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65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待测柔顺铰链固定端的螺孔;螺旋测微头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螺旋测微头,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螺纹连接;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测微头相抵接,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各待测柔顺铰链自由端的长圆槽或若干通孔;若干应变片,分别粘贴设置在各待测柔顺铰链发生形变的表面,用于采集各待测柔顺铰链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铰链之间给定相同的旋转角度,使铰链发生形变,从而通过应变片测量出不同铰链之间的应力差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Stress Measuring Device for Compliant H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顺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精密定位技术在高端设备制造(如光刻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航空航天、微纳操作和手术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刚性机构因为存在装配间隙,摩擦润滑等问题,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操作,而柔顺机构因为具有精度高,刚度大,结构紧凑等优点则能够很好地满足精密定位的需求。柔顺机构按照柔度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集中柔度式和分布柔度式两大类,而集中柔度式柔顺机构的柔度集中在柔顺铰链处,铰链承担了机构主要的变形,而柔顺铰链的应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铰链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柔顺铰链作为柔顺机构的重要部位,对不同柔顺铰链的应力研究对于提高机构性能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比较常见的柔顺铰链有直圆型铰链、直梁型铰链、角圆型铰链、抛物线型铰链、车轮型铰链和V型铰链,其中以直圆型铰链和角圆型铰链使用最为广泛。而柔顺铰链常用的性能评价参数有三个:柔度、旋转精度和最大应力。2016年,刘敏等学者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多缺口型的柔顺铰链(具体内容见Designandanalysisofamulti-notchedflexurehingeforcompliantmechanisms),在相同的弯曲变形角度情况下,该铰链与同样尺寸的直圆型铰链相比具有更小的应力表现。铰链受到纯弯矩作用下发生的角度变形θ和位移变形dx如图2所示。常用的测应力的方法有贴应变片和光弹测量法,但是光弹测量实验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一般用于做定性分析,不易得到定量的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针对铰链应力的测量需求,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以测量不同种类的铰链在相同负载条件下应力表现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搭建,通过旋动螺旋测微头来给铰链施加一定的载荷,根据应变片测出的数据来对比不同铰链间的应力表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待测柔顺铰链固定端的螺孔;螺旋测微头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螺旋测微头,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螺纹连接;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测微头相抵接,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各待测柔顺铰链自由端的长圆槽或若干通孔;若干应变片,分别粘贴设置在各待测柔顺铰链发生形变的表面,用于采集各待测柔顺铰链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进一步地,所述的应变片粘贴到各待测柔顺铰链应力最大的位置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上设置有沿所述底座端部调节所述螺旋测微头与所述长条板端部相对位置的槽型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柔顺铰链的种类包括直圆型柔顺铰链、角圆型柔顺铰链和多缺口型柔顺铰链、圆锥曲线型柔顺铰链、车轮型和V型柔顺铰链。进一步地,所述的应变片通过1/4桥式电路测量各待测柔顺铰链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进一步地,所述1/4桥式电路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环路的应变片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应变片R1和电阻R3之间、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应变片R1和电阻R2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连接待测电压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测微头的精度为0.01mm。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四个角上的通孔固定在隔震台上。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根长条板和螺栓将几种铰链的自由端进行固连,从而可以保证几个铰链产生相同的旋转变形,通过旋转螺旋测微头输入的位移大小,可以便捷地改变几个柔顺铰链的旋转变形值θ的大小,便于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用螺旋测微头作为铰链的输入方式,具有安装简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整个实验装置具有安装便捷,实验可重复性高和互换性强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柔顺铰链弯曲变形示意图。