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钩及公铁两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09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钩,包括钩体和钩舌,钩体内对应钩体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钩体内腔又包括钩头连接腔和钩舌旋转腔,钩舌可自转地安装在钩舌旋转腔内,还包括操作杆、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安装螺栓,操作杆的一端与钩舌相连,操作杆的中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复位弹簧安装螺栓相连,复位弹簧安装螺栓安装在钩体上,钩体的钩尾处设有车钩连接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车架、悬挂、单轴转向架和上述的车钩,车钩安装在车架的前端,悬挂和单轴转向架分别安装在车架底面上。适用于公铁两用车。

A Coupler and Bus-Rail Dual-Purpos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钩及公铁两用车
本技术涉及道路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钩及公铁两用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铁路货物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货车的载重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高,铁路货车车辆间的纵向冲动也越来越加剧,因此,铁路货车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对车辆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影响很大。但由于现有的铁路货车连接装置的连接间隙大,所以其很难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车的纵向动力学性能。而铁路客车连接装置的连接间隙虽然较小,但由于其大量采用液压或气压驱动,所以其造价非常高,不适用于铁路货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钩及公铁两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钩,包括钩体和钩舌,所述钩体内对应所述钩体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所述钩体内腔又包括钩头连接腔和钩舌旋转腔,所述钩舌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钩舌旋转腔内,还包括操作杆、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安装螺栓,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钩舌相连,所述操作杆的中部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安装在所述钩体上,所述钩体的钩尾处设有车钩连接销孔。通过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操作杆来实现本车钩的连接和解钩,这样既符合货运车的编组使用要求,又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钩尾可直接通过车钩连接销孔和车钩插销安装在车架上的车钩座内,所以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拉手。加设的拉手方便了操作杆的操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中部设有带操作杆卡位槽的操作杆卡位杆,所述钩体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卡位槽相配合的操作杆卡位插销。通过在操作杆的中部加设带操作杆卡位槽的操作杆卡位杆,并在钩体上加设操作杆卡位插销,这样在车钩解钩时,操作杆卡位插销能限制复位弹簧拉动钩舌回转,可实现两个车钩直接分离,方便了车钩的脱钩。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钩舌相连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操作杆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钩舌并通过螺母与所述钩舌相连。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上对应所述螺纹的位置设有防转动卡块,所述钩舌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防转动卡块相配合的防转动卡槽。加设的防转动卡块能有效地防止操作杆发生自转,从而进一步地方便了操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中部设有复位弹簧连接销,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销与所述复位弹簧相连。通过采用复位弹簧连接销的结构来安装复位弹簧,这样方便了组装和维护。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车架、悬挂、单轴转向架和上述的车钩,所述车钩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悬挂和所述单轴转向架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底面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有拉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中部设有带操作杆卡位槽的操作杆卡位杆,所述钩体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卡位槽相配合的操作杆卡位插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杆的中部设有复位弹簧连接销,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销与所述复位弹簧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操作杆来实现本车钩的连接和解钩,这样既符合货运车的编组使用要求,又大大地降低了成本;2、由于钩尾可直接通过车钩连接销孔和车钩插销安装在车架上的车钩座内,所以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3、加设的拉手方便了操作杆的操作;4、通过在操作杆的中部加设带操作杆卡位槽的操作杆卡位杆,并在钩体上加设操作杆卡位插销,这样在车钩解钩时,操作杆卡位插销能限制复位弹簧拉动钩舌回转,可实现两个车钩直接分离,方便了车钩的脱钩;5、加设的防转动卡块能有效地防止操作杆发生自转,从而进一步地方便了操作;6、通过采用复位弹簧连接销的结构来安装复位弹簧,这样方便了组装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公铁两用车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是带车钩和车钩缓冲装置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3是车架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承力枕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是转向架连接座与转向架限位卡板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7是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心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0是车钩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悬挂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3是悬挂处于公路承载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悬挂处于提升后铁路吊挂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单轴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7是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车钩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8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0是车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1是车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2是两个车钩的对接时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3是两个车钩的对接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的轴侧图;图35是钩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架1,纵梁1a,纵梁连接板1b,提升气囊安装座1c,提升气囊安装板1c1,提升气囊安装加强板1c2,承载气囊安装座1d,气囊安装板1d1,气囊隔板1d2,导向凹槽1d3,承力枕梁1e,承力枕梁上盖板1e1,承力枕梁下盖板1e2,承力枕梁封板1e3,承力枕梁腹板1e4,承力枕梁隔板1e5,转向架连接座1f,转向架连接长孔1f1,转向架限位卡板1g,心盘座1h,心盘座上盖板1h1,心盘座下盖板1h2,心盘座腹板1h3,心盘座隔板1h4,心盘座中心管1h5,心盘销插装孔1h6,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车钩座1j,前从板座1k,后从板座1m,车钩防跳板1n,后端板1p,承力梁1q,连接梁1r,侧梁1s,加强梁1t,悬挂2,车桥组件2a,提升气囊2b,一级承载气囊2c,支承座2d,支承座导向部2d1,二级承载气囊2e,单轴转向架3,构架3a,轴箱3b,轮轴组件3c,一系减振弹簧组件3d,制动组件3e,单元制动器3e1,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车架连接组件3f,车架连接板3f1,车架限位连接座3f2,车架连接长孔3f3,工字连接件3f4,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二系橡胶弹簧3g2,车钩4,钩体4a,钩舌4b,钩体内腔4c,钩头连接腔4c1,钩舌旋转腔4c2,操作杆4d,复位弹簧4e,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车钩连接销孔4g,拉手4h,操作杆卡位槽4i,操作杆卡位杆4j,操作杆卡位插销4k,防转动卡块4m,复位弹簧连接销4n,车钩承托组件5,承托前端板5a,托梁5b,托梁安装座5c,承托弹簧5d,车钩缓冲装置6,冲击座组件7,冲击座本体7a,车钩缓冲装置承托梁7b,集装箱锁紧装置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钩,包括钩体4a和钩舌4b,所述钩体4a内对应所述钩体4a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4c,所述钩体内腔4c又包括钩头连接腔4c1和钩舌旋转腔4c2,所述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钩,包括钩体(4a)和钩舌(4b),所述钩体(4a)内对应所述钩体(4a)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4c),所述钩体内腔(4c)又包括钩头连接腔(4c1)和钩舌旋转腔(4c2),所述钩舌(4b)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钩舌旋转腔(4c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杆(4d)、复位弹簧(4e)和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所述操作杆(4d)的一端与所述钩舌(4b)相连,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与所述复位弹簧(4e)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4e)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安装在所述钩体(4a)上,所述钩体(4a)的钩尾处设有车钩连接销孔(4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钩,包括钩体(4a)和钩舌(4b),所述钩体(4a)内对应所述钩体(4a)的钩头的位置设有钩体内腔(4c),所述钩体内腔(4c)又包括钩头连接腔(4c1)和钩舌旋转腔(4c2),所述钩舌(4b)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钩舌旋转腔(4c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杆(4d)、复位弹簧(4e)和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所述操作杆(4d)的一端与所述钩舌(4b)相连,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与所述复位弹簧(4e)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4e)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安装螺栓(4f)安装在所述钩体(4a)上,所述钩体(4a)的钩尾处设有车钩连接销孔(4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d)的另一端设有拉手(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d)的中部设有带操作杆卡位槽(4i)的操作杆卡位杆(4j),所述钩体(4a)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卡位槽(4i)相配合的操作杆卡位插销(4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d)与所述钩舌(4b)相连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操作杆(4d)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钩舌(4b)并通过螺母与所述钩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雄罗辉刘丹艳姜瑞金侯建云刘凤伟李梓铭吴先年彭先洪黄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