向分别设置有编码块组件,插座与插头接插时、插座上与插头上的编码块组件两两相互扣合接触,所述两个编码块组件沿着插座和插头的对插方向具有至少一种编码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稳定优良并具备快速拆装的优势,后期维修维护轻松便捷,编码块具备多种编码方式,可用于区分防错。

A Chargin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到轨道交通车辆蓄电池箱及各类叉车等工程车辆等充电所使用的充电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当下主要新能源技术,电池技术以自身工作性能稳定、清洁无污染、节能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目前在叉车、拖车、功用电动车以及大量轨道车辆得应用,在此情况下就不得不需求对电池充电的充电连接器。目前,市面上的充电连接器种类繁多,但从客观上许多充电连接器仍然有部分不足之处需要改进:1、结构繁琐,可用性低、故障率高;2、维修更换不便,效率低;3、缺少防误插机构或防误插机构简单单一,批量集中安装存在误插错插风险,导致安全隐患;4连接器工作状态时,插头插座一般处于完全锁紧状态,当出现用户忘记断开连接器而移动设备时,很可能会强行将连接器或线缆拉断而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电连接器,优化现有连接器的结构,改进防误插机构和锁紧机构,使得连接器简洁可靠,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包括插座和与之对插的插头,在插座和插头上沿着两者对插方向分别设置有编码块组件,插座与插头接插时、插座上与插头上的编码块组件两两相互扣合接触,所述两个编码块组件沿着插座和插头的对插方向具有至少一种编码方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码块组件包括编码块和用于设置编码块的编码腔体,编码块在编码腔体内可以调整其相对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码腔体的内腔为正多边形结构,编码块的外形与编码腔体的内腔尺寸一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码块沿着轴线方向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接触部,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接触部位一体结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轴向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齿套结构,第二限位件的端部设置有内凹孔,齿套结构的一端连接在内凹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块的第一限位件穿过编码腔体限定编码块在编码腔体轴向上的位置,第二限位件与编码腔体内腔贴合限定编码块在编码腔体径向上的位置,编码块的接触部伸出编码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码块的接触部为多棱柱结构,第二限位件为正多棱柱,两个接触部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一个第二限位件横截面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和插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插的结缘壳体,所述两个绝缘壳体上设置有相互锁紧的锁紧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头结缘壳体上凸出部,插头与插座接插时,与凸出部对应位置的插座绝缘壳体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匹配的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出部表面具有弧度,当所述插头在于插座连接方向受力后,凸出部可以与凹槽自动锁紧或分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所有接触件及防错编码块组件均通过齿套结构固定在连接器绝缘安装板内,结构简单可靠、性能稳定优良并具备快速拆装的优势,后期维修维护轻松便捷;本专利技术的编码块具备多种编码方式,并且编码块上可通过激光打印等方式制作相关标识信息既可用于信息显示又可用于区分防错(连接器绝缘板设有供编码块信息显示的窗口),另外该编码块可通过电镀等方式制作成不同的颜色,实现机械结构+编码信息+颜色区分等多重防错形式,可有效防错;本专利技术接器头座两端可通过螺钉锁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依靠连接器本身的锁紧机构(插头凸块与插座凹槽)锁紧,该锁紧机构具备一定的锁紧力但不会完全将连接器头座锁死,当连接器拉脱力达到一定力矩后,连接器头座即可自动断开,避免现实生活中由于客户失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两个编码块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编码块的连接结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连接器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编码器用于连接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器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第一限位件,2是第二限位件,3是接触部,4是编码腔体,5是凸出部,6是凹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有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连接器插头由一只带有孔位标识的前安装板、一只用于固定接触件、编码块组件及电缆尾夹得绝缘安装板、两只可通过340A大电流接触件、一只带有电压等标识的防错编码块组件、一只便于操作使用的把手、上下两块固定电缆的电缆尾夹、以及四只可以通过20A的小电流接触件组成。连接器插座由一只用于固定接触件、编码块组件及电缆尾夹的绝缘安装板、两只可通过340A大电流接触件、一只带有电压等标识的防错编码块组件、一只便于操作使用的把手、上下两块固定电缆的电缆尾夹、以及四只可以通过20A的小电流接触件组成。从上述的描述可知,本实施的连接器中其电连接方式与现有连接器并无结构上的改进,本实施例对于连接器的改进主要体现在防错编码块组件上。传统的防错编码采用固定的定位键结构进行实现,本实施例与传统结构完全不同,采用了全新的防错编码结构。本实施中,首先将防错编码块组件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编码腔体,用于设置防错编码块,另一个就是防错编码块,防错编码块不是固定设置在编码腔体内,而是相对于编码腔体可以进行转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两个编码块相互进行配合,编码块为轴向结构,沿着轴线分别包括第一限位件1、第二限位件2和接触部3;第一限位件1主要的功能是用于与编码腔体进行轴向上的限位,当编码块插入到编码腔体内后,第一限位件1通过在轴向上的限定,确保编码块不会脱离编码腔体;第二限位件2主要的功能是用于与编码腔体进行径向上的限位,编码腔体为正多边形内腔结构,第二限位件也是正多棱柱结构,与编码腔体内腔尺寸一致,当第二限位将2以一定方向插入到编码腔体后就不能再进行转动;接触部3是用于两个编码块相互配合接触的部位,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对整个编码块进行编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编码块的接触部3和第二限位件2为一体结构,初始状态均为正多棱柱结构与第二限位件2结构一致,然后进行加工,在正多棱柱结构的基础上沿着轴线进行切割后,多余部分去掉留下的部分为接触部3,当两个接触部3相互进行配合后截面的面积要小于原正多棱柱的截面面积,以便于两个接触部3在编码腔体内相互活动接触。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二限位件2与编码腔体的内腔外形一致,但是接触部3因为相对于第二限位件2只有部分棱柱,因此接触部2相对于第二限位件2是有不同的径向接触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接触部3具有两个侧面与编码腔体4的内侧面进行接触,而编码腔体为正六面腔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具有六个编码方向。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编码块运用到连接器上,当两个连接器进行对插时,必须使得编码块上的接触部相互匹配才能进行插接,因此可以根据编码块设置的不同位置方向,可以快速的进行连接器的接插。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上设置有相互锁紧的锁紧机构,包括在插头结缘壳体上凸出部5,插头与插座接插时,与凸出部5对应位置的插座绝缘壳体上设置有与凸出部相匹配的凹槽6,凸出部5外形为弧形结构,当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包括插座和与之对插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插座和插头上沿着两者对插方向分别设置有编码块组件,插座与插头接插时、插座上与插头上的编码块组件两两相互扣合接触,所述两个编码块组件沿着插座和插头的对插方向具有至少一种编码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包括插座和与之对插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插座和插头上沿着两者对插方向分别设置有编码块组件,插座与插头接插时、插座上与插头上的编码块组件两两相互扣合接触,所述两个编码块组件沿着插座和插头的对插方向具有至少一种编码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组件包括编码块和用于设置编码块的编码腔体,编码块在编码腔体内可以调整其相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腔体的内腔为正多边形结构,编码块的外形与编码腔体的内腔尺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块沿着轴线方向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接触部,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接触部位一体结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轴向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齿套结构,第二限位件的端部设置有内凹孔,齿套结构的一端连接在内凹孔内。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楠邓力明郑孔明周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