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02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送货物的车辆。运送货物的车辆具备:前头部,所述前头部具有前轮;末尾部,所述末尾部具有后轮;以及装载部,所述装载部装载所述货物,并且通过配置在所述前头部与所述末尾部之间,从而使该前头部与该末尾部一体化,所述装载部构成为在该前头部及该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分离且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连结。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送货物的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搬运集装箱等的无人搬运车。例如,提出了在设置有直线线路的行驶路径上进行自主行驶的集装箱用无人搬运车(参照日本特开2016-218736)。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323804中公开了使无人驾驶的自主行驶台车在预定的行驶路径上行驶并搭载卡车或牵引拖车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虽然可以考虑使用自动驾驶车辆等对货物进行收集、递送,但在该配送系统中,如以往那样,在配送中心等会产生货物的重新装载作业。因此,期待能够容易地对货物进行重新装载的车辆。本专利技术提供涉及能够容易地对货物进行重新装载的车辆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运送货物的车辆。所述车辆具备:前头部,所述前头部具有前轮;末尾部,所述末尾部具有后轮;以及装载部,所述装载部装载所述货物,并且通过配置在所述前头部与所述末尾部之间,从而使该前头部与该末尾部一体化,所述装载部构成为在该前头部及该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分离且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连结。在这样的车辆中,在装载部装载货物。因此,能够通过替换装载部来实现装载在车辆上的货物的重新装载。此外,货物的重新装载例如在配送中心实施。另外,上述车辆可以通过使装载部与前头部及末尾部分离而被分解。在此,装载部构成为在前头部及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与前头部及末尾部分离。因此,车辆的分解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装载部配置在停止状态下的前头部及末尾部之间来构成上述车辆。因此,即使如上述那样分解车辆,也能够较为容易地将车辆再次组装。即,上述车辆可以称为通过将装载部分离或连结而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车辆的分解或再次组装的车辆。根据以上所述的车辆,由于能够容易地替换装载有货物的装载部,所以能够容易地对货物进行重新装载。在此,也可以是,所述车辆具备多个所述装载部。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多个装载部中的各装载部构成为在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相互分离且能够相互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将配送目的地为同一方向的多个货物集中并装载在车辆上。例如,在使用上述车辆收集货物时,将货物装载在多个装载部中的根据其配送目的地而确定的装载部上。这样,在向配送目的地配送收集到的货物时,仅通过替换装载部,就能够将同一方向的货物集中并装载在车辆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运送货物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地板面,所述地板面设置有车轮;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地板面相向地设置;侧面,所述侧面设置在所述地板面与所述顶面之间,其中,装载所述货物的空间由所述地板面、所述顶面及所述侧面形成;以及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设置于所述地板面、所述顶面及所述侧面,通过所述开闭部能够对所述货物进行存取。在利用六面体状的构造来划定这样的车辆中的货物的装载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在六个面上全都设置上述开闭部。这样,即使是难以从一方的面取出的货物,也能够从另一方的面取出。即,能够容易地对货物进行重新装载。在此,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地板面的所述开闭部通过与该地板面大致平行地滑动,从而对该地板面的一部分进行开闭。另外,也可以是,以上所述的车辆是基于预定的运行指令进行自主移动的自主移动体。在此,运行指令例如是包含有与目的地、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与在路径上提供的服务有关的信息等的信息。由此,能够谋求配送的自动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容易地对装载在车辆上的货物进行重新装载。附图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说明,其中,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要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的俯视图。图3A是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图3B是用于说明装载部与前头部分离的形态的第一图。图3C是用于说明装载部与前头部分离的形态的第二图。图4A是示出利用连结钩将装载部连结于前头部的形态的图。图4B是用于说明装载部与前头部分离的形态的第三图。图4C是用于说明装载部与前头部分离的形态的第四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自主行驶车辆以及服务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6是用于说明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货物的收集形态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货物的分拣形态的图。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要的图。图9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门的概要的第一图。图9B是图9A中的B向视图。图9C是用于说明图9A示出的滑动门的动作的图。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门的概要的第二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车辆的概要参照图1~图3C,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要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0构成为包括前头部110、末尾部120、以及多个装载部130A、130B、……、130n。此外,在不单独区分多个装载部130A、130B、……、130n而对其进行统称的情况下,简称为装载部。这样的车辆100是能够在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及无人驾驶的车辆,通过将货物装载在装载部上,从而运送该货物。如图1所示,前头部110具有车身部111、车轮112及连结部113,如后所述,通过经由装载部与末尾部120一体化,从而构成车辆100。此外,在车辆100中,车轮112作为车辆的前轮发挥功能。末尾部120具有车身部121、车轮122及连结部123。此外,在与前头部110一体化后的车辆100中,车轮122作为车辆的后轮发挥功能。另外,如图1所示,装载部130A、130B、130C分别具有集装箱131A、131B、131C、以及连结部132A、132B、132C。此外,在不单独区分它们而对其进行统称的情况下,简称为集装箱、连结部。并且,这些装载部通过配置在前头部110与末尾部120之间而使前头部110与末尾部120一体化。此外,在图1所示的车辆100中,装载部不具有车轮,但并不意图将其限定于此,装载部也可以具有车轮。其中,在装载部具有车轮的情况下,车轮被设置成绕该车轮的安装轴旋转自如,以便能够使装载部在与车辆100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详细内容随后叙述)。在此,关于前头部110与装载部的连结、末尾部120与装载部的连结、以及装载部彼此的连结,以前头部110与装载部130A的连结形态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前头部110的连结部113与装载部130A的一方的连结部132A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且,通过将连结销140插入到各连结部具有的销孔中,从而将前头部110与装载部130A连结。以下,基于图2以及图3A,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100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将轴承150压入到各连结部具有的销孔中(例如,将连结部132A具有的销孔表示为孔133A)。详细而言,如作为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的图3A所示,在连结部132A的孔133A、连结部113的孔114的每一个中分别压入有轴承150的外圈。并且,通过将连结销140(连结销140在图3A中用斜线表示)轻轻压入到轴承150的内圈中,从而将连结部113与连结部132A连结。由此,将前头部110与装载部130A连结。此外,末尾部120与装载部的连结及装载部彼此的连结也是同样的。这样一来,在前头部11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于运送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前头部,所述前头部具有前轮;末尾部,所述末尾部具有后轮;以及装载部,所述装载部装载所述货物,并且通过配置在所述前头部与所述末尾部之间,从而使该前头部与该末尾部一体化,所述装载部构成为在该前头部及该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分离且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31 JP 2018-0149251.一种车辆,用于运送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前头部,所述前头部具有前轮;末尾部,所述末尾部具有后轮;以及装载部,所述装载部装载所述货物,并且通过配置在所述前头部与所述末尾部之间,从而使该前头部与该末尾部一体化,所述装载部构成为在该前头部及该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分离且能够与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多个所述装载部,所述多个装载部中的各装载部构成为在所述前头部及所述末尾部停止的状态下,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雄亮远藤雅人佐佐慎治志贺孝广谷川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