图3为应变片1/4桥式电路示意图。图4为测量步骤流程图。图中:1-螺旋测微头、2-螺旋测微头支座、3-底座、4-通孔、5-螺栓、6-长条板、7-待测柔顺铰链、8-螺栓、9-应变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待测柔顺铰链7固定端的螺孔,本实施例留出了供7个铰链安装实验的螺纹孔,若有需要增加测量铰链数量,只需要加长底座和多加工铰链安装的螺孔即可,同时,所述底座3通过四个角上的通孔4固定在隔震台上;螺旋测微头支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螺旋测微头1,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2螺纹连接,精度为0.01mm;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测微头1相抵接,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通过螺栓8连接各待测柔顺铰链自由端的长圆槽或若干通孔;若干应变片9,分别粘贴设置在各待测柔顺铰链发生形变的表面,用于采集各待测柔顺铰链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所述的应变片粘贴到各待测柔顺铰链应力最大的位置表面。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2上设置有沿所述底座端部调节所述螺旋测微头1与所述长条板端部相对位置的槽型缺口。所述待测柔顺铰链7的种类包括直圆型柔顺铰链、角圆型柔顺铰链和多缺口型柔顺铰链、圆锥曲线型柔顺铰链、车轮型和V型柔顺铰链,本实施例选用多缺口型柔顺铰链。所述的应变片通过1/4桥式电路测量各待测柔顺铰链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所述1/4桥式电路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环路的应变片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所述应变片R1和电阻R3之间、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连接供电电源,所述应变片R1和电阻R2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连接待测电压输出端。本专利技术采用贴应变片的方式进行铰链应变的测量,该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而且成本较低。应变ε与应力σ之间满足σ=E×ε的线性关系,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应变的大小可以间接反映该位置铰链的应力水平。本专利技术中铰链的材料均为铝合金,其弹性模量约为71Gpa,但因铰链发生的形变较小,通常为μm级,应变片电阻的阻值变化非常小,为了获得较为明显的实验数据,本专利技术采用1/4桥式电路来进行测量,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R1表示应变片,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分别为与应变片标称阻值一致的精密电阻,U1表示供电电源的电压,U0表示输出的待测电压。当铰链发生变形时,因为应变片粘贴在铰链表面,会随着铰链的形变而发生形变,进而电阻值改变,会破坏电桥原本的平衡,从而产生输出电压U0,通过静态应变分析仪读取到个路信号的应变值大小。因不同铰链在发生弯曲变形的时候,其最大应力产生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在安装前,首先通过ANSYS进行仿真分析,确定铰链产生最大应力的位置,然后根据仿真的结果将应变片粘贴到各个铰链应力最大的位置,接着接好电路,再将七个多缺口型柔顺铰链通过螺栓安装到底座3上,安装时,先将铰链的固定端贴紧底座3的侧面,然后旋上螺栓将多个铰链固定在底座3上,接着用螺栓将多个铰链的自由端通过长条板6固连到一起,使多个铰链可以发生相同角度的偏转。然后安装螺旋测微头1和螺旋测微头底座2,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到一起,螺旋测微头1每旋动一小格,则会输出10μm的位移。因为螺旋测微头底座2上有一个槽型的缺口,使得其可以贴着固定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待测柔顺铰链(7)固定端的螺孔;螺旋测微头支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螺旋测微头(1),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2)螺纹连接;长条板(6),所述长条板(2)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测微头(1)相抵接,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各待测柔顺铰链自由端的长圆槽或若干通孔;若干应变片(9),分别粘贴设置在各待测柔顺铰链(7)发生形变的表面,用于采集各待测柔顺铰链(7)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连接待测柔顺铰链(7)固定端的螺孔;螺旋测微头支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螺旋测微头(1),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2)螺纹连接;长条板(6),所述长条板(2)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测微头(1)相抵接,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各待测柔顺铰链自由端的长圆槽或若干通孔;若干应变片(9),分别粘贴设置在各待测柔顺铰链(7)发生形变的表面,用于采集各待测柔顺铰链(7)的形变信号发送至静态应变分析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片(9)粘贴到各待测柔顺铰链(7)应力最大的位置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顺铰链应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测微头支座(2)上设置有沿所述底座端部调节所述螺旋测微头(1)与所述长条板端部相对位置的槽型缺口。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民周安泰朱本亮梁